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3)
2023(9552)
2022(7933)
2021(7582)
2020(6356)
2019(14835)
2018(14232)
2017(27259)
2016(13910)
2015(15682)
2014(15105)
2013(15109)
2012(13968)
2011(12762)
2010(12586)
2009(11862)
2008(11630)
2007(9947)
2006(8946)
2005(8331)
作者
(37371)
(31125)
(30783)
(29594)
(19888)
(14769)
(14262)
(12125)
(12093)
(11135)
(10767)
(10376)
(9970)
(9787)
(9748)
(9711)
(9268)
(9003)
(8944)
(8493)
(7745)
(7476)
(7184)
(7161)
(7054)
(6892)
(6748)
(6515)
(6169)
(6033)
学科
(59776)
经济(59715)
管理(39543)
(38832)
(30113)
企业(30113)
方法(27204)
数学(24034)
数学方法(23805)
中国(22034)
(18174)
贸易(18161)
(18138)
(17902)
(14455)
(13469)
(13328)
银行(13322)
(12781)
(12549)
业经(12265)
(11797)
金融(11797)
(10981)
保险(10890)
(10455)
财务(10424)
财务管理(10395)
企业财务(9929)
(9814)
机构
大学(200935)
学院(194214)
(93419)
经济(92028)
管理(77410)
研究(68746)
理学(65441)
理学院(64806)
管理学(64003)
管理学院(63613)
中国(60561)
(46197)
(42687)
财经(36509)
科学(35700)
(33622)
中心(32684)
(32504)
经济学(31499)
研究所(29182)
经济学院(28523)
财经大学(27681)
北京(27594)
(27166)
(25566)
(24576)
(23668)
师范(23514)
业大(22645)
(21761)
基金
项目(127807)
科学(103214)
基金(98919)
研究(96318)
(85410)
国家(84799)
科学基金(73595)
社会(66679)
社会科(63416)
社会科学(63403)
基金项目(50675)
自然(44412)
自然科(43524)
自然科学(43512)
(43182)
教育(43002)
自然科学基金(42816)
资助(40862)
(38018)
编号(37048)
成果(31631)
(30972)
国家社会(30239)
重点(28325)
教育部(27753)
中国(27315)
人文(26385)
(26276)
(26274)
(25411)
期刊
(95812)
经济(95812)
研究(66836)
中国(39970)
(35583)
管理(28533)
(27017)
金融(27017)
学报(26630)
科学(25279)
(22496)
大学(21148)
学学(19316)
财经(18893)
经济研究(17902)
教育(16752)
(16309)
(15697)
农业(14921)
技术(14536)
国际(13718)
问题(13161)
图书(12505)
业经(12382)
世界(12248)
理论(10497)
技术经济(9701)
统计(9607)
(9559)
实践(9184)
共检索到308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冀  
在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拥有非公开信息,这是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保险市场的重要区别。为判断非公开信息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影响,本文从多维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对收汇风险的判断更为有效,然而实证结果同样说明非公开信息并未给保险人带来信息贴水,研究中我们意外发现影响出口商是否参保的关键因子是出口商本身的风险偏好。由此我们衍生出本文的政策建议,中国出口保险公司的信息优势并未被充分利用,如何发挥保险公司信息优势是政策层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雄飞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成功,以及新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当今的国际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满了生机,同时也包含着更加剧烈的竞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问题,平衡国际收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峰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落后,除了有种种历史原因外,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制、与出口企业甚至保险公司对出口信用保险缺乏了解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扩大出口的政策。深入了解我国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对于出口信贷体系和出口风险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奕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各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方的政治或经济动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这也对国际贸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它们的制度、组织形式及具体运作特点,以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雅婷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的市场化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的企业行为及市场绩效进行考察后认为,促进该行业的有效竞争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行为,从而提高市场绩效。应首先区分出口信用保险两类不同性质的业务(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根据不同业务性质制定差异化的政府监管战略,控制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市场化节奏,从而总体上使行业处于有效竞争状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赵轶薇  周莹莹  
本文运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级营业机构的业务数据,探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出口竞争力,且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通过检验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通过构造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间接促进所在地区出口竞争力增长的链式中介效应。出口信用保险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机制存在地区差异,出口信用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出科技赋能保险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学进  
一、历史沿革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保险机构向该国出口商提供的以出口商向他国进口商提供商业信用为承保标的的保险。它保障的风险一般包括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政治风险指:1、买方所在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限制汇兑;2、买方所在国家实行进口管制;3、买方所在国家发生战争、动乱;4、买方所在国家或有关第三国发生非常事件。商业风险指:1、买方无力偿付债务;2、买方逾期不付货款;3、买方拒绝收货及付款。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巧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巧琴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韦红鲜  
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发展依然低迷,外贸形势严峻,出口贸易企业存在很大风险隐患。出口信用保险作为WTO规则中一项贸易促进措施和融资手段,如何改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和促进出口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快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管超  
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能向投资者传递债券发行方的公开信息,并依靠入场调研及解读监管报告等方式,向投资者提供非公开信息,进一步降低债券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本文采用2007—2017年中国信用债市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和公司债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提炼非公开信息代理变量并探究其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实证检验信用评级是否能提供非公开信息问题。结果显示,信用评级在四类信用债中均能提供非公开信息,并因此降低了债券发行利率。非公开信息对小企业的作用强于大企业,且对企业债和公司债的作用效果优于短期融资券,这是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水平高,短期融资市场化程度良好、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更少的缘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寅善  
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出口贸易中大多采用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或赊销(O/A)等方式推销本国或本地区的产品。为了适应这一新趋势,我国的外贸企业应适当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收汇方式,以与海外出口商同样的支付条件参与国际竞争。这将给我国的出口商带来一定的风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自1988年起开办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本文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适用范围、类别、保险金額和保险费等一一作了介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广忠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含义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鼓励并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权益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它可以使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合理运用商业信用手段,调动国外进口商的积极性,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在遭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时,可及时获得经济补偿,避免出口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收汇而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核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