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5)
- 2023(14734)
- 2022(13061)
- 2021(12438)
- 2020(10477)
- 2019(24000)
- 2018(23838)
- 2017(46110)
- 2016(25817)
- 2015(29257)
- 2014(29585)
- 2013(28812)
- 2012(26882)
- 2011(24174)
- 2010(24680)
- 2009(22942)
- 2008(22832)
- 2007(20427)
- 2006(18364)
- 2005(16729)
- 学科
- 济(94521)
- 经济(94371)
- 管理(79484)
- 业(72734)
- 企(61594)
- 企业(61594)
- 方法(40495)
- 数学(34208)
- 数学方法(33593)
- 财(29436)
- 农(27841)
- 中国(26992)
- 制(25223)
- 业经(22304)
- 学(21445)
- 理论(19216)
- 地方(18677)
- 务(18074)
- 贸(18067)
- 贸易(18059)
- 财务(17991)
- 财务管理(17948)
- 农业(17655)
- 易(17572)
- 银(17228)
- 银行(17177)
- 企业财务(17003)
- 策(16357)
- 行(16285)
- 体(16093)
- 机构
- 大学(366512)
- 学院(365058)
- 济(141156)
- 管理(140966)
- 经济(137507)
- 研究(123665)
- 理学(120245)
- 理学院(118880)
- 管理学(116676)
- 管理学院(116012)
- 中国(93588)
- 京(79409)
- 科学(75596)
- 财(71090)
- 所(63209)
- 农(58041)
- 江(57054)
- 研究所(56538)
- 中心(56201)
- 财经(54631)
- 业大(52638)
- 北京(51013)
- 范(49881)
- 师范(49459)
- 经(49293)
- 州(45873)
- 农业(44917)
- 院(44787)
- 经济学(41136)
- 财经大学(40096)
- 基金
- 项目(237593)
- 科学(185588)
- 研究(178239)
- 基金(169299)
- 家(146086)
- 国家(144776)
- 科学基金(123829)
- 社会(108868)
- 社会科(102894)
- 社会科学(102867)
- 省(93410)
- 基金项目(88998)
- 教育(83779)
- 自然(80078)
- 划(78423)
- 自然科(78146)
- 自然科学(78128)
- 自然科学基金(76681)
- 编号(74878)
- 资助(70824)
- 成果(63784)
- 重点(53140)
- 部(52762)
- 课题(52756)
- 发(49699)
- 创(48916)
- 项目编号(46126)
- 制(46005)
- 创新(45532)
- 教育部(45383)
- 期刊
- 济(165824)
- 经济(165824)
- 研究(114671)
- 中国(79055)
- 学报(56633)
- 财(55876)
- 管理(54285)
- 农(54124)
- 教育(51599)
- 科学(51372)
- 大学(43547)
- 学学(40408)
- 农业(36894)
- 融(36040)
- 金融(36040)
- 技术(32957)
- 财经(27153)
- 业经(26384)
- 经济研究(24377)
- 经(23152)
- 问题(21147)
- 图书(20125)
- 理论(18753)
- 业(18162)
- 版(17088)
- 实践(17043)
- 践(17043)
- 科技(16966)
- 技术经济(16917)
- 贸(16748)
共检索到56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文标 彭汉 施亚玲
在分析了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现状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后,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
非全日制研究生 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卫刚 谢仁业 马桂敏 廖文武 李小平 杨颉
本文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的定义和内涵.从完善、规范、拓展现行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及构建规范的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阐述 了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文辉 曹镇玺
随着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逐步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赋予全新的概念内涵和时代特征,并且在报考人数、录取机制、生源构成、考生选择方面呈现出新形势,同时也凸显出招考机制隐性失衡、计划配置与实际供需错位、在职人员升学渠道趋窄的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内涵发展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要从科学编制计划、创新招考机制、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宣传四个方面制定新对策。
关键词:
非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改革 策略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瑛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但具体的培养工作仍处于探索和构建中,问题多多。文章从培养理念、教学模式、双导师制、质量评价体系和多元化办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在实践中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娟 金红 方玉东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文章从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出发,提出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怀顺
本文剖析了我国上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即:对上地资源内涵及解偏狭窄,致使上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很不充分;上地市场畸形膨胀,致使耕地骤减;房地分割管理体制运行不顺,阻碍着房地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地开发片面追求外延扩张,上地资源浪费严重等。为此,文章提出的解决措施有:①对上地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利用;②协调好上地市场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③坚持上地统管.深化上地管理体制改革;④城市上地的开发、利用,应当走以内涵开发为主的道路,提高上地利用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海燕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 ,我国很多地区采取了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形式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但是 ,由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 ,在实践中尚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势必会引起实际工作上的混乱 ,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终导致改革目标落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以供商榷。
关键词:
集中核算 会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谋俊 龚道林 严瑞麟
一 1980年以来,荆州地区信贷资金的组织动员和营运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每年都以大幅跃升,到1992年末,全区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不含财政性存款,下同)达712739万元,比1980年末余额52798万元增长13.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2.5%。各项贷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青 杨妙霞 杨辉祥
通过对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几方面的比较分析,为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江列平
随着国际经贸与商业日趋EDI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实行了无纸报关,我国海关也尝试尽快推行。文章通过对无纸报关及其必备条件的分析,认为我国海关已初步具备了推行的设备及通讯条件。但是无纸报关单证的法律效力和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阙方平
当前银行监管存在八大基本态势 ,即重行为监管 ,审慎监管不足 ;重运作监管 ,准入监管不足 ;重合规监管 ,风险监管不足 ;重现场监管 ,非现场监管不足 ;重外部监管 ,自律监管不足 ;重严查重处 ,促进发展不足 ;重监管模式变革 ,游戏规则修订不及时 ;重监管收益增长 ,监管成本核算不到位。基于此 ,作者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监管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银行监管 战略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秦雅静
目前,有关非全日制用工的争议,在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维权中遭遇了诸多立法空白。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确认权、非全日制用工的判定标准和要件、非全日制用工否决后的法律后果以及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争议处理中举证责任分配、劳动者的维权途径等实操问题,需要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关键词:
非全日制用工 确认权 判定要件 法律后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康妮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提供学位教育的终身学习。激发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活力具有丰富的意蕴:激发高等教育整体活力,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激发学习者活力,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升高校育人整体水平。为此,高校要推进多种形式因才施选;育人要找到长效与短效的平衡;高度重视集体建设的育人作用;适应与引领变化要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常态;重视人才评价与项目评价的多样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新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立军,王家祥
评价预算管理形式、分配方式的有效性、科学性,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就卫生预算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谈了作者的看法。我们欢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计划部门以及各卫生单位的同志们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以期探索预算资金管理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