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2)
2023(7698)
2022(6688)
2021(6238)
2020(5006)
2019(11938)
2018(10968)
2017(18653)
2016(10614)
2015(12102)
2014(12170)
2013(12008)
2012(11587)
2011(10720)
2010(10709)
2009(10086)
2008(9919)
2007(8376)
2006(7644)
2005(6971)
作者
(34136)
(28403)
(28164)
(26727)
(18108)
(13932)
(12935)
(11184)
(11106)
(10297)
(10055)
(9787)
(9339)
(9308)
(8944)
(8766)
(8556)
(8430)
(8352)
(8234)
(7206)
(7077)
(6982)
(6532)
(6489)
(6351)
(6346)
(6267)
(5927)
(5601)
学科
(44768)
经济(44742)
管理(32457)
(25276)
(20568)
企业(20568)
方法(16225)
地方(15257)
数学(13557)
环境(13526)
数学方法(13339)
中国(13094)
(12478)
(12230)
业经(9851)
资源(9578)
(9430)
(9380)
(9205)
农业(8617)
(8299)
贸易(8288)
(7989)
地方经济(7845)
(7588)
(7026)
理论(6904)
生态(6576)
技术(6152)
(5952)
机构
大学(152998)
学院(152527)
研究(62980)
(58905)
经济(57556)
管理(56652)
理学(47965)
理学院(47276)
中国(46965)
管理学(46381)
管理学院(46098)
科学(41960)
(36285)
(33891)
研究所(31173)
(30055)
(29373)
中心(28330)
业大(25942)
(25586)
(24319)
农业(23445)
(22753)
北京(22606)
师范(22519)
(20813)
科学院(19817)
财经(19663)
(19556)
师范大学(18523)
基金
项目(108548)
科学(84261)
基金(76755)
研究(75972)
(70025)
国家(69516)
科学基金(57710)
社会(46545)
社会科(44060)
社会科学(44043)
(43806)
基金项目(40944)
自然(39024)
自然科(37745)
自然科学(37732)
(37013)
自然科学基金(36990)
教育(33216)
资助(31033)
编号(30316)
重点(26156)
(24947)
成果(23938)
(22808)
课题(22214)
(21414)
计划(21280)
科研(20939)
创新(20250)
科技(19538)
期刊
(69003)
经济(69003)
研究(43804)
中国(37815)
学报(28509)
科学(26398)
(24669)
管理(20492)
大学(19965)
(19252)
学学(18439)
教育(17662)
农业(17306)
资源(14798)
技术(13348)
(11338)
金融(11338)
图书(11152)
(11080)
业经(10471)
经济研究(10200)
林业(8660)
财经(8508)
问题(8436)
科技(8070)
书馆(8054)
图书馆(8054)
(7819)
国际(7713)
(7417)
共检索到244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毅  马菲菲  夏斌  荣伟  陈碧鹃  曲克明  赵俊  陈聚法  
根据2011~2013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营养盐、重金属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调查数据,分析了该调查区域近3年来海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2年Pb平均含量为1.10μg/L,2013年Cu、Pb、Hg平均含量分别为5.19、2.79、0.07μg/L,均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1年和2012年N/P值均大于Redfield比值,P相对缺乏。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调查海域2011年营养水平属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2012年营养水平属中度营养,2013年营养水平属富营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马菲菲  陈碧鹃  崔毅  孙雪梅  曲克明  
根据2008-2013年夏季对海州湾大竹蛏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营养盐、重金属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调查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该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结果显示,近6年海州湾调查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属于尚清洁等级。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2008年海州湾调查海域营养水平属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2012年属贫营养。海水的N/P均大于Redfield值,表明调查海域受到磷限制。通过主成分分析,COD、As、DIN、Cu和Cd具有较高的正载荷,主要是有机污染、营养盐和重金属。海州湾调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彬  李旭东  王红磊  范军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模糊数学方法在水质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权重的计算是模糊综合评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以岷江下游2004年至2008年3个例行监测断面资料为依据,采用熵权法赋权对水质进行了分级评价,并与采用传统权重计算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熵权法评价客观合理,3个监测断面各年水质均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此外,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方法,计算了岷江下游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河口渡口断面NH3-N和CODMn浓度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月波断面和凉姜沟断面主要污染物稳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徐敏  
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以海州湾海洋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调查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物要素为主、物理化学要素为辅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海洋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劣"。收集了海州湾保护区2005~2011年环境调查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统计数据序列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利用2006年8月、2009年12月和201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州湾保护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608、0.465、0.638,保护区环境质量整体处于等级良,且近岸环境较离岸海域差,较客观地反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梅  孙德生  
