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6)
2023(11510)
2022(9477)
2021(8562)
2020(7263)
2019(16082)
2018(15798)
2017(30427)
2016(16052)
2015(17461)
2014(17196)
2013(17400)
2012(16005)
2011(14466)
2010(14946)
2009(14406)
2008(14687)
2007(13538)
2006(12345)
2005(11411)
作者
(47303)
(40184)
(39666)
(37340)
(25435)
(19316)
(17772)
(15645)
(15162)
(14457)
(13617)
(13293)
(12971)
(12814)
(12578)
(12166)
(11717)
(11611)
(11577)
(11516)
(10086)
(9944)
(9909)
(9555)
(8974)
(8957)
(8919)
(8867)
(8196)
(8025)
学科
(84953)
(74932)
经济(74821)
(68474)
企业(68474)
管理(58874)
(45449)
农业(30292)
业经(29053)
方法(28864)
(24326)
数学(20257)
数学方法(20019)
中国(17812)
(17806)
财务(17790)
财务管理(17772)
企业财务(16823)
(16570)
技术(16219)
(15725)
理论(14965)
(13619)
(13437)
(13158)
(13029)
(12644)
贸易(12636)
(12260)
地方(11211)
机构
学院(242953)
大学(237096)
(105969)
经济(104148)
管理(97538)
理学(83826)
理学院(83045)
管理学(81812)
管理学院(81390)
研究(79616)
中国(64510)
(57957)
(49758)
(48819)
科学(46999)
农业(44427)
(40852)
业大(40687)
(39336)
财经(38034)
研究所(36523)
中心(36407)
(34460)
经济学(31213)
北京(30837)
(30176)
经济管理(28549)
(28350)
经济学院(28057)
师范(28042)
基金
项目(153470)
科学(122569)
研究(113378)
基金(113239)
(98443)
国家(97387)
科学基金(84713)
社会(75054)
社会科(70726)
社会科学(70708)
(61553)
基金项目(59618)
自然(53898)
自然科(52724)
自然科学(52706)
自然科学基金(51850)
教育(49692)
(49649)
编号(45667)
资助(45017)
(38107)
成果(36070)
(35030)
(34400)
(34211)
重点(34027)
(32211)
创新(31821)
国家社会(31026)
(30656)
期刊
(131385)
经济(131385)
研究(72400)
(61116)
中国(51038)
农业(40998)
(40737)
管理(40471)
学报(37872)
科学(36666)
大学(30082)
学学(28764)
业经(27831)
(24308)
金融(24308)
(21646)
技术(21325)
教育(20817)
财经(19670)
经济研究(18782)
问题(17216)
(17122)
技术经济(14598)
世界(14541)
农村(14361)
(14361)
农业经济(13826)
(13494)
现代(12138)
(11988)
共检索到377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非农业地租是由农业地租调节的",这是自亚当·斯密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一直都普遍流行的观点。然而在全面分析和阐明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采掘业、银行业以及建筑业地租在内的各种地租理论之后就会发现,非农业地租与农业地租,在其价值来源、数量规定和实现机制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说到底是由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和调节作用。"非农业地租是由农业地租调节的"实际上是古典地租理论的一个教条,它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和事实上的根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荣  
资本有机构成和地权流转等因素一旦发生变化,马克思农业地租模型的结论就需要重新审视。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非均衡分析工具,把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地权流转等变量内生化,试图建立起农业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的动态非均衡一般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意焕  
《资本论》的地租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农业的不合理性,社会主义国家应从中汲取教训。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本质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资本论》地租理论说明,资本主义地租使农产品产生了巨大的虚假社会价值,加剧了直接劳动者的贫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消灭绝对地租,而级差地租是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消灭而消灭的。我国农业发展既要着眼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效益;既要着眼当前利益,也要关注长远利益。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应该把重点放在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均衡布局生产力、延长和创新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洪昭  林卿  王庆  赵航  
实现农地在农户与台商之间的合理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分析农户与台商的农地租赁行为发现,租赁价格与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租赁的主要因素。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同时积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农地租赁问题的重要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盖凯程  胡鹏  
平台在边界扩张和权力收缩的双向运动中完成了数字空间的“圈地运动”。平台资本家通过控制连接市场的通道,对供求双方实施锁定,并以平台所有者的身份向入驻商家征收数字地租。平台中权力配置的偏向性赋予平台所有者更强的决策自主权,平台容量及优劣空间的分布状况是平台所有者遵循“地租最大化”逻辑的结果。级差地租取决于数据商品的质量和平台生态圈的完整度。在平台经济中,劳动者来源的广泛性和易得性促使劳资之间弱契约关系的形成,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玩劳动”的娱乐属性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劳动者和资本家关于工作日之争的“二律背反”和解表象下隐藏着剥削之实,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加隐蔽且更为严重。我们应发挥制度优势,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智强  
农业地租嬗变为城市地租,推动土地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是城市化必然的内在演化逻辑。城市的平均土地地租收益与农村平均土地地租收益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扩大;在农地转非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强势介入,使得农村应得到补偿的农业地租收益与实际地价的偏离程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地租嬗变、农业地租收益与实际地价的偏离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人口要素和土地要素的错配,是"城市病"以及"农村病"产生的根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张宏斌  
