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5)
- 2023(16039)
- 2022(13556)
- 2021(12459)
- 2020(10744)
- 2019(24516)
- 2018(24162)
- 2017(46469)
- 2016(25428)
- 2015(28501)
- 2014(28300)
- 2013(27943)
- 2012(25723)
- 2011(23039)
- 2010(22816)
- 2009(21293)
- 2008(20975)
- 2007(18797)
- 2006(16264)
- 2005(14080)
- 学科
- 济(107263)
- 经济(107152)
- 业(76030)
- 管理(68795)
- 企(53907)
- 企业(53907)
- 方法(51398)
- 农(49080)
- 数学(46350)
- 数学方法(45850)
- 农业(32339)
- 财(28900)
- 业经(26025)
- 中国(25706)
- 学(21585)
- 地方(21458)
- 贸(20809)
- 贸易(20804)
- 易(20246)
- 制(19894)
- 务(17202)
- 财务(17159)
- 财务管理(17118)
- 企业财务(16253)
- 技术(15737)
- 银(15718)
- 银行(15654)
- 环境(15216)
- 行(14799)
- 融(14700)
- 机构
- 学院(365540)
- 大学(361760)
- 济(148342)
- 经济(145526)
- 管理(141644)
- 理学(123741)
- 理学院(122435)
- 管理学(120200)
- 研究(120148)
- 管理学院(119563)
- 中国(91723)
- 农(85643)
- 科学(78351)
- 京(74110)
- 农业(66898)
- 财(65297)
- 业大(65095)
- 所(62030)
- 中心(58348)
- 研究所(56919)
- 江(54263)
- 财经(53158)
- 经(48568)
- 北京(45340)
- 经济学(45213)
- 范(44916)
- 师范(44308)
- 州(43191)
- 农业大学(42119)
- 院(42088)
- 基金
- 项目(256067)
- 科学(200302)
- 基金(187096)
- 研究(178601)
- 家(166511)
- 国家(165122)
- 科学基金(140528)
- 社会(113902)
- 社会科(107826)
- 社会科学(107792)
- 省(101049)
- 基金项目(99876)
- 自然(94021)
- 自然科(91829)
- 自然科学(91797)
- 自然科学基金(90176)
- 划(85089)
- 教育(80697)
- 资助(76105)
- 编号(71284)
- 重点(57707)
- 部(55982)
- 成果(55800)
- 发(54900)
- 创(53150)
- 科研(50442)
- 创新(49750)
- 计划(49193)
- 国家社会(47796)
- 课题(47779)
- 期刊
- 济(157016)
- 经济(157016)
- 研究(94526)
- 农(83583)
- 学报(66767)
- 中国(65166)
- 科学(58545)
- 农业(56197)
- 财(49996)
- 大学(49424)
- 学学(47418)
- 管理(45602)
- 融(34265)
- 金融(34265)
- 业经(31924)
- 技术(29435)
- 业(28743)
- 教育(27552)
- 财经(25593)
- 经济研究(23723)
- 问题(22624)
- 经(21846)
- 版(20606)
- 统计(18735)
- 业大(18166)
- 技术经济(17591)
- 资源(17344)
- 科技(17233)
- 策(17035)
- 世界(16756)
共检索到519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雪 董芮彤 秦昌胜 唐增 王丽佳 张岩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区357户牧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回归和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联户经营对牧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联户经营可有效促进牧户非农就业,并通过增加牧民非农收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P <0.01),但作为一种自发组织存在,联户经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优化牧民合作组织行为,正规化牧民合作组织,提升规模效益;推动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适宜非农工作岗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龚毅帆 曹建军 杨书荣 许雪贇 李梦天
研究牧民对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认知,有助于了解草地磷源的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牧区(玛曲县、碌曲县、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为调查对象,对其关于近20年草地磷源变化的认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1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24份。结果显示,近20年来,动物骨头数量减少了10%~40%,鸟类数量减少了10%~50%,说明青藏高原草地磷源呈萎缩趋势;地域和性别对磷源变化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与玛曲县和碌曲县相比,那曲县和当雄县牧民认为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更大。与男性相比,女性认为动物骨头和鸟类数量的下降幅度都较大。因此,加强动物尤其是鸟类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草地磷源持续萎缩的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悦 周侃 湛东升 张海峰 洪辉
从居民主观感知视角的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是精准提升农牧区宜居水平、增进农牧民福祉的科学前提,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地关系可持续调控具有重要价值。论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社会服务、政策支持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的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指标体系,基于877户农牧民家庭问卷调查刻画宜居性感知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主体需求侧和客体供给侧定量测度宜居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农牧民对宜居性基本满意,且牧民家庭满意度高于农民家庭,各要素满意度呈政策支持、环卫设施、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2)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受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与家庭特征等主客体因素综合影响。家庭健康状况和民族属性主体因素对宜居性感知呈显著影响。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两大客体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宜居性感知,且交通出行通过中介变量公共服务间接影响宜居性感知。(3)公共服务和交通出行对农牧民家庭宜居性感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民家庭主要受饮用水供应设施、快递物流服务和基础教育服务影响,牧民家庭则对快递物流服务、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基础医疗服务、饮用水供应设施、通讯设施配置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精准优化农牧民宜居性感知体验、整治提升高原农牧区人居环境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强 刘林山 张镱锂 陈琼 张海峰 刘峰贵
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论文从青海省达日县牧区牧民食物能量折算入手,构建了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计算方法,并以乡为基本单元,对各乡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1987—2007年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4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王济民 谢双红
