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4)
- 2023(10759)
- 2022(9528)
- 2021(9078)
- 2020(7425)
- 2019(17076)
- 2018(17118)
- 2017(32871)
- 2016(17858)
- 2015(19997)
- 2014(19853)
- 2013(19551)
- 2012(17872)
- 2011(16021)
- 2010(15864)
- 2009(14367)
- 2008(13688)
- 2007(11742)
- 2006(10231)
- 2005(8828)
- 学科
- 济(69891)
- 经济(69824)
- 管理(52013)
- 业(45674)
- 企(37477)
- 企业(37477)
- 方法(31848)
- 数学(27392)
- 数学方法(27081)
- 农(19883)
- 中国(17124)
- 学(16889)
- 地方(16302)
- 财(15831)
- 业经(15657)
- 环境(14521)
- 农业(13442)
- 和(12269)
- 理论(12048)
- 贸(11799)
- 贸易(11794)
- 易(11433)
- 划(11215)
- 制(10937)
- 技术(10522)
- 教育(10075)
- 务(9878)
- 财务(9820)
- 财务管理(9802)
- 银(9590)
- 机构
- 大学(247345)
- 学院(246829)
- 管理(101196)
- 济(93519)
- 经济(91342)
- 理学(88447)
- 理学院(87444)
- 管理学(85912)
- 管理学院(85487)
- 研究(82262)
- 中国(59698)
- 科学(53460)
- 京(53221)
- 所(40728)
- 财(40525)
- 农(39559)
- 业大(38757)
- 研究所(37607)
- 中心(37239)
- 江(34585)
- 范(34247)
- 师范(33981)
- 北京(33676)
- 财经(33163)
- 农业(30815)
- 院(30436)
- 经(30208)
- 州(28350)
- 师范大学(27677)
- 经济学(26418)
- 基金
- 项目(177879)
- 科学(139435)
- 研究(130633)
- 基金(128374)
- 家(111835)
- 国家(110905)
- 科学基金(95374)
- 社会(80568)
- 社会科(76154)
- 社会科学(76132)
- 基金项目(69672)
- 省(69580)
- 自然(63082)
- 自然科(61503)
- 自然科学(61491)
- 自然科学基金(60346)
- 教育(58990)
- 划(58559)
- 编号(54181)
- 资助(51902)
- 成果(42866)
- 重点(39464)
- 部(38358)
- 发(37827)
- 课题(36564)
- 创(36439)
- 创新(33889)
- 科研(33817)
- 项目编号(32920)
- 大学(32902)
共检索到347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莹莹 李静 程亚鹏
[目的]引用俞孔坚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借助Arc GIS10、Conefor Sensinode2.2和In VEST2.2.0制图软件构建青龙满族自治县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针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各组分的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规划对策,以期为青龙满族自治县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合理进行生态规划提供借鉴。[方法]首先,综合考虑斑块自身特征属性和外界环境因素,通过景观斑块质量评价来识别源地;其次,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面并划分为3个最小累积阻力等级,分别对应生态保育区、生态防护区和生态培育区3个生态功能区;最后,确定生态廊道和战略点。[结果]源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9%,源地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体所占比例分别为0.14%、0.25%、66.86%、17.21%、15.54%;生态保育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8%,生态保育区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体、其他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6.73%、8.69%、49.32%、29.57%、3.40%、2.29%;生态防护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40%,生态防护区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体、其他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10.31%、18.57%、37.68%、26.67%、1.87%、4.91%;生态培育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62%,生态培育区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体、其他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11.31%、15.57%、39.80%、26.70%、2.28%、4.34%;沿景观低阻力区分布有7条生态廊道;有8个战略点。[结论]文章所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符合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际情况,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组分有不同的特点,对应有相应的生态规划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莹莹 李静 程亚鹏
[目的]引用俞孔坚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借助Arc GIS10、Conefor Sensinode2.2和In VEST2.2.0制图软件构建青龙满族自治县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针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各组分的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规划对策,以期为青龙满族自治县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合理进行生态规划提供借鉴。[方法]首先,综合考虑斑块自身特征属性和外界环境因素,通过景观斑块质量评价来识别源地;其次,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面并划分为3个最小累积阻力等级,分别对应生态保育区、生态防护区和生态培育区3个生态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雅楠 李贝 杨伟州 张蓬涛
土地利用景观分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研究内容: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出2009年、2012年的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结论:(1)从类型尺度分析,景观面积指数与平均斑块面积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余景观类型均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均增加;分维数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增加,其余景观类型分维数均减少。(2)从景观尺度分析,除蔓延指数减少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均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简卿 张立强 崔海宁 赵丽 张蓬涛
[目的]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确定优先发展区域以及重点保护区域,其结果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方法]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选取了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和生境敏感性3个评价因子,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运用GIS工具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敏感性等级分区。[结果]青龙满族自治县极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都山林场、八道河乡、祖山镇、马圈子镇西北部、凉水河乡东部、肖营子镇东北部、七道河乡东部以及草碾乡与官场乡紧邻桃林口水库的区域,占该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爱萍 刘艳冬 朱俊莹