本文利用江、浙、鲁 3省 5县 (市、区 ) 83户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农业经  营大户对所租赁土地在租赁前后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变化的认知情况。分  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农业经营大户的土地绩效都比租赁前有所改善。然后 ,对这些农场的  土地租赁情况进行了描述 ,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农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最后 ,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租赁市场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文声  陈荣源  
理论上而言,由于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农业生产补贴将较大程度转化为土地租金。采用全国25个省份260个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2015年的微观调研数据,拓展Ciaian和Swinnen关于农业补贴收入分配效应的局部均衡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补贴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土地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补贴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所支付的土地租金,但农业生产补贴转化为土地租金的资本化率只有4%~5%。农业生产补贴每增加1元/亩,将提高土地租金0.04~0.05元/亩。农业生产补贴导致土地租金平均增加了50.6元/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文声  陈荣源  
理论上而言,由于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农业生产补贴将较大程度转化为土地租金。采用全国25个省份260个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2015年的微观调研数据,拓展Ciaian和Swinnen关于农业补贴收入分配效应的局部均衡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补贴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土地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补贴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所支付的土地租金,但农业生产补贴转化为土地租金的资本化率只有4%~5%。农业生产补贴每增加1元/亩,将提高土地租金0.04~0.05元/亩。农业生产补贴导致土地租金平均增加了50.6元/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内斯·耶格  谢富胜  汪家腾  
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是分析城市现象的有力工具,然而之后发展却陷入了停滞。从理论流派来看,存在两个主要的理论分支,但两个理论分支均存在各自的理论缺陷。将地租纳入"投影工嵌入"这一调节学派的核心观点,考察其对地租水平以及对空间隔离等城市现象的影响,在回顾最富有争议的地租类别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致的地租类型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内斯·耶格  谢富胜  汪家腾  
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是分析城市现象的有力工具,然而之后发展却陷入了停滞。从理论流派来看,存在两个主要的理论分支,但两个理论分支均存在各自的理论缺陷。将地租纳入"投影工嵌入"这一调节学派的核心观点,考察其对地租水平以及对空间隔离等城市现象的影响,在回顾最富有争议的地租类别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致的地租类型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元  王树春  李海伟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转租过程低地租现象存在的原因,促进农地租赁市场良性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出租人对承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导致了农地转租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亲戚社会"内部成员的隐性承诺,这种带有专有性特征的隐性承诺赋予农地承租人较强的缔约谈判力。为了避免农业专用投资受到出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承租人势必将谈判地位优势转化为对租赁剩余收益的控制,并最终形成了低地租现状。研究结论:取消户籍制度、健全农地市场的交易服务中介可以消除农地转租的外部约束条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增强农地供给方的转租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鑫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农户多要素最优配置模型,论证了农户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行为之间存在的理论关系;然后利用2008~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村庄调查数据,对上述预期理论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农户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劳动力转移概率与土地租入概率、家庭农业生产资本投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土地租出概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家庭农业生产资本投入与土地租入概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土地租出概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政府应当同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土地市场,使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发展相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大雨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说明,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即超额利润。农产品价值之所以高于生产价格,在于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等量资本雇佣的劳动相对较多,创造的价值量较大,同时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垄断占有,这部分超额价值被稳定地留在农业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一理论可概括为:土地所有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要求取得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物质基础或条件在于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大雨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说明,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即超额利润。农产品价值之所以高于生产价格,在于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等量资本雇佣的劳动相对较多,创造的价值量较大,同时由于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垄断占有,这部分超额价值被稳定地留在农业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一理论可概括为:土地所有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要求取得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物质基础或条件在于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