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5)
2023(5914)
2022(5062)
2021(4828)
2020(3965)
2019(8662)
2018(8612)
2017(15594)
2016(9308)
2015(10096)
2014(10374)
2013(10046)
2012(9321)
2011(8518)
2010(8593)
2009(7360)
2008(7732)
2007(7067)
2006(6064)
2005(5655)
作者
(30084)
(25057)
(24915)
(23976)
(16156)
(12476)
(11286)
(9667)
(9501)
(9358)
(8696)
(8559)
(8471)
(8236)
(8159)
(7967)
(7601)
(7539)
(7262)
(7197)
(6535)
(6457)
(6288)
(5924)
(5789)
(5764)
(5565)
(5521)
(5319)
(5208)
学科
(26769)
经济(26729)
管理(21423)
(21111)
(17213)
企业(17213)
(11809)
方法(11254)
(9236)
数学(9222)
数学方法(9011)
(8189)
中国(8133)
(7064)
理论(6527)
(6322)
财务(6308)
财务管理(6285)
业经(6243)
企业财务(6010)
(5835)
银行(5790)
(5504)
农业(5487)
地方(5268)
(5171)
(5104)
金融(5098)
教育(4999)
(4936)
机构
学院(127006)
大学(126027)
研究(49092)
(39537)
经济(38302)
管理(38057)
科学(36513)
中国(35866)
理学(31940)
(31592)
理学院(31384)
管理学(30369)
管理学院(30136)
(28535)
(27677)
研究所(26255)
农业(25041)
业大(24085)
(22155)
中心(21912)
(21723)
(19558)
(18499)
(18266)
师范(17904)
技术(17797)
(17611)
北京(17291)
(16849)
财经(16811)
基金
项目(86228)
科学(63933)
基金(59385)
(56521)
研究(56394)
国家(56041)
科学基金(44261)
(35052)
自然(31779)
社会(31446)
基金项目(31104)
自然科(31016)
自然科学(31001)
(30592)
自然科学基金(30458)
社会科(29561)
社会科学(29553)
教育(26632)
资助(25022)
编号(22345)
重点(21090)
成果(19416)
计划(19384)
科技(18458)
(18286)
科研(17759)
(17605)
(17442)
课题(17204)
(16988)
期刊
(46349)
经济(46349)
研究(36171)
学报(32901)
中国(28770)
(28026)
科学(25682)
大学(22715)
学学(21512)
(18497)
农业(18343)
教育(17580)
管理(14040)
(11054)
金融(11054)
(10065)
技术(9896)
业大(9103)
(8832)
林业(8238)
财经(8141)
图书(7771)
业经(7667)
经济研究(7362)
农业大学(7190)
科技(7082)
(6996)
财会(6057)
书馆(5971)
图书馆(5971)
共检索到19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权  潘昕  李吉跃  王军辉  董蕾  马建伟  杜坤  
以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20种灌木树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此20种灌木在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旺期(7月)的全根系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叉数)和微细根(直径≤2 mm)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研究灌木在生长初期和旺期根系特征,并根据根系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月和7月灌木树种之间全根系和微细根系特征值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时期灌木树种各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有所不同,并且7月灌木树种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规律与5月不一致。(2)与5月相比,灌木7月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均呈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维秀  王志涛  马正华  赵盼盼  王永军  
以中国沙棘、金银花、宁杞1号3种经济灌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旱性。综合各抗旱指标,结果表明:3种经济灌木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宁杞1号>中国沙棘>金银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文兵  赵敏  瓦勒塔  施颖  胡廷花  于应文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灌丛优势种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高山柳(Salix cupularis)和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为对象,通过对其数量性状(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单株重、个体分枝重)与年龄结构及自疏特征分析,构建3种灌木株丛生物量估测模型,明确其年龄结构模式,确定3种灌木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是否存在自疏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种群数量性状对其地上部分单株重影响为金露梅>高山柳>头花杜鹃;2)冠幅直径可作为3种灌木单株重估测模型适宜指标,基于冠幅直径(CD,cm)构建的灌木单株重(PW, kg)估测模型PW_(金露梅)=–0.310+0.014CD,PW_(高山柳)=–1.688+0.033CD和PW_(头花杜鹃)=–0.203+0.013CD;3)头花杜鹃和高山柳属于增长型种群,具一定稳定性,金露梅属于稳定型种群;4)头花杜鹃株丛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存在明显自疏特征。研究认为,3种灌木的数量性状、年龄结构和自疏特征存在分异特征,是其对高寒生境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淑明  陈海滨  孙长忠  孙丙寅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飞  闫倩倩  郭星  刘锦乾  
为在白龙江干旱河谷植被重建和恢复过程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树种,以两年生狼牙刺Sophora davidii、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酸枣Ziziphus jujuba、荆条Vitex negundo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5个树种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等指标,评价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80%~85%、50%~55%水分条件下狼牙刺和华西小石积抗旱性优良。(2)30%~35%、10%~15%水分条件下狼牙刺和荆条抗旱性优良。(3)综合4个水分条件,狼牙刺和华西小石积的抗旱性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翠梅  师尚礼  吴芳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根系生长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差异,为进一步阐明紫花苜蓿抗旱的分子机理、提高紫花苜蓿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沙培法,选用强抗旱的陇中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zhong)、中抗旱的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和弱抗旱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玉艳  梁宗锁  韩蕊莲  