新农保是一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贯彻和实行,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农村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作为少数民族区域,是我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自2009年启动以来,完成了新农保的目标,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凸显一些问题。本文从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新农保实施现状入手,对新农保贯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农保 现状 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玉玉 曹宇 谭永忠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依此展开生态用地保护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445.31 km~2、327.87 km~2、171.09 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58.34%、1.32%、0.69%。低水平安全格局下的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和底线,应以严格的保护为主;中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地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道生 宗跃光 许文雯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应成为生态城市规划的"第一道工序"。作者将GIS技术、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新区的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网络,从而为新区的景观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薇 姚崇怀
武汉科技新城位于武汉市东部,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今后的发展对于武汉市甚至湖北省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武汉科技新城的现状情况,在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对该地区进行适时适度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应用景观格局原理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通过保护其生态基础设施,以尽量小的代价实现科技新城的发展,满足人类活动的用地要求,从最大程度上保护研究区的生态功能和山水格局。通过对武汉科技新城进行实地调查,以及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原理、方法,对武汉科技新城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
关键词:
武汉科技新城 景观生态 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鄢涛 李芬 彭锐
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为例,应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特征进行度量和分析,利用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值提取城市绿心。结果表明,红格镇不同的用地类型其景观指数特征具有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开发多元化活动逐渐改变和影响当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当地绿色带状廊道主要由绿色河流廊道构成,绿带具有长度短,间断多,连接度低等特点。采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微循环理论中的微绿地措施,提出了社区住宅立体绿化;调整乔灌木的配比,提升林木郁闭度;建立街区公园,公共开放空间遮荫;道路低冲击设计措施;斑块之间的廊道连接与网络化等具体建议,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屹岩 刘利 张春鹏
绿道网络构建的乡村旅游空间是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网络化空间格局可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全域化、体验式发展。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适宜性分析和可达性分析、多尺度绿道规划方法,确立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绿道网络,多要素结合构建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资源、道路、水系、地形坡度和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绿道选线有重要影响,其中景观资源因子权重0.431,影响力最大;宽甸县域绿道适宜性用地多为水系或原有道路沿线的开敞空间用地,与山地地形肌理结合紧密。"一轴两带多线"的绿道网络提供了特色山岳景观线路、鸭绿江景观线路和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游览线路,结合空间节点设置3级服务站点,形成全域分布的旅游线路和设施。因此,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需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生态绿道网络,拓展生态体验空间;规划多级绿道,增强城乡交通联系;融合城乡空间,推进设施共建;整合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增加旅游深度体验;点线串联,促进多产业联合与多主体参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洪志猛 叶功富 刘荣成 张建生 肖胜
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性等指标,对福建省惠安县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空间格局表现为以农田为主的景观结构,而林区景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仍比较严峻。整个研究区共有斑块7032个,其中最大斑块11 2km2,最小斑块420m2,斑块在大小上差异很大。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优势度增高。
关键词:
福建沿海 景观格局 分析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德鹏 王冬梅 赵廷宁 赵方莹
该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分析和研究了大兴县北臧乡从50年代至90年代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显示,该乡的景观格局明显向城郊方向发展,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盐碱地逐渐消失。总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雪洁 郝晋珉 管青春 李牧 王楠 车澳
为对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曲周县为例,依据1985、1999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生态服务价值定量评估法结合相关性及敏感度分析,对曲周县1985—2012年的景观格局、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以及景观指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曲周县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多样性降低,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呈加强态势;2)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减少6 704.11万元,且1999年后生态服务价值衰退速度较之前有所减缓,生态服务价值结构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曲周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焕毅 张翘 商毅 魏海宁
随着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学者对一些旅游热门地区的气候舒适度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主要以本溪满族自治县1958-2000年的气候资料为依据,运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确定本溪县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结合本溪县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给出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选择的合理化建议,为本溪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游客对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旅游 舒适度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格局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统一协调,其中宏观层面构建雨洪景观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阐述了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容与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区域雨洪生态过程,判别对保障区域洪涝安全、控制径流污染、保护雨水资源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以南京市铁北地区为例具体阐述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