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7)
2023(9688)
2022(8017)
2021(7136)
2020(5969)
2019(13194)
2018(12899)
2017(24851)
2016(13340)
2015(14983)
2014(14990)
2013(14822)
2012(13914)
2011(12314)
2010(12540)
2009(11640)
2008(11799)
2007(11066)
2006(9801)
2005(8909)
作者
(37521)
(31469)
(31303)
(29713)
(19888)
(14689)
(14371)
(11882)
(11739)
(11256)
(10774)
(10478)
(10077)
(9980)
(9829)
(9710)
(9328)
(9064)
(9020)
(8813)
(7930)
(7716)
(7681)
(7158)
(7086)
(7072)
(6867)
(6838)
(6268)
(6113)
学科
(59687)
经济(59606)
管理(44278)
(38860)
(33977)
企业(33977)
方法(19644)
(18078)
地方(17950)
(17055)
中国(16924)
业经(16464)
数学(15691)
数学方法(15581)
(15368)
(12751)
(12074)
银行(12067)
(11971)
金融(11967)
产业(11689)
(11617)
体制(10965)
地方经济(10404)
(10363)
财务(10334)
财务管理(10305)
农业(10072)
企业财务(9894)
技术(9754)
机构
学院(189762)
大学(188858)
(80916)
经济(79140)
管理(71809)
研究(64911)
理学(60321)
理学院(59633)
管理学(58870)
管理学院(58482)
中国(51496)
(41614)
(40363)
科学(36653)
(31607)
财经(31467)
(31229)
中心(30095)
(28384)
研究所(28049)
经济学(25695)
北京(25504)
(25346)
(24917)
师范(24726)
(24556)
(24340)
业大(24280)
财经大学(23294)
经济学院(23057)
基金
项目(124644)
科学(99639)
研究(96152)
基金(89689)
(77019)
国家(76379)
科学基金(66059)
社会(63602)
社会科(60305)
社会科学(60299)
(49665)
基金项目(47500)
教育(43213)
(40804)
自然(39203)
编号(38669)
自然科(38195)
自然科学(38189)
自然科学基金(37549)
资助(34728)
成果(32376)
(29112)
重点(28780)
(28647)
课题(28040)
(27764)
(26648)
国家社会(26612)
创新(24945)
(24830)
期刊
(97960)
经济(97960)
研究(60958)
中国(43948)
(33952)
管理(29182)
学报(25546)
科学(25394)
(24101)
教育(22835)
(21974)
金融(21974)
大学(21121)
学学(19654)
技术(16924)
财经(16886)
业经(16021)
农业(15903)
经济研究(14754)
(14690)
问题(12780)
科技(9197)
技术经济(9032)
现代(8971)
(8861)
(8842)
论坛(8842)
图书(8669)
(8424)
经济问题(8251)
共检索到30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珍子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松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又必须加强监管规制建设,才能使之有序、健康发展。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但在现实运作中还面临思想观念限制、所有制限制、部门利益限制和管理体制限制等突出障碍,阻扰了非公有资本进入。另一方面,目前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存在比较突出的市场无序问题。因此,应在进一步放松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规制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颖  罗新星  
2005年初,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规定,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我国目前正经历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边界怎样划分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从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政策回顾和文献检索,分析了非公有资本进入各行业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借鉴非公有资本进入卫生领域的国际经验,对其进入我国卫生领域的总量、结构、形式等做了相对客观的总结和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卫华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且面临建设资金困境。要加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必须引入非公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引入非公有资本的新模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研究,并应探讨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相关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苏烽  
1998年10月1日,外经贸部以1998年第1号部令的形式发布了《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这是外经贸部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对外贸易领域首次制订单项法规,1999年1月1日,第1号部令正式开始实施。1月4日,外经贸部批准20家私营生产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2月5日,第二批41家私营生产企业获得了自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泽根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受到国际企业界及管理理论学术界的重视。在我国,对这一理论的研讨与应用是始于80年代初,当时的初衷是,以此服务于对国有企业加强管理的要求。党的十五大以后,当我们正视并深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时,适时地引入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德平  
拓展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积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持续增长,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市场准入、融资政策与体制以及政府服务体系改革滞后等因素,仍然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拓展形成了实质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相关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为非公有制投资领域拓展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与制度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开明  
国家政策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我国的金融服务业。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的方式有三种:国内非公有资本与公有资本的合股,国内非公有资本受让公有股份,国内非公有资本依法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比较这三种方式,其最佳方式是依法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按照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助学贷款的现状,以及资金供求渠道不畅等情况,国内非公有资本通过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依法发起设立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机构和发起设立助学贷款服务机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臧金亮  张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接近18年,为福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是极富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本文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成果,深入探索和研究其蕴含的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推动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发展实践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所产生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服务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推进光彩事业发展"等重要理论贡献,推动福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达到新高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放松金融管制与强化金融监管王兆星当今世界各国都同时面临着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加快金融改革,加速金融制度创新,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的不断深化(包括融资的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和竞争的充分化),另一方面则要求加强金融调控,强化金融监管,保持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清华  祝婧然  
放松金融监管,是特朗普这一届美国政府调节金融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体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对美国及全球金融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放松金融监管的相关举措推动制定《金融选择法案》,旨在放松金融监管特朗普在竞选阶段就声称若其上台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曼  彭兴庭  
作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金融衍生工具是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到《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放松呈互动关系。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金融市场的监管重构,认为金融市场的管制重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金融技术创新重复博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多端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与时俱进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雷加富  
非公有制经济现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资本集聚、投资额、企业发展数量与产值等指标的分析表明,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已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突破口,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快速发展,其产品产量的增长不仅丰富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同时对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机会以及为林业国企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晓亮  
中国从50年代中期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即在大陆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①当时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只能是公有制。既然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就得赶快把私有制一扫...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一规定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跃进  徐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的上市公司中,非公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优于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结合程度越深,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而在非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的经营绩效与二者的结合程度无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