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9)
2023(15821)
2022(13142)
2021(12100)
2020(10240)
2019(23205)
2018(23302)
2017(45580)
2016(24629)
2015(27527)
2014(27559)
2013(27343)
2012(24657)
2011(21912)
2010(22023)
2009(20758)
2008(20617)
2007(18591)
2006(16652)
2005(14880)
作者
(70475)
(58845)
(58347)
(55437)
(37355)
(28151)
(26503)
(23073)
(22268)
(21018)
(19902)
(19752)
(18738)
(18492)
(17977)
(17806)
(17380)
(17294)
(16836)
(16781)
(14568)
(14437)
(14223)
(13574)
(13192)
(13160)
(13068)
(13016)
(11794)
(11646)
学科
(105300)
经济(105169)
(100733)
(82741)
企业(82741)
管理(81536)
(47972)
方法(46142)
数学(36742)
数学方法(36418)
业经(33823)
农业(32001)
(31159)
中国(26805)
(22765)
财务(22697)
财务管理(22671)
企业财务(21529)
(20978)
技术(20012)
地方(19519)
理论(18418)
(18060)
(18032)
(17591)
贸易(17581)
(17381)
(17081)
(16669)
(16138)
机构
学院(356343)
大学(352033)
管理(148607)
(147288)
经济(144359)
理学(128467)
理学院(127255)
管理学(125404)
管理学院(124776)
研究(112723)
中国(87662)
(74172)
(68480)
科学(67993)
(66297)
业大(55968)
(55767)
(53324)
财经(53260)
农业(52374)
中心(51898)
研究所(50376)
(48405)
北京(46200)
(43724)
师范(43381)
(42807)
经济学(42543)
经济管理(40416)
(40200)
基金
项目(238672)
科学(189318)
研究(178329)
基金(174308)
(149822)
国家(148412)
科学基金(129653)
社会(113960)
社会科(107719)
社会科学(107689)
(93935)
基金项目(93362)
自然(83237)
自然科(81342)
自然科学(81325)
自然科学基金(79898)
教育(79554)
(76893)
编号(74472)
资助(70236)
成果(58982)
(52697)
重点(51896)
(51344)
(51276)
课题(48805)
创新(47269)
国家社会(46492)
(46373)
人文(45366)
期刊
(170028)
经济(170028)
研究(103043)
(68815)
中国(65113)
管理(55808)
学报(52369)
(52065)
科学(50319)
农业(46515)
大学(41012)
学学(38932)
(33641)
金融(33641)
教育(33484)
业经(33451)
技术(31585)
财经(25791)
经济研究(24679)
(23920)
问题(23080)
(22038)
技术经济(19717)
现代(17721)
(17426)
科技(16920)
理论(16901)
世界(16794)
商业(16684)
图书(16523)
共检索到52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强  孙中栋  
随着我国非农化进程的加快,农户非农收入迅速增长,非农收入对于农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农业,农户的农业投资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继续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可以分享更多的农业收入,非农业的发展本身也会带动农业发展,从而促使农户增加农业投资。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投资的因素,以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对农户个人农业投资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我国非农化对于促使农户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清华  张惠林  
农户家庭经营非农化是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农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储备限制 ,农户非农化进程并不很快 ,一个农户从完全纯农户走向完全非农户 ,需要跨越两大资本门槛 ,即人力资本门槛与物质资本门槛 ,资本积累时间大约需要 8— 10年 ,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4— 6个。所以 ,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手段与措施 ,推动农户家庭经营非农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春芳  
本文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性别差异,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永玲  刘钟钦  魏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逐渐成为农业经济投资的主体,农户投资非农化这一现象应运而生。而不论农户投资的产业如何选择,农户物质资本的投资都对投资收益和经济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本文以辽宁省农户投资于非农业的物质资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农户物质资本投资的总量、结构等方面全面的分析农户物质资本投资非农化的变动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农地非农化可以归纳为公益性农地征收和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两种方式,对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农地征收制度内生于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伴随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农地征收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历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导致了宏观制度环境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农地非农化制度必须随之实现立法理念、具体内容与路径的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凯  冯献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区间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指标评价和门槛效应模型,在确定土地市场化水平基础上,分不同区域和出让区间考察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水平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是分区间性的,到达一定门槛值后,会产生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在出让价格提高过程中,都经历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正向作用区间;(3)"高价位陷阱"反映了较高出让价格区间下,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产生促进,而导致过度非农化的情况。研究结论:通过市场化的作用减少农地过度非农化,需把握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作用区间,合理有效利用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及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性别视角,本文首先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收入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堇寒  徐秀英  
基于浙江省38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户生计非农化、林地转出意愿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和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对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20.63%,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4.30%,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6.34%;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18.40%,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3.87%,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4.53%;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收入及荒山面积所占比例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总面积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龙玉  
研究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划分农户类型,研究农户非农化对土地转入、转出和不属于三种变量的影响程度,对农户劳动力的具体配置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受影响程度最高的是农户专业非农化因素,非农历史与转入呈现正比关系;对土地转出影响作用较大的是男性劳动力的非农化因素;土地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非农化的经济质量因素;对土地流转作用不明显的是非农化空间因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限于现今的土地流转模式;目前农户非农化发展的决策动机以经济利益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王秀鹃  周玉玺  
[目的]农户作为微观经营主体,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将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与保证粮食生产的双重目的。通过分析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探讨水资源短缺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采用的诱致效应。[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72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Logit模型等方法,对农业用水非农化约束下农户的粮食生产用水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在农业用水非农化态势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节水技术,以保证粮食生产。农户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灌溉水源与灌溉方式对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为负,农业年收入、小麦及玉米种植面积对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影响显著为正。[结论] 规模化经营是大型节水设施应用的基本条件,应当加快农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灌溉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改革制度,促进农民节约农业用水,以此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双重目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鸿  
目前有关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是采用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中忽略了一个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与其相邻的其他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对此,在对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机制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非农就业因素对一个地区农户平均农业生产性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平均农业投资水平。非农就业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从不同区域看,东北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其次,然后是中部与西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肖雷  李冬梅  冯莹  张苧文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质上就是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其标准化生产意愿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效果。基于预期成本收益视角,分析了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业标准化新内涵,构建了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和四川省11个县(市)297个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行为特征因素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较显著,其中标准化种植成本、标准化风险成本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则具有显著正向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忠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理论是土地征用过程提出的重大命题。据此命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应该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合理补偿机制。应该从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贴标准、正视征地行为等方面完善征地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长云  
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安徽省天长市农户、农民分化的现状,实证考察了农村非农化过程中农户、农民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影响。利用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了农民自身因素、农民所在家庭因素及外界因素对农民就业模式选择和分化的影响。根据实证考察和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