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2)
2023(12308)
2022(10158)
2021(9246)
2020(7481)
2019(17201)
2018(16929)
2017(32192)
2016(17395)
2015(19207)
2014(19035)
2013(18610)
2012(17152)
2011(15807)
2010(16002)
2009(14539)
2008(14087)
2007(12354)
2006(11039)
2005(10030)
作者
(52667)
(43777)
(43737)
(41085)
(27909)
(21260)
(19561)
(17147)
(16709)
(15570)
(14967)
(14689)
(14206)
(13864)
(13477)
(13366)
(13108)
(13073)
(12575)
(12523)
(11181)
(10849)
(10789)
(10071)
(9953)
(9733)
(9721)
(9676)
(8878)
(8617)
学科
(79818)
经济(79746)
(45885)
管理(45356)
(34420)
企业(34420)
方法(32147)
数学(28967)
数学方法(28411)
中国(23488)
地方(22921)
(22795)
业经(17878)
农业(15915)
(15258)
贸易(15245)
(14847)
(14644)
(14634)
地方经济(12700)
环境(12441)
技术(12360)
(12286)
金融(12283)
(12269)
(12257)
银行(12211)
(12083)
(11811)
理论(10765)
机构
学院(248655)
大学(245249)
(101705)
经济(99708)
管理(93745)
研究(88463)
理学(81116)
理学院(80113)
管理学(78355)
管理学院(77931)
中国(66113)
科学(56868)
(52873)
(48902)
(46014)
(43102)
研究所(42121)
业大(40892)
中心(39926)
农业(38361)
(37134)
财经(34187)
北京(33521)
(33378)
师范(32920)
(31845)
(30974)
经济学(30535)
(30471)
(28063)
基金
项目(170440)
科学(133390)
基金(122303)
研究(119093)
(109450)
国家(108548)
科学基金(91998)
社会(75893)
社会科(72040)
社会科学(72022)
(68166)
基金项目(64585)
自然(60901)
自然科(59553)
自然科学(59538)
自然科学基金(58437)
(57859)
教育(54433)
资助(50150)
编号(47252)
(41929)
重点(38905)
成果(36697)
(36015)
(35903)
创新(33579)
课题(33449)
计划(32814)
科研(32785)
发展(32577)
期刊
(113368)
经济(113368)
研究(70506)
中国(52081)
(45038)
学报(43415)
科学(39783)
管理(34904)
大学(32243)
农业(30792)
(30661)
学学(30621)
教育(27255)
(23343)
金融(23343)
技术(22509)
业经(20947)
经济研究(19120)
(16709)
财经(16202)
问题(14791)
(13927)
统计(13249)
商业(12865)
科技(12856)
技术经济(12633)
(12592)
(12276)
资源(12273)
业大(11646)
共检索到371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瑜满  戚伟  马海涛  
边境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平台,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边境地区有3个国际性口岸、3个双边性口岸和300多个贸易通道,推动边境口岸贸易与城镇互动发展是富民兴藏的必然选择。文章探讨了青藏高原边境地区岸城互动发展模式及岸城互动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边境地区的岸城互动发展模式分为边缘节点、区域联通和国际节点三种,将6个重要口岸建设成我国南亚通道和国际贸易枢纽对青藏高原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岸城互动具有层级性、非对称性、竞争性、敏感性、战略性、尺度性等特征,这是推动岸城互动发展的重要基础。(3)岸城互动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不同,既要关注对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又要重视对区域和国家国际贸易和开放格局的战略影响。最后提出青藏高原边境地区岸城互动的发展,应着力解决邻国关系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兆萍,张小雷  
我国大多数边境地区地处偏远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脱贫与发展面临着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阻力 ,但许多边境地区都拥有文化、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原始优美的生态环境 ,特殊的地缘关系促成了文化交流和边境贸易的发展 ,开发旅游业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边境地区可实施旅游边贸互动式的发展模式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青海省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李勇  
鉴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特殊的生态地位,青藏高原的城市化应当走出一条有别于国外及国内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在其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促进中小城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省会城市的人口压力,从而改变高原城市规模结构断层、缺少中等城市以及小城镇发展滞后的现状。本报告从自然环境、城市化水平、民族因素等方面,对青藏高原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高原城市化的特殊性,针对现有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选择出以生态环境为约束、政府为主导的"网络式"城镇化为主、"据点式"城市化为辅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本报告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证明了青藏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远光  刘琼秀  
广西边境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区,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边民收入低,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边境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边民增收,应结合当地实际,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边贸、林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工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明  
边境地区的发展事关我国边疆繁荣稳定大局。文章以广西防城港市边境地区为例,分析该边境地区在城市化加速背景下面临的发展难题,进而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加治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支持下,特别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做好新疆工作作为全党全国的大事来抓,为解决新疆发展困境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支持,将为阿勒泰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美华  
近二十年来,辽宁边境地区的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劳务输出发展高峰至回落,再到劳务输入快速上升,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体现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发挥了劳动力资源跨国合理配置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毗邻地区朝鲜半岛之间的劳务合作,尤其是近期从朝鲜输入劳务人员解决本地区的用工短缺,成为边境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地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如何适度引入朝鲜劳务,在不会对国内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朝鲜劳务解决辽宁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虹,霍庆先,苑芳仲  
我国边境地区一般都具有资源富集、地理条件好。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的劣势。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政策优惠,在对外经贸合作、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开发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在扩大沿边开放、缩小南北差距方面,应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建设,探索国际自由区、贸易区新模式,并加大对边境地区政策的扶持力度,从而探索出具有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的新路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曼秋  
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越边境地区区域功能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但空间结构还存在着不少无序现象。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理论,在明确以自然资源开发与边贸等为区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个旧、百色和防城港三市的区域功能,以大型资源型国企和主要交通线为"点与线"建立相应的集聚区,加强与东盟国家、珠三角和大湄公河等经济区的联系,推动整个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晓华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化。金融和贸易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走向实质性联合的两个轮子。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给地处两个经济区域结合部的广西防城港市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防城港市金融业扩大与邻国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本文就防城港市金融业发展中越边境金融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对策略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温军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 ,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 ,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通过剖析透视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特征 ,认为高原已形成核心农区、农区边缘地带、核心牧区、牧区边缘地带等4种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原农牧业的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切实加快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从而确保高原各民族人民的食物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藏南谷地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 ,是西藏自治区人口相对集中 ,社会经济相对发育的中心区。虽然其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但水平不高 ,结构不合理 ,投入 产出低。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与对策是 :现有交通运输格局在较长时期内将继续维持 ,需要继续提高公路的质量等级 ,逐步提高管道成品油运输量 ,加快民航的发展与续建青藏铁路 ,且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及维护需要中央政府的持续性无直接回报投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曦  
自然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发展落后导致西藏边境地区贫困发生率高于西藏平均水平 ,西部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边境贫困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形象 ,国家安全以及西藏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为此 ,应加大扶贫力度 ,实施扶贫计划 ,统筹资金管理 ,加快扶贫点建设 ,搞好扶贫培训和扩大对外开放 ,以尽快缓解和消除西藏边境地区的极端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谋  李勇  潘胜  白宪洲  黄润秋  
受全球变暖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呈现出暖干化趋势。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高原腹地植被生长发育具有消极意义 ,导致该区牧草质量和数量的下降。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 ,更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 (牧业经济 )发展的对立。本文对受气候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 ,青藏高原腹地高寒草地逆行演替的原因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气候暖干化模式下可持续的利用高寒草地资源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