人工模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研究黄土丘陵区常见灌木杠柳、丁香和连翘的2年生苗木的生长、耗水及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连翘耗水量与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杠柳和丁香,为高耗水快速生长树种,丁香为低耗水树种;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3树种的耗水和快速生长期均集中在6—8月,与黄土丘陵区雨热期相吻合;水分亏缺处理下,杠柳和连翘根冠比显著增大,丁香根冠比表现为75%田间最大持水量>40%田间最大持水量>55%田间最大持水量;丁香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杠柳和连翘;选择11个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对3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杠柳抗旱性最强,其次为丁香,连翘最弱,且3树种抗旱机制不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会灵  王万双  刘玉欣  
利用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模拟干旱 ,初步研究了在河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 3个杂交玉米品种——冀丰 5 8、农大 6 0和掖单 19在水分胁迫下种子吸水、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随甘露醇溶液浓度的增加 ,种子吸水速度及吸水量降低 ,发芽时间延长 ,幼苗生长受阻。 3个品种比较 ,农大 6 0、冀丰 5 8抗旱性较强 ,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 ,掖单 19抗旱性较弱 ,适宜在高水肥地区种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慧芳  马有会  
初步研究外源海藻糖与黄瓜抗旱性的关系。于黄瓜幼苗长至1叶1心时,用1/2Hoagland营养液加5mmol.L-1和10mmol·L-1海藻糖浇灌黄瓜幼苗2次,再在上述营养液中分别加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浇灌黄瓜幼苗一次,5d测定与抗旱相关生理指标,以研究外源海藻糖对干旱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糖处理可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电导率和MDA的含量,提高POD、CAT和SOD酶的活力,10mmol·L-1的处理效果要比5mmol·L-1好。海藻糖可提高黄瓜抗旱性,而且10mmol·L-1的处理效果比5mmol·L-1处理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芙荣  曹哲群  徐荣  尹以龙  王先宏  陈疏影  刘鲁峰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育种材料,为甘蔗的抗旱育种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8个不同无性系斑茅野生种为试验材料,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在甘蔗伸长期初期需水量最大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抗旱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8个不同无性系材料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斑茅90-14>斑茅83-180>斑茅Ⅱ91-125>斑茅Ⅰ91-39>斑茅92-37>斑茅89-8>斑茅93-77>斑茅82-53。【结论】在伸长期干旱胁迫下,斑茅90-14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生理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昕  李吉跃  王军辉  何茜  苏艳  马建伟  杜坤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研究表明,4种供试植物在轻度干旱时体内MDA含量缓慢升高,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唐古特莸MDA含量峰值和增幅较另3个树种最小,其次是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小玲  薛立  任向荣  冯慧芳  郑卫国  傅静丹  
以火力楠、山杜英、木荷、黧蒴锥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环境,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这4种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火力楠和木荷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较小,山杜英次之,黧蒴锥下降幅度最大;火力楠和木荷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山杜英次之,黧蒴锥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增加;火力楠和木荷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而山杜英和黧蒴锥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4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4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呈小幅波动;重度胁迫36 h后,火力楠和木荷叶片的SOD活性显著提高,山杜英显著低于对照,黧蒴锥接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大庆  方江平  权红  郭其强  赵垦田  
本文以西藏半干旱区分布的柏树为实验树种,采用盆栽控水干旱胁迫手段,比较和分析了3种柏树在持续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推移,土壤含水量不断降低,各树种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值持续上升,初期失水速率基本相同,至13d,各树种失水速率逐渐加快并产生差异,其中,巨柏失水速度最快、大果圆柏次之、香柏最小;②从叶绿素a+b值和叶绿素a/b值综合比较来看,香柏和巨柏的抗旱适应性、喜光性略高于大果圆柏;③遭受干旱胁迫后,巨柏、香柏和大果圆柏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68.73%、63.61%和47.66%;④在此过程中,各树种体内丙二醛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胁迫后期与前期相比并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黄学芳  张冬梅  郭志华  
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发阶段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安   周晓雷   闫月娥   田青   史瑞锦   周旭姣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贺万鹏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恢复5年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特征、α物种多样性和β物种多样性。【结果】在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与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之间,植物种类组成存在差异,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11科17属24种,1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8科10属17种,未过火林地共调查到12科19属35种。5年、15年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5年火烧迹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均不强(P<0.1或P>0.1),其他指数间的相关性均较强(P<0.001或P<0.01)。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年火烧迹地>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最相似,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相似度大于5年火烧迹地。【结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经重度林火干扰后,在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火后短时间内局部生境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增加,火烧迹地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较低,物种分布不均匀。随着演替进行,物种丰富度减小,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上升,物种分布较均匀。随着火烧迹地演替正常进行,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物种组成相似度增加,火烧迹地灌木群落朝着正向演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