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8)
2023(12738)
2022(11121)
2021(10437)
2020(8718)
2019(20101)
2018(19997)
2017(38665)
2016(21164)
2015(23820)
2014(23890)
2013(23585)
2012(21426)
2011(19467)
2010(19333)
2009(17954)
2008(17555)
2007(15366)
2006(13607)
2005(12058)
作者
(61288)
(51031)
(50602)
(47998)
(32465)
(24428)
(23058)
(19994)
(19386)
(18172)
(17561)
(17140)
(16198)
(16146)
(15745)
(15603)
(15214)
(15084)
(14550)
(14464)
(12566)
(12545)
(12204)
(11521)
(11365)
(11301)
(11270)
(11210)
(10269)
(9963)
学科
(80437)
经济(80312)
管理(67483)
(60385)
(51894)
企业(51894)
方法(36572)
数学(31169)
数学方法(30784)
(23010)
(21128)
中国(20948)
(19381)
业经(19128)
(18414)
地方(15685)
(14767)
(14523)
财务(14452)
财务管理(14422)
理论(14307)
(14270)
贸易(14263)
环境(14224)
农业(13939)
(13883)
企业财务(13692)
(13323)
技术(13262)
(12850)
机构
大学(304007)
学院(300239)
管理(121501)
(116480)
经济(113779)
理学(105267)
理学院(104089)
管理学(102399)
管理学院(101837)
研究(99381)
中国(73127)
(65106)
科学(62146)
(55849)
(49791)
(46055)
研究所(45346)
业大(44667)
中心(44511)
财经(44449)
(43522)
北京(41208)
(40322)
(39751)
师范(39394)
(36264)
农业(35979)
(35442)
经济学(34342)
财经大学(33151)
基金
项目(208538)
科学(163656)
研究(153026)
基金(151380)
(131637)
国家(130578)
科学基金(112286)
社会(95679)
社会科(90611)
社会科学(90589)
基金项目(80755)
(80682)
自然(73496)
自然科(71576)
自然科学(71561)
自然科学基金(70283)
教育(69571)
(67982)
编号(62896)
资助(62003)
成果(51272)
重点(46141)
(45962)
(43590)
(43167)
课题(42706)
(40876)
创新(40254)
科研(39570)
教育部(39462)
期刊
(128919)
经济(128919)
研究(88538)
中国(58122)
学报(48404)
管理(44915)
科学(44326)
(42476)
(41585)
大学(36273)
学学(33832)
教育(33283)
农业(28716)
技术(25066)
(23960)
金融(23960)
财经(21478)
业经(20789)
经济研究(19578)
(18187)
图书(17893)
问题(16757)
理论(15310)
科技(14963)
资源(14456)
(14409)
实践(14120)
(14120)
技术经济(13867)
(13772)
共检索到43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万山  
非再生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有三大苛刻的现实条件,即代际间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社会贴现率、准确确定出生态环境安全标准和存在“虚拟”的后代人代表。非再生自然资源跨代有效使用的制度优化途径,包括建立公平合理利用非再生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培育公爱文化等加强非再生资源使用的伦理建设和采取设立最低安全标准、价格规制和税费规制等适当的规制措施防止非再生资源使用中的跨代性失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山  
自然资源由于其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使其因代际问题所导致的私有市场失灵比一般的产品严重,原因是自然资源代际利用中当代人都倾向于最大限度使用资源,从而引发自然资源“公地悲剧”问题比一般产品严重。再生自然资源虽然在代际利用中的利益冲突比非再生自然资源低,但代际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依然存在。因此,再生自然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依据其经济特性进行一定的规制,制订出合理的使用制度。以渔业资源为例,在沙发尔(Schaefe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法,分析了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使用的制度安排和优化措施,包括边际成本动态规制、明确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新山  李远航  戴文达  
80年代中后期,通过颁行自然资源行政法而创设的一系列自然资源使用权,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自然资源行政法所设立的这些使用权的不完善性日渐明显。该文介绍了物权的经济学和法学概念以及物权理论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阐述了推进物权制度建设经济学意义,对比分析了现行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民民生权利与国家所有权的私益性之间的矛盾、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失调、水权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权概念的严重残缺、权利登记的公信力等。作者认为,制定物权法和修订自然资源法应当遵从物权法定的基本学理,权利的基本属性应当由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明确,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国务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中 ,制度因素是最关键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符合自然资源特点和属性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导致自然资源破坏、低效率利用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素英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当今社会发展迅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也将随之进行改革调整。为了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程,文章首先从该制度理论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法,选取政府和资源企业作为博弈双方,设定资源使用税费、违规处罚金和监管成本等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博弈动态过程最终达到的最优演化稳定策略,确保制度改革方向维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最后提出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立法规范、界定并丰富产权形式、设置科学的资源税费制度、激发自然资源市场活力、建立现代化资源资产监管体系等科学的制度改革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阮李全  任杰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而资源利用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2003年接踵而来的水荒、煤荒、电荒、油荒,资源危机已经敲响了警钟。为此,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束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本文在节约型社会的框架下,分析了现行的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指出现行制度在制度设计、权限分配、许可设置科学性上的先天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建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基于第五届"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国际研讨会学者观点,对当前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进行梳理,为重塑中国自然资源产权治理体系和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产权理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观点综述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当前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法律、实际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存在不完整性并对利用与治理实践产生了影响;(2)产权及其治理体系重塑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资源本身特征,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和价值观,三是制度内生性,四是现有体制机制和政府行为;(3)产权制度的实际功能比形式更重要,让制度可信是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前提。研究结论: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特征、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制度内生性和当前国家体制机制的影响,改革实践呼唤更为本土化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刘灿教授等著的《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一书,2009年12月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①界定和保护产权是保证每一经济主体追求自利最大化参与全部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②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刘思月  
本文剖析了我国非再生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不足的财税制度原因,提出通过改革现行资源税、完善消费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和规范矿产资源收费措施来健全非再生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税费体系。同时,应构建资源输出地区与资源输入地区政府的横向补偿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建万  袁丽  
本文利用1998-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克服制度内生性,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降低制度质量、人力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制度质量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屹松  
激励机制是促使人们按一定目标行动的手段。产权制度所包含的激励机制对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权力结构不完善 ,中国现行产权制度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微观经济活动的激励作用不足 ,存在着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该文在分析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诱致性创新和强制性创新的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平  华晓龙  
本文从使用者成本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税费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明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的缺失。提出以明晰产权、合理征收矿山地租、完善矿业权交易市场和形成竞争性市场价格的途径,实现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中使用者成本的充分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