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4)
- 2023(11334)
- 2022(9889)
- 2021(9311)
- 2020(7756)
- 2019(17787)
- 2018(18074)
- 2017(34186)
- 2016(18899)
- 2015(21378)
- 2014(21677)
- 2013(21058)
- 2012(19265)
- 2011(17199)
- 2010(16995)
- 2009(15336)
- 2008(14672)
- 2007(12773)
- 2006(11063)
- 2005(9479)
- 学科
- 济(70450)
- 经济(70365)
- 管理(55807)
- 业(52429)
- 企(44200)
- 企业(44200)
- 方法(33408)
- 数学(28640)
- 数学方法(28315)
- 农(19121)
- 中国(18448)
- 学(17920)
- 财(17118)
- 技术(17040)
- 业经(15813)
- 地方(14259)
- 理论(13713)
- 制(13352)
- 农业(12795)
- 和(11979)
- 贸(11970)
- 贸易(11966)
- 易(11605)
- 环境(11401)
- 教育(11150)
- 务(10875)
- 财务(10799)
- 财务管理(10780)
- 银(10455)
- 银行(10405)
- 机构
- 大学(264835)
- 学院(263689)
- 管理(106294)
- 济(98009)
- 经济(95642)
- 理学(92445)
- 理学院(91407)
- 管理学(89807)
- 管理学院(89334)
- 研究(88152)
- 中国(62748)
- 科学(57690)
- 京(57022)
- 农(45843)
- 所(44789)
- 财(43278)
- 业大(42854)
- 研究所(41229)
- 中心(39560)
- 江(38103)
- 农业(36160)
- 北京(35830)
- 范(35444)
- 财经(35089)
- 师范(35038)
- 院(32284)
- 经(31941)
- 技术(31835)
- 州(31005)
- 师范大学(28245)
- 基金
- 项目(187439)
- 科学(146090)
- 研究(136608)
- 基金(133861)
- 家(117427)
- 国家(116451)
- 科学基金(99335)
- 社会(82838)
- 社会科(78341)
- 社会科学(78319)
- 省(74668)
- 基金项目(71815)
- 自然(65953)
- 自然科(64394)
- 自然科学(64377)
- 自然科学基金(63196)
- 教育(62855)
- 划(62792)
- 编号(56562)
- 资助(54663)
- 成果(45612)
- 重点(41768)
- 部(40492)
- 创(39722)
- 发(39507)
- 课题(39198)
- 创新(37007)
- 科研(35887)
- 项目编号(34997)
- 计划(34556)
- 期刊
- 济(105447)
- 经济(105447)
- 研究(74816)
- 中国(50794)
- 学报(45867)
- 农(41247)
- 科学(41083)
- 管理(38444)
- 教育(33858)
- 大学(33738)
- 财(31730)
- 学学(31712)
- 农业(29160)
- 技术(25972)
- 融(18244)
- 金融(18244)
- 业经(17732)
- 经济研究(16211)
- 财经(16185)
- 图书(15650)
- 科技(15213)
- 业(14744)
- 技术经济(13736)
- 经(13678)
- 问题(13458)
- 理论(13234)
- 版(12749)
- 实践(12381)
- 践(12381)
- 业大(12290)
共检索到376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祥山 赵炳然 黄经献 张传涛 曹金凤 宁晨洁 方建光 燕敬平
创造了一种用扩口器扩大青蛤两壳开口观察性腺颜色鉴定性别的新方法,同时改进了一种适用于青蛤性别鉴定的组织观察法。用两种方法对活体青蛤进行了性别鉴定并检验了准确性;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和催产鉴定性别的青蛤与对照组青蛤,检验了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准确鉴定青蛤性别,成功率达到100%;存活率为(94.33%±1.53%)和(93.33%±1.53%),与对照组(95.00%±2.00%)差异不显著(P>0.05);产卵率为(87.33%±3.06%)和(84.67%±1.15%),与对照组(85.33%±3.06%)差异也不显著(P>0.05),即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范景水 何其茂
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肉细味美,是上等食用鱼类,也是我省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年捕获量约1.5万吨。日本人素有食鳗之嗜好,尤其在夏季,食鳗被视作进补;海鳗年进口量在万吨以上,主要从南朝鲜、台湾进口,据日本水产专家分析,从南朝鲜进口的海鳗多数捕自中国的东黄海;近年日本水产商频繁来浙江实地考察海鳗资源,开展一些海鳗活体捕捞、暂养和运输技术交流。1986年起舟山、温岭等地陆续开展了海鳗活体暂养出口业务;1988年舟山嵊洒县利用梭子蟹暂养池出口活海鳗,暂养运输成活率均在60%上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邓斌 张曦 赵金燕 王聪 叶康 陶琳丽
【目的】探讨A超测量技术在猪活体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IGLOG 105A超测量仪,对106头PIC猪5个测量点的背膘厚、眼肌厚进行活体测量,通过与对应的胴体测量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探讨A超在活猪生产性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个测量点活体A超测量的背膘厚和眼肌厚与胴体测量值间的相关性较高(P<0.01),均呈直线线性回归关系;活体背膘厚与胴体质量间的相关关系为中等相关(P<0.01),活体眼肌厚与胴体质量间的相关性较高(P<0.01),二者呈直线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用A超测量活体猪的背膘厚与眼肌厚,利用对应的回归模型即可得出胴体背膘厚、眼肌厚与胴体质量,从而可以实现猪活体的...
