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3)
2023(4171)
2022(3536)
2021(3123)
2020(2697)
2019(5907)
2018(5868)
2017(11256)
2016(6229)
2015(6930)
2014(6977)
2013(6769)
2012(6178)
2011(5578)
2010(5686)
2009(5641)
2008(5651)
2007(5176)
2006(4658)
2005(4442)
作者
(17347)
(14688)
(14497)
(13962)
(9277)
(6946)
(6597)
(5517)
(5515)
(5278)
(5092)
(4898)
(4832)
(4800)
(4716)
(4467)
(4356)
(4266)
(4265)
(4193)
(3758)
(3574)
(3489)
(3376)
(3341)
(3337)
(3262)
(3212)
(2928)
(2859)
学科
管理(25041)
(21885)
经济(21819)
(20945)
(18701)
企业(18701)
(11113)
(10155)
(7568)
方法(7516)
体制(6649)
业经(6402)
中国(6275)
数学(6157)
(6134)
财务(6118)
财务管理(6101)
数学方法(6096)
(6058)
企业财务(5803)
(5643)
银行(5633)
(5365)
(4979)
金融(4977)
(4758)
制度(4757)
(4656)
环境(4504)
(4481)
机构
大学(90550)
学院(89875)
(38401)
经济(37569)
管理(33901)
研究(29822)
理学(28662)
理学院(28366)
管理学(28019)
管理学院(27838)
中国(23608)
(22153)
(18669)
财经(16559)
科学(16044)
(14883)
(14685)
(14535)
中心(13692)
(12832)
研究所(12672)
经济学(12411)
财经大学(12227)
业大(11676)
北京(11627)
(11086)
经济学院(11064)
(10928)
(10288)
师范(10190)
基金
项目(57544)
科学(46031)
研究(43593)
基金(42732)
(36452)
国家(36156)
科学基金(31513)
社会(29286)
社会科(27778)
社会科学(27774)
基金项目(22293)
(22228)
教育(20125)
自然(19146)
自然科(18682)
自然科学(18675)
(18362)
自然科学基金(18360)
(17714)
编号(17049)
资助(16946)
成果(14913)
(13508)
重点(13043)
国家社会(12463)
(12390)
课题(12331)
(12029)
教育部(12009)
(11798)
期刊
(45810)
经济(45810)
研究(29234)
中国(20852)
(19271)
管理(14343)
学报(12790)
(12728)
科学(12101)
大学(10511)
(10454)
金融(10454)
学学(9965)
教育(9092)
财经(9013)
农业(8005)
(7688)
技术(7169)
业经(6885)
经济研究(6833)
问题(5882)
财会(4911)
会计(4637)
(4567)
(4377)
改革(4348)
(4348)
理论(4326)
(4315)
现代(4166)
共检索到142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尚旭岚  方升佐  徐锡增  
研究了综合处理措施对青钱柳种壳结构和透性的影响,并对休眠解除过程的果皮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青钱柳种子木质坚硬的种壳结构;在酸蚀处理基础上再进行GA3浸泡和GA3拌沙层积处理,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壳表面出现孔洞且逐渐变大,种胚含水量和种子呼吸速率显著提高,果皮浸提液抑制作用显著降低,裂口萌动种子中可能具抑制作用的物质种类减少。说明综合层积处理能有效破坏青钱柳种子坚硬的种壳结构,改善种皮透性,促进果皮中抑制物质的降解,从而加速种子休眠的解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鹏  王平  孙吉康  费明亮  杨辉  
种子休眠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植物种子的休眠方式也因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而演变得千变万化。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综述了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开展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及解除休眠与种子人工萌发的生产实践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婷  刘鹏  徐根娣  
【目的】通过从种皮及内源抑制物两个方面探索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种子休眠原因,找出其萌发难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照完整种皮,设置了刀割种皮和去除种皮的处理,以探究种皮对栝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分种皮和种仁两部分分别用水、甲醇、乙醚提取其中萌发抑制物,并以白菜种子作为生物鉴定材料,测定其在各种提取物作为萌发基质下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苗高、根长及鲜重,以求确定抑制物的分布、极性并初步推测抑制物类型。另外,用GA3处理栝楼种子,并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比试验,以求探索栝楼促萌措施。【结果】去种皮处理组与对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李天来  倪伟东  
从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种子的形态、种皮电镜观察、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是导致天女木兰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但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和胚乳中;种子成熟时胚乳中高浓度的ABA、IAA及低浓度的GA3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丹  孙传清  屠乃美  
种子休眠是内在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种子结构、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等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内在原因;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外源 GA3,ABA 及可溶性糖分均具有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休眠和促进发芽的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影响休眠的遗传位点进行定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张艳丽  王雁  刘秀贤  万友名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1)经7天常温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种子于第140天发根,第288天发芽,至发芽结束共490天,发芽率35%左右。2)温度对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具显著影响,低于10℃及高于25℃培养的种子均不能发根,15℃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佳;15℃及20℃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理想。3)各处理与对照的发根率均可达96%以上。4)GA3处理大花黄牡丹生根种子可起到显著的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其中以300mg·L-1处理效果最佳。5)综合考虑上胚轴及下胚轴休眠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伟  杨奕  马绍宾  李江  
