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8)
- 2023(8407)
- 2022(7158)
- 2021(6418)
- 2020(5161)
- 2019(11728)
- 2018(11644)
- 2017(22277)
- 2016(12012)
- 2015(13305)
- 2014(13159)
- 2013(13107)
- 2012(12870)
- 2011(11806)
- 2010(12148)
- 2009(11028)
- 2008(10957)
- 2007(9709)
- 2006(8839)
- 2005(8336)
- 学科
- 济(55845)
- 经济(55782)
- 管理(32378)
- 业(31171)
- 企(23171)
- 企业(23171)
- 地方(18389)
- 中国(17966)
- 农(17446)
- 方法(15537)
- 学(14442)
- 财(13051)
- 业经(13043)
- 数学(12836)
- 数学方法(12729)
- 农业(12063)
- 土地(11484)
- 发(10678)
- 制(10557)
- 地方经济(9992)
- 环境(9569)
- 银(9380)
- 融(9375)
- 金融(9375)
- 银行(9367)
- 行(9195)
- 贸(8143)
- 贸易(8131)
- 和(7755)
- 易(7747)
- 机构
- 学院(172590)
- 大学(170433)
- 济(69126)
- 经济(67548)
- 研究(65572)
- 管理(65032)
- 理学(54478)
- 理学院(53747)
- 管理学(52915)
- 管理学院(52584)
- 中国(51529)
- 科学(41071)
- 京(38452)
- 所(34396)
- 农(33793)
- 财(33581)
- 研究所(30889)
- 中心(29866)
- 江(28524)
- 业大(26398)
- 农业(25935)
- 财经(25368)
- 范(25298)
- 师范(25056)
- 北京(24736)
- 院(24331)
- 经(22935)
- 省(22829)
- 州(22642)
- 师范大学(20298)
- 基金
- 项目(112038)
- 科学(88756)
- 研究(81945)
- 基金(81027)
- 家(71837)
- 国家(71207)
- 科学基金(60160)
- 社会(52430)
- 社会科(49555)
- 社会科学(49543)
- 省(43754)
- 基金项目(43383)
- 自然(38536)
- 自然科(37522)
- 自然科学(37516)
- 划(37442)
- 自然科学基金(36838)
- 教育(35490)
- 编号(33837)
- 资助(31693)
- 发(29992)
- 成果(27641)
- 重点(25668)
- 部(24306)
- 发展(23818)
- 课题(23474)
- 展(23396)
- 创(22480)
- 国家社会(21701)
- 创新(21111)
共检索到279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祖辉 汪晖
本文讨论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侵害 ,指出了土地分区控制对土地发展权侵害与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土地发展权侵害的差别 ,分析了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由于侵害土地发展权带来的后果 :损失土地配置效率、延迟土地开发时机 ,降低征地效率。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涨价归公”的错误理念导致了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非公共利益性质 征地 土地发展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莉 赵汴 刁丽琳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征地补偿机制极不合理。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清晰地确认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地制度 改革方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铎 董藩
借鉴土地发展权制度改革中国征地补偿渐成代表性研究思路,但以往补偿标准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局限性。文章以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为例,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构建土地价值生产函数析出土地发展权净值,阐明发展权制度下的土地价值分配调整过程及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作用原理,推导出一种适应于土地公有制的、替代市场交易机制的"征后补偿型"土地产权价值也即征地补偿定价理论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维肖 李春妍 彭宏杰 樊鹏飞 乔璐 陈常优
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土地发展权内在机理,分析现行征地补偿价格的不足,提出了征地补偿价格应为集体农用土地价格与土地发展权价格之和,并以此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定价模型;其次,以周口市为例,应用构建的定价模型及农户问卷调查分析方法,测算了各县(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价格,并对测算结果和现行征地补偿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应从法律上确保农民土地发展权的权益,并在今后征地工作中逐步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构建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分配机制。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征地补偿价格 剩余法 周口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小霞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无论是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还是补偿的分配都是一种生存权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减少征地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应加快建立基于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的征地补偿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亚东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基本的土地法律制度,普遍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之中。综观各国法律,土地征收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强制将私有土地收为国有并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显然,“公共利益”这一词语的理解和界定对准确实施法律、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随意侵占农田、拆迁民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收程序 补偿标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当前,征地矛盾成为我国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征地补偿成为引发征地矛盾的首要问题。不断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是实现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保障被征地农民正当权益、保护农业用地安全的关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一、土地征收是农地转用的前提农村土地城市转用制度是一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第一次在法的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认为,新《土地管理法》对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采取的是稳妥审慎的做法,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新法实施后在征地制度方面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茂福 杨哲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土地收益权界定,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访谈方式对安徽白湖Y村进行调研,研究发现:法律上明确界定土地收益权取决于土地的所用权和使用权,但在调研中发现土地使用权预期、土地经营承包权确定、村民认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确定对土地收益权界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合理界定土地收益权,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征地款发放的外部性和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莉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土地征收 征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土地征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