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5)
- 2023(15571)
- 2022(13030)
- 2021(12039)
- 2020(9899)
- 2019(22611)
- 2018(22067)
- 2017(42049)
- 2016(21756)
- 2015(24512)
- 2014(24153)
- 2013(23958)
- 2012(22355)
- 2011(20320)
- 2010(19996)
- 2009(18335)
- 2008(17500)
- 2007(14883)
- 2006(13285)
- 2005(12036)
- 学科
- 济(118062)
- 经济(117963)
- 管理(58810)
- 业(56944)
- 企(44306)
- 企业(44306)
- 方法(43640)
- 数学(38692)
- 数学方法(38322)
- 中国(32627)
- 地方(29090)
- 农(28283)
- 业经(24429)
- 财(21032)
- 贸(20421)
- 贸易(20407)
- 易(19765)
- 农业(19175)
- 学(18518)
- 地方经济(17665)
- 制(17648)
- 环境(16550)
- 融(16361)
- 金融(16360)
- 银(16068)
- 银行(16057)
- 行(15615)
- 发(15552)
- 产业(15470)
- 技术(15262)
- 机构
- 学院(313343)
- 大学(312585)
- 济(149792)
- 经济(147357)
- 管理(122129)
- 研究(112429)
- 理学(105051)
- 理学院(103954)
- 管理学(102524)
- 管理学院(101930)
- 中国(86496)
- 京(65638)
- 财(63576)
- 科学(62410)
- 所(54308)
- 财经(50998)
- 中心(50778)
- 研究所(49090)
- 经济学(47997)
- 经(46641)
- 农(45016)
- 江(44601)
- 经济学院(43039)
- 北京(41845)
- 范(40767)
- 业大(40611)
- 院(40477)
- 师范(40410)
- 财经大学(37988)
- 州(35519)
- 基金
- 项目(209584)
- 科学(168524)
- 研究(157175)
- 基金(155577)
- 家(133999)
- 国家(132940)
- 科学基金(115692)
- 社会(105678)
- 社会科(100564)
- 社会科学(100545)
- 基金项目(81547)
- 省(79469)
- 自然(70711)
- 教育(70707)
- 自然科(69128)
- 自然科学(69113)
- 自然科学基金(67900)
- 划(66757)
- 资助(62970)
- 编号(61440)
- 发(50992)
- 成果(48654)
- 部(47840)
- 重点(47236)
- 国家社会(45540)
- 创(44304)
- 课题(42341)
- 教育部(42069)
- 发展(41918)
- 创新(41539)
- 期刊
- 济(168628)
- 经济(168628)
- 研究(98714)
- 中国(61819)
- 管理(47384)
- 财(46802)
- 农(41787)
- 科学(41747)
- 学报(40192)
- 大学(32476)
- 学学(30685)
- 融(30602)
- 金融(30602)
- 农业(29225)
- 技术(29217)
- 教育(29211)
- 经济研究(28882)
- 业经(26421)
- 财经(26008)
- 经(22719)
- 问题(22164)
- 贸(18790)
- 世界(17931)
- 技术经济(17529)
- 国际(16934)
- 统计(15925)
- 业(15895)
- 商业(14859)
- 策(14378)
- 现代(14182)
共检索到47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林 苗永旺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静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发展静脉产业可以改变增物质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路径。发展静脉产业可以促进动静脉产业协调发展,使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循环,使我国过去以线性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到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减物质化 解耦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国党
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世界难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静脉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成为可能。对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静脉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未来引擎。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潘峰 候建钧
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展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首要任务。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必须抓紧发展经济。目前世界存在的贫困问题也只能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然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经济道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爱兰
随着中日两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静脉产业"被国家政府作为战略性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日本比较,我国在废旧物资回收量利用、回收率、回收结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再生产品产量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总结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从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体系、调整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技术体系以及营造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快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杨芳
本文提出了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三个层面:资源、环境和社会。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本文构建并计算了中国各省份可持续人文发展指数(SHDI),以此作为定量评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首先,电力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其次,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是导致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再次,从社会层面来讲,人均电力投入在不同地区的边际收益不同,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电力布局,将电源分布向能源送端倾斜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与能源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文发展指数 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彩虹
房市与股市编织的财富效应在增加了政府财富的同时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导致扩张内需的经济政策缺乏有效支撑,长期蕴积的成本型通胀在扭曲的市场环境下出现异常传导,恶劣的气候条件加剧了隐性通胀显性化进程,国内转移支付形成的新生消费剩余将在恶性通胀中被消耗殆尽;当然,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就必然存在投机,因为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指挥棒是价格杠杆,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既然价格会波动,就必然存在通过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获取差价利润的投机活动。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平政 张荣荣
农业静脉产业理解为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为主要内容,收集、运输、分类、分解、资源化或最终处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过程。现阶段中国农业资源短缺和农业"废弃物"并存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静脉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再利用产业方面,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总结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静脉产业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演进,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形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态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均在追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它体现了一种新的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西兵 钱燕云 陈胜荣 程志飞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显得不再合时宜,循环经济模式便迎合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物流业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静脉物流以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在实施静脉物流会遇到一些障碍,企业往往会选择放弃。本文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发展静脉物流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脉物流 静脉物流 系统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0-2017年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其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绿色创新的可持续指数相对较低。(2)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能源可持续利用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绿色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创新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的贡献率非常大。(3)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产业可持续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反哺激发绿色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研究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量以及R&D经费支出是绿色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新常态下,亟待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以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永有 胡傲 白洮
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上海静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上海静脉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法律支持系统、市场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资源供给支持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发展基础 支持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永有 黄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经济取得瞩目成就:工业化程度大大加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开放度提升卓越。然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已不容小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未来的方向。而静脉产业则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静脉产业发展的基础方面出发,分析上海市发展静脉产业的有利条件及不足之处,针对上海静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对策建议,规范和保障上海静脉产业的发展,实现"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系统联营共生,稳定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静脉产业 发展基础 对策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守先 张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垃圾处理和废弃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城市静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也是缓解城市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静脉产业 城市垃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守先 张雷
静脉产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探讨了静脉产业的发展动因、模式及困境,明确了静脉产业的发展目标,为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发展模式 资源化 循环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瑛 冯勇 李艳
静脉产业是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使之重新获得利用的行业,发展前景巨大。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静脉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云南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保证模式实现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云南 静脉产业 发展困境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