以石蜡切片法、抑制物生物鉴定法及对比分析法开展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果实成熟时胚发育不完整,停留于球形胚阶段,胚的发育程度在果实成熟后不受采收时间的影响;滇重楼种子能正常吸水,不存在由于透水性差而引发的休眠;滇重楼外种皮和胚乳的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带外种皮的滇重楼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种子萌发时间显著延后,滇重楼外种皮抑制胚的形态后熟。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松泉  刘军  徐恒恒  刘旭  黄荟  
种子休眠是许多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是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最适时空分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物种成功繁衍与传播的一种选择性策略。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调控可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机制,其中脱落酸(ABA)在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中起关键作用,赤霉素(GA)在休眠被解除后促进种子萌发。ABA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主要受ABA代谢(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和信号传递途径的调控。为此,本文在综述ABA代谢和信号传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ABA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以及种子休眠特异性基因DOG1(萌发延迟1)与ABA信号组分的关系。研究表明,C40环氧类胡萝卜素是ABA生物合成的前体,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二加氧酶是ABA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酶;ABA的分解代谢包括羟基化作用和与葡萄糖结合,CYP707A家族催化ABA C-8’位置上的羟基化作用,这是ABA分解代谢的重要步骤。在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中,ABA与PYR/PYL/RCAR受体结合并触发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允许受体-ABA复合物与2C类蛋白磷酸酶(PP2C)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激酶如蔗糖非发酵-1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的去抑制和活化。然后,这些激酶磷酸化和活化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TF与靶启动子结合和诱导下游的ABA反应基因表达。ABA在种子成熟中后期积累,合子组织中合成的ABA诱导初生休眠和促进种子成熟;在发育中积累和在干种子中存留的ABA含量在种子吸胀初期下降。ABA是种子休眠诱导和维持的正调控因子,是萌发的负调控因子。DOG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表达和发挥作用,其表达受可变剪接和可变多腺苷酸化调控。反义DOG1是种子休眠的一种抑制因子,通过干扰转录和转录延伸负调控DOG1的表达和种子休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除了被核心ABA信号途径调控外,也被DOG1-AHG1(ABA过敏感萌发1)/AHG3途径调控。DOG1能与AHG1/AHG3结合,通过结合ABA信号传递的负调控因子和增加对ABA的敏感性而引起种子休眠。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ABA代谢中ABA 8’-羟化酶、ABA葡糖基转移酶和β-葡糖苷酶及其基因怎样响应发育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正常的ABA水平。ABA的重要调控因子例如Ca2+或者活性氧对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的影响,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与DOG1-AHG1/AHG3途径的下游重叠组分PP2C在整合生理条件或者环境信号时优先响应哪一条途径、这两条途径怎样被协调、以及PP2C有哪些新的靶组分。本文将为深入研究ABA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洑香香  周晓东  刘红娜  
山茱萸种子具深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需2年才开始萌发。本研究用500 mg.L-1GA3分别浸泡山茱萸种子3 d和5 d,结合不同层积处理(变温(5~30℃)层积)、低温层积(0~5℃)、低温层积1个半月后转入变温层积),以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并对层积前后的种子进行解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A3和层积处理都可促进种子休眠的解除;层积3个月的结果表明变温层积解除休眠的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次之,低温层积无效果,但低温层积7个月可使发芽率达到40%;GA3浸泡结合层积处理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处理前后种子的解剖结构变化表明:种子的休眠原因既有种皮的机械束缚作用(物理休眠),同时还存在胚的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婕  张子晗  侯秋彦  喻方圆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秦启娟  严佳玥  魏岩  
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园林草坪绿化的优良地被植物。本研究对扁蓄种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5℃/15℃、10℃/20℃、15℃/25℃、20℃/30℃、25℃/35℃(黑暗12 h/光照12 h) 5个变温周期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植株上产生两种在形状、大小、颜色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扁蓄果实,一种为黄褐色狭卵形,有光泽,长3.15 mm,千粒重1.77 g;另一种为黑褐色卵形,无光泽,长1.91 mm,千粒重1.33 g。2)黄褐色种子在5个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都大于80%,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而黑褐色种子萌发率低,萌发缓慢,最终萌发率小于50%,存在休眠现象。3)划破种皮及低温层积处理能显著提高黑褐色种子的萌发率,表明黑褐色种子处于非深度生理休眠状态。通过研究扁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为开发利用这一地被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晓华  黎念林  金玲  朱秋桂  徐本美  
对秤锤树种子基本性状作了测定, 并对种子进行酸蚀、药剂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实验处理。结果表明, 种皮占种子风干质量的88 % ~94 % , 透水性良好; 种子经浓硫酸处理2 d , 再用500 mg· L- 1 赤霉酸( G A3) 处理后, 在室外低温层积一冬, 发芽率可达4006 % , 对照种子则未萌发。秤锤树种子的休眠, 除了种皮机械束缚和透气性差的原因外, 种胚还需要一段低温的生理后熟过程, 属于综合休眠类型。图2 表3 参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思睿  高逸超  赵航  汪晓峰  刘雪萍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层积过程中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层积结果有较大影响;香叶树的萌发抑制因素主要来源于种皮的内源抑制物,种胚存在后熟作用,而低温层积处理对香叶树种子较快打破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