为了全面掌握湖库的水质状况与污染现状,本文对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征、水质现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3个方面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枯水期水质状况为良好,平、丰水期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营养状态属中营养。对湖库的3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得出:断面1在枯水期呈下降趋势,平、丰水期无明显变化(波动);断面2和断面3在枯、平、丰水期均无明显变化(波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丽娟  姜向阳  高继庆  宋秀凯  张学超  付萍  姜会超  刘爱英  邢红艳  
为全面掌握小石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状况,于2012~2018年对该保护区的水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生物生态、保护生物资源概况和主要保护对象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分别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_(i))、有机污染指数(A)、生物多样性指数(H′)、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多样度指数和核苷酸多样度指数进行分析评价。11个航次的监测中,海水除2016年5月无机氮超标(P_(i)=1.08)、2017年8月无机氮超标(P_(i)=1.31)且水质开始受到有机污染(A=1.001)外,其他所有参数均符合海水评价标准。沉积物均符合国家一类质量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通常处于较高水平(H’≥2),但2016年5月和2017年8月浮游植物多样性偏低(H’=0.45、H’=0.28),2018年5月小型浮游动物多样性偏低(H’=0.77)。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刺参密度从约2个/m~(2)逐渐增加至3~5个/m~(2)。2012年和2018年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单倍型多样度指数为0.995和0.993,核苷酸多样度指数为0.039和0.037)且无显著遗传差异。综合评价认为,该保护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良好,但需要防控海水无机氮污染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沈发  王敏  杨泽生  
为全面反映黄浦江上游地区水质情况,在黄浦江上游地区共选取包括黄浦江干流及上游主要来水水系的7个监测站点的15年监测数据,作为本次黄浦江上游地区水质状况演变分析的主要依据。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处东部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源地内河道密布、纵横交错,水系结构极为复杂,水源承接上游江苏、浙江来水,其水源保护具有鲜明的区位特殊性和区域综合性。长三角地区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尤其是近10年来,这一问题日趋突出,许多中小河流的水体溶解氧几乎为零,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如果不能保证上游江浙来水水质,即使能有效控制水源地点源、非点源污染,而水源水质也很难保证。因此,除了加强对黄浦江上游点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纪安  刘玉华  师江澜  杨改河  王得祥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鹏  曹广超  
环境统计是人们认识和了解环境质量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学科工具。自从20世纪60年代Jacobs提出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水质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青军  唐仲华  周璐  罗其海  
通过实地调查荆州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合理选择评价指标集(16项),分别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F值法对该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进行分区和污染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整体状况较差。浅层地下水中主要超标组分为Fe、Mn、NO-3、NO-2、As、Ba等,对比分析荆州市2006~2011年主要超标组分的平均含量,可知6a来,Fe、Mn、NO-2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NO-3、As、Ba的平均含量虽然均未超过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但其平均含量呈现随着年份递增的趋势。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区结果显示:严重区面积为2 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文高  
BP神经网络是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网络权值进行训练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 ,以其优良的非线性逼近能力 ,获得广泛应用。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优异性能的必要条件是神经网络结构及其参数的合理选取、具有足够多和代表性、典型性好的训练样本、训练时求得全局最小点和不出现“过学习”或“过拟合”等。本文根据近几年BP神经网络建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研究发现目前在建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①训练样本太少 ,②没有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 ,③神经网络结构太大等 ,从而极有可能造成在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时出现“过拟合”或“过学习”现象 ,使建立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或根本没有。在研究近年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永刚  温秀卿  姬菊芝  顾红  
以1961-2003年伊春林区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辐射量为气象资料,探讨了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表征气候特征的指标及湿润指数(K)、植被覆盖指数(VCI)、灾害指数(DI)等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43年来的变化趋势,并对林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春林区43年来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均呈减少趋势。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春两季气温升幅高于夏、秋季节;降水量在冬、春两季增多,而在夏、秋两季减少;日平均辐射量在冬季增高,而在其他三季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