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
2023(1827)
2022(1581)
2021(1608)
2020(1338)
2019(3218)
2018(3104)
2017(6457)
2016(3520)
2015(4104)
2014(4133)
2013(4074)
2012(3564)
2011(2984)
2010(3091)
2009(2970)
2008(3312)
2007(2973)
2006(2655)
2005(2579)
作者
(9497)
(8047)
(7834)
(7398)
(5257)
(3803)
(3618)
(2951)
(2878)
(2857)
(2789)
(2584)
(2556)
(2553)
(2491)
(2452)
(2393)
(2387)
(2319)
(2242)
(1989)
(1917)
(1869)
(1855)
(1853)
(1811)
(1745)
(1716)
(1630)
(1556)
学科
(21490)
企业(21490)
(20781)
管理(18324)
(14310)
经济(14283)
(12070)
(11613)
财务(11608)
财务管理(11594)
企业财务(11337)
方法(10601)
数学(9711)
数学方法(9642)
公司(5444)
(5016)
(4196)
体制(3967)
业经(2809)
经营(2316)
人事(2258)
人事管理(2258)
理论(2181)
技术(2145)
(2116)
(2057)
市场(2029)
组织(1965)
决策(1887)
(1834)
机构
大学(52669)
学院(52486)
管理(22528)
(19943)
理学(19920)
理学院(19809)
经济(19560)
管理学(19396)
管理学院(19310)
(13666)
研究(11157)
财经(10944)
中国(10868)
(10135)
(10057)
财经大学(8519)
商学(7810)
商学院(7777)
会计(6941)
(6698)
北京(6594)
(6529)
金融(6348)
公司(6198)
(5712)
经济学(5660)
业大(5503)
中心(5401)
工商(5390)
上海(5285)
基金
项目(29966)
科学(23883)
基金(23284)
研究(20348)
(19330)
国家(19189)
科学基金(17965)
自然(13291)
自然科(13045)
自然科学(13040)
社会(12874)
自然科学基金(12838)
基金项目(12579)
社会科(12352)
社会科学(12348)
资助(10897)
(10715)
教育(10711)
(8948)
编号(7596)
(7351)
教育部(6836)
大学(6627)
人文(6595)
成果(6309)
科研(6236)
重点(6228)
(6088)
(5832)
项目编号(5671)
期刊
(19803)
经济(19803)
(15424)
研究(13972)
管理(10765)
(7413)
金融(7413)
中国(6722)
财会(6556)
财经(6315)
学报(6200)
会计(5624)
大学(5349)
学学(5232)
(5116)
科学(5073)
技术(4937)
会通(4400)
通讯(4400)
经济研究(3087)
统计(3045)
(2914)
(2834)
(2746)
理论(2576)
决策(2449)
之友(2424)
现代(2409)
月刊(2388)
业经(2363)
共检索到7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启明  
我国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全新的分配方式正日益受到政府和公司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探讨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参数,对股票期权计划中股票来源、受益人、行权价、行权方式、赠予时机、赠予数目、期限、行权和授予方式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旨在为非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旨在解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机制。只有在公司内部构建起有效的约束公司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机制,并结合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才可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由于我国并不具备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进行引导与规范,控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滥用。本文认为,要有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除修改法律法规、科学设计业绩评价体系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方案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证券监管,培育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咏梅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0年我国境内上海、深证股票交易所上市且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的2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24家上市公司业绩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公司业绩综合评价值。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综合评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从总体上看是无效的,即持股比例的高低对企业绩效无影响。最后提出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机制还需完善,以便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乌日娜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经理人员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最佳手段,是美国银行业经理人员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本文结合美国银行业实行股票期权所产的负效应,从理论和现象两个层面分析股票期权的本质、理论基础以及内在缺陷,并针对股票期权在实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等措施推动股票期权在我国更好的运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东红  王海刚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机制,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质上就是能使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是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海峙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手段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资本市场和培育职业经理市场等方面入手,逐渐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祝建军  陈三华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制定相应的准则,从而有必要认定股票期权的性质并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靳明  
证券市场是一个具有强大广告效应的传播市场,无论是证券投资者还是一般公众,每天几乎都要数次主动或被动地从各大媒体中接触到证券市场信息和行情,并由此认识和了解了一个个上市公司。目前,沪深证交所的投资者开户数已超过6000万户,扣除重复部分,仅以每户影响3人计算,证券市场的影响面已涉及近1亿人,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一点是其他媒体难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婧  
股票质押融资是指股票持有人(出质人)将其拥有的股票作为质押担保,从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借入所需资金的一种财务行为。近年来,股票质押以其操作简单、流动性强、易变现等特点,成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简称大股东)财务融资的主要策略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朝洋  刘志迎  
文章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中涉及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占比和关键契约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对10家样本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业绩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并指出股票期权激励失灵的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军  
现代企业中,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性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期权合约,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的权利,激励对象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红英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指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以委托代理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重要方式,虽然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与经营者的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一致性,但是通过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权,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能使他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上世纪末获得迅猛发展,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公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刺激了经营者过度投资,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颖  张成虎  
为了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现代企业普遍利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来调节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作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行权条件是衡量经理人是否完成预期业绩目标的关键,并对经理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本文针对企业行权条件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多角度分析,发现目前多数企业在行权条件设定上存在不足;本文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上市企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行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