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8)
- 2023(18809)
- 2022(15393)
- 2021(14218)
- 2020(11430)
- 2019(26031)
- 2018(25364)
- 2017(47569)
- 2016(25294)
- 2015(28468)
- 2014(28151)
- 2013(28010)
- 2012(26015)
- 2011(23653)
- 2010(23821)
- 2009(22421)
- 2008(22329)
- 2007(20131)
- 2006(18309)
- 2005(17139)
- 学科
- 济(121371)
- 经济(121232)
- 业(96739)
- 管理(77734)
- 企(77397)
- 企业(77397)
- 农(51798)
- 方法(42542)
- 中国(38501)
- 业经(37909)
- 农业(34548)
- 数学(33227)
- 数学方法(32970)
- 财(30967)
- 地方(29117)
- 制(24199)
- 贸(22270)
- 贸易(22247)
- 技术(21840)
- 易(21624)
- 务(20015)
- 财务(19978)
- 财务管理(19951)
- 发(19123)
- 策(19051)
- 和(18974)
- 企业财务(18913)
- 银(18908)
- 银行(18889)
- 融(18507)
- 机构
- 学院(366121)
- 大学(359547)
- 济(166594)
- 经济(163706)
- 管理(141802)
- 研究(130993)
- 理学(120549)
- 理学院(119256)
- 管理学(117718)
- 管理学院(117017)
- 中国(104936)
- 京(76894)
- 财(74998)
- 科学(73003)
- 农(67695)
- 所(65048)
- 中心(59612)
- 财经(58185)
- 研究所(58114)
- 江(57385)
- 经(52921)
- 业大(51684)
- 农业(51256)
- 经济学(50828)
- 北京(49264)
- 范(47961)
- 师范(47586)
- 院(46557)
- 经济学院(45768)
- 州(45340)
- 基金
- 项目(234318)
- 科学(188085)
- 研究(179685)
- 基金(171259)
- 家(147208)
- 国家(145787)
- 科学基金(126401)
- 社会(119679)
- 社会科(113258)
- 社会科学(113234)
- 省(91851)
- 基金项目(89500)
- 教育(80245)
- 自然(75790)
- 划(75602)
- 自然科(74086)
- 自然科学(74072)
- 自然科学基金(72812)
- 编号(72530)
- 资助(67951)
- 成果(58631)
- 发(56859)
- 部(53017)
- 重点(52721)
- 创(51651)
- 课题(50639)
- 国家社会(50603)
- 创新(47522)
- 发展(47408)
- 展(46648)
- 期刊
- 济(200682)
- 经济(200682)
- 研究(117145)
- 中国(84848)
- 农(69692)
- 财(58614)
- 管理(57613)
- 科学(51742)
- 学报(49962)
- 农业(47174)
- 融(41444)
- 金融(41444)
- 教育(41019)
- 大学(40539)
- 学学(37980)
- 业经(37105)
- 技术(34113)
- 经济研究(31285)
- 财经(29675)
- 问题(26692)
- 经(25975)
- 业(25666)
- 世界(21885)
- 贸(21794)
- 技术经济(20846)
- 国际(19593)
- 现代(17855)
- 版(17577)
- 经济问题(17536)
- 商业(17220)
共检索到58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代欣
非农业化到底是不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从西部大开发10年实践经验来看,受到了很大质疑。一方面,赶超战略要求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战略"却更契合"维护和谐、平稳的城乡发展格局"。本研究以四川作为样本省份,采用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情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农民问题为逻辑主线,分析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来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本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成效初显,工农互动的内生增长理论存在双向增进的新经验,但差异化、特色化的统筹发展模式仍处起步阶段。本研究提炼并证实了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提高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秋奎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民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农业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是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沿
中国西部可耕地少,水资源严重匮乏,气候干燥,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首先意味着该地区的农业开发,而农业开发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在当今世界,与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最为相似的当属以色列。同样是农业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国家,以色列却创造了农业奇迹。以色列依托高科技实现"开源"与"节流"并举,推广"扬长避短"的生态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这些成功的实践给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海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对于东部地区 ,西部开发应包括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 ,而可持续发展是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栋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为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10年大开发的实践,在如何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自主创新道路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大开发进入第2个10年之际,要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落实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文化创新来发展文化产业,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科学发展观 民族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丽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其政策效应、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下一个10年或更长时间,应与时俱进实行有增有减的改革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特殊税收政策,凸现西部地区的政策比较优势。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税收政策 历史回顾 改革前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庆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越
本文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基本战略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联系重庆市实际情况 ,分析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工程” ,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农业工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焱
西部农民文化观念上的“四重四轻”对西部大开发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 ,构建经济理性、市场创新、人口素质、生态资本等先进文化观念是保证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理论 市场创新 人口素质 生态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志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艳文 漆晗东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时 ,我们既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又要兼顾生态效益 ,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 ,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最佳选择 ,这标志着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将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西部大开发 开发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群
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经济的交流和渗透是双向的,弱化城市与农村中的任何一方面不仅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时期乡镇企业反哺农业赋予新内涵,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促农,建农补农实现反哺促农,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以城带乡促农。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城乡一体化 社会公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在东 石惠娟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开展西部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义,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受到农村地区自身发展薄弱、农民群众认识不足等瓶颈制约。对此,推进新时代西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坚持强基固本,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力量;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搭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平台;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新时代西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静
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实质内涵是指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的农业资源、技术、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包含了应对资源禀赋变化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农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能力。文章从西部地区当前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以及农业资源、技术和制度适宜性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予以分析,认为应通过依靠技术进步突破资源束缚、合理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储备和建立健全农业法规等路径提升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西部农业 自我发展能力 要素禀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