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0736)
2022(9046)
2021(8005)
2020(6441)
2019(14449)
2018(14309)
2017(27204)
2016(14497)
2015(16286)
2014(16473)
2013(16378)
2012(15755)
2011(14625)
2010(15150)
2009(14400)
2008(14162)
2007(12909)
2006(11965)
2005(11546)
作者
(43116)
(36163)
(35960)
(34356)
(23266)
(17143)
(16242)
(13820)
(13787)
(13064)
(12642)
(11986)
(11975)
(11797)
(11568)
(11181)
(10702)
(10516)
(10400)
(10068)
(9533)
(8903)
(8716)
(8420)
(8198)
(8187)
(8078)
(8023)
(7336)
(7065)
学科
(84324)
经济(84223)
管理(45259)
(40115)
(32007)
企业(32007)
地方(24895)
中国(23862)
方法(21983)
(18905)
业经(18643)
数学(18594)
数学方法(18476)
(18034)
(16882)
地方经济(15560)
(14198)
金融(14196)
(14070)
(13938)
银行(13925)
(13561)
(12887)
农业(12869)
环境(12632)
(12427)
(11455)
贸易(11443)
(10949)
技术(10163)
机构
学院(219673)
大学(217968)
(103845)
经济(101769)
研究(83767)
管理(78380)
理学(64948)
中国(64919)
理学院(64179)
管理学(63374)
管理学院(62948)
(49720)
(47089)
科学(46018)
(42576)
研究所(37550)
财经(37402)
中心(36719)
(35997)
(33542)
经济学(33307)
(32718)
北京(30686)
(29876)
经济学院(29401)
(29333)
师范(29081)
(28267)
财经大学(27207)
业大(26809)
基金
项目(132045)
科学(104680)
研究(101292)
基金(94879)
(80898)
国家(80173)
科学基金(68697)
社会(67348)
社会科(63926)
社会科学(63915)
(52284)
基金项目(48992)
教育(45422)
(42819)
编号(40209)
自然(39878)
自然科(38876)
自然科学(38868)
资助(38494)
自然科学基金(38177)
(34933)
成果(34342)
重点(30359)
(29907)
课题(29831)
(29506)
发展(29034)
(28567)
国家社会(28306)
(27586)
期刊
(135065)
经济(135065)
研究(78040)
中国(53404)
(38681)
管理(34018)
(32748)
学报(28716)
科学(28544)
(27044)
金融(27044)
教育(24618)
大学(23027)
经济研究(22180)
农业(21747)
学学(21655)
业经(20665)
技术(20315)
财经(20188)
(17540)
问题(16946)
(13067)
世界(12641)
技术经济(12369)
国际(11955)
改革(10978)
(10978)
经济问题(10892)
经济管理(10708)
(10696)
共检索到36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炳贵  
中共中央“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的GDP再翻一番。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当然应该采取许多措施,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把更多的社会资源交给非公有制经济去使用,特别是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中国过去20多年的改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涌现了大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是从目前广西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前进道路却又是曲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成果  张道宏  
非公有制企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资金瓶颈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从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出发,剖析了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静  
长期以来,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 “非禁即入”思想的提出,突破了“非公有歧视”的定势思维,有助于消除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仁淑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和实践者。人才资源已成为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家、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如何解决东北经济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既是调整东北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基础,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赵贺春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秦华赵贺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大幅调整,在我国历史上消失了30多年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新生和发展的契机。它从1982年党的政策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并允许一两个帮手、带三五个徒弟逐渐发展为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纬  文冰  
分析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研究的现状,包括公有制林业和非公有制林业的界定、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必要性、非公有制林业产权问题、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化研究、非公有制林业的实践研究,讨论目前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当前研究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非公有制林业与非公有制农业的关系研究较少、对考察区内的实践研究不够深入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红光  
2017年,山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稳增长、促转型、增财税、带就业等方面作用明显,但仍存在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层次不高、要素保障不力、素质能力不硬和营商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促进山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应积极借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扩大规模总量、推动创新发展、强化要素保障、提高管理绩效、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台能落地、可操作的政策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耿明  
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公有制经济并存,两者不仅体现为一种竞争关系,更体现为相互协作和相互补充的关系。法制可提供的体制性框架以及优化的法治环境,这对云南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和保障非公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莉戈  
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推进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在阐述陕西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公有制企业发生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对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要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境,必须构建一个多渠道、多层次、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融资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构建多渠道的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完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相配套的保证体系等,从而实现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的畅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小林  唐海滨  张淑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观民  
非公有制经济在是在政策体制改革下以基层社区为基础的内生发展经济。以社区为基础内容的发展,以非农化为生产方式,参与城市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温岭城市化是通过个私企业、家庭、政府三者共同推动和创办专业化市场、特色工业园区和住宅建设来实现城市地域扩张,这种以经济为支撑的城市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的问题。但这种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政府的宏观规制有助于摆脱城市化的市场失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丽  张森林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冲破牢笼,得到较快发展,很大原因是借助于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给非公有制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样,阻碍非公有制经济更大发展的外部环境障碍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利润减少、增长趋缓、竞争加剧的新常态形势下,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仍处弱势,在政策、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待遇。基于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各类主体要求获得更加平等准入资格、更加公平竞争机会,进一步清除障碍,创新非公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瑾玫  马树才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所以仍没有焕发勃勃生机,其重要原因在于非公有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因此,要振兴东北,必须下大力气去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