关键词:
猪 A超 背膘厚 眼肌厚 胴体质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郑晓东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因刚采集的个体贝壳呈铁色而得名,是黄渤海沿岸常见种,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以及海南岛、广西等地都有分布,多生活在近高潮区及中潮区的泥砂中,并多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栖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顾润润 郑国兴 杨世俊 叶朝庚
本文对青蛤Cyclinasinensis的室内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幼虫饵料及青蛤增养殖进行了研究。采用阴干、遮光和充气的方法对青蛤进行催产 ,成功率达 95% ;平均孵化率为 88.6 % ;室内育苗中 ,幼虫培养密度控制在 11~ 16个 /ml,幼虫变态后 ,减少培养密度 ,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幼虫的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 ,混合投喂较单一投喂效果更好。在 10 5.6 1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内 ,培育出稚贝约1.7亿粒 ,经土池培育获壳长 3~ 6mm幼贝 3878.4 5万粒 ,成活率为 2 2 .83%。另外 ,利用移苗和繁殖保护的方法 ,在 84hm2 养殖试验...
关键词:
青蛤 苗种培育 增养殖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星星 吉红九 于业绍 管加兴 孙益奎
报道了在大规格青蛤苗种培育过程中,放养方式、密度、底质、饵料等因素与青蛤稚贝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格为10~300万粒/kg的青蛤苗,在底质适宜的池塘、海涂进行培养,都能获得很好效果,培养3~11个月,稚贝可增重几十倍或上百倍;在水温实验中,8~33℃的范围内稚贝存活率为100%,33℃时稚贝的壳长增长率最大,达175%;在海水比重实验中,海水比重为1.015~1.020两组生长最好,壳长增长率分别达89%、96%;饵料实验中得出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櫣eueriLemmermann)培养青蛤稚贝效果最好,其次是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OA 3...
关键词:
青蛤 稚贝 池塘培养 海涂培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祥山 赵炳然 黄经献 宁晨洁 张传涛 曹金凤 方建光 燕敬平
本实验对自然种群青蛤的壳色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将亲贝分为白壳群体和紫壳群体分别进行人工繁育,对F1壳色分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了泥质、粉沙质和细沙质不同底质对F1壳色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F1出现了4种壳色类型,两群体间相同壳色个体百分率差异均显著(P﹤0.01),F1壳色出现相同于亲本的纯化,说明青蛤白、紫壳色能够真实遗传;(2)青蛤紫色壳色的深浅明显受到底质的影响,泥质使壳色变淡并降低了紫壳个体百分率,沙质底则利于紫色壳色的表达,其中细沙质与泥质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底质影响力不超过遗传能力的1/4;(3)紫壳群体F1的紫壳个体百分率达70%以上,接近未分离亲贝1...
关键词:
青蛤 壳色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底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王慧 刘渝仙 盛文全 王道中 黄宁宇 李何 王如才 魏若飞 关福田
青蛤Cyclina sinensin(Gmelin)为亚热带种,是我国南北沿海习见的经济贝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破坏,加上人为的滥采酷捕,使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开发利用这一品种,农业部水产司于1987年把青蛤苗种培育作为重点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海宝 陈义华 董志国 张敏 葛红星 魏敏 周丽青 符翔超 孙泽鹏
以青蛤成体鳃组织和性成熟的雌、雄青蛤性腺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分别制备青蛤二倍体染色体和单倍体染色体,统计染色体数目。结果显示,青蛤二倍体与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38和n=19;核型分析发现,青蛤核型组成为11m+6sm+2st,NF=76,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本研究以青蛤成熟性腺为制备材料,成功制备单倍体染色体,与青蛤二倍体染色体互相印证,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丰富了对青蛤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组成的认知。同时,也为青蛤染色体水平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提供更加科学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青蛤 染色体 性染色体 单倍体 核型分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么宗利 王慧 周凯 来琦芳
运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我国青蛤5个地理群体(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形态差异。选择了14个可量性状和6个地区生态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天津和辽宁的形态较接近,其中福建群体的趋异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8.05%,主成分2为18.6%,主成分3为14.0%,累计贡献率为60.65%。逐步判别选入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5%~90%,P2为73.7%~86%。综合判别率为67.5%。青蛤形态学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云超 羊玉梅 刘春胜 杨毅 王爱民 顾志峰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陆平 黄则平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关键词:
青蛤 稚贝 饵料 生长 成活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志国 段海宝 郑汉丰 葛红星 魏敏 柳梅梅 陈义华 李晓英
青蛤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的滩涂及河口地区,在中国已开展了广泛的养殖和浅海增殖。本文从青蛤的基因组学、系统分类、种群多样性、遗传发育、苗种繁育、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和营养及药用价值方面,系统地综述了青蛤的种质资源发掘、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并就野生资源的保护与评估、育苗技术与良种选育、绿色高效养殖与碳汇渔业以及营养价值与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青蛤 种质资源 繁殖发育 养殖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