本文在提出研究框架并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运用模型深入研究了牧民对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仍以牧业收入为主;②牧民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很大;③牧民文化程度对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涵义:①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②积极推进与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关的基本制度的落实;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④应更加关注牧区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北方牧区 保护草地 牧户层次 因素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心之 刘磊
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青藏高原牧区全面脱贫和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分析了青藏高原牧区贫困的特征,评述了天祝县精准扶贫的绩效,发现该县贫困率从2010年的50.8%降低到2016年的12.6%,人均年收入从3 199元增加到6 870元,然而发现,在青藏高原牧区精准扶贫措施中,存在以全国贫困状态制定标准、执行刚性扶贫政策时缺乏灵活性、扶贫以"输血式"为主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全国扶贫政策基准建立贫困户档案、细化贫困户特征,扶贫资金应按贫困户脱贫需求投资、增加灵活度、挖掘贫困人口自
关键词:
青藏高原牧区 贫困问题 精准扶贫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军
草地承包制度落实后,玛曲出现了两种草地经营模式,即单户经营(小尺度放牧)和联户经营(大尺度放牧)。采用野外试验方法,对两种不同放牧尺度草地的生物量、盖度和物种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尺度放牧更容易引起草地退化。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建议在青藏高原相似地区发展适当规模的联户经营,以增大放牧半径,从而缓解草地践踏压力。与此同时,在研究高原草地退化原因和制定保护恢复对策时,要充分考虑小尺度放牧对草地可持续利用带来的各种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秦昌胜 武延琴 李芙凝 周雪 唐增
草地流转有利于优化草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实证分析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对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青海和甘肃两省牧区的入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分析了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草地规模和收入水平下草地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效应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转入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收入,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2)草地转入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6 576元,可促使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提高47.25%;草地转出对牧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处理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草地转入对较大规模和高收入水平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低收入和草地面积较小的牧户无法从草地流转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可能扩大牧民收入差距。据此提出,应当发挥草地流转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制度在草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草地流转中租金的确定机制,保护低收入牧户在草地流转中的利益,提高草地流转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柴剑峰 龙磊
非农就业对川西北藏区农牧民脱贫奔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非农就业的四维影响模型,并基于DC县315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再借鉴ISM模型构建农牧民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的逻辑关联与层级结构,研究表明:农牧民受教育水平、家庭健康结构、是否参与合作社、居住地到县城距离、居住地海拔、是否接受非农产业扶持、是否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是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非农产业扶持、非农技能培训和参与合作社情况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健康结构和居住地到县城距离是中层间接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居住地海拔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分析其政策含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龙娟 陈伟忠 康永兴 栾义君
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资源环境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四方面指标构建青藏地区农村发展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青藏地区的县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青藏地区117个县市分成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强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弱区和农村发展优势居中区三大类。在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基础上,明确了青藏地区广大农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和重点方向,认为应着重在资源利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以缩小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绚 宋玉翠 李敏
关注劳动力转移市场和草地流转市场是激励牧户主动减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6个乡镇393户的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牧就业、草地流转对牧户采取减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发现:(1)外出非牧就业和转出草地均具有显著的减畜效应,同时对于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的牧户家庭来说,二者的减畜效果更明显。(2)当牧区劳动力非牧就业收入越高,牧户越倾向于采取减畜行为,因此提高牧户非牧就业收入是促进牧户减畜的重要途径。(3)草地流转作为牧户自发性选择行为,当草地自由地在不同牧户间流转交易后,将实现载畜量在牧户群体中的合理分配,达到真正的草畜平衡。
关键词:
非牧就业 草地流转 减畜 牧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文秀 王冲
在对川甘青8县牧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影响生活宽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表明,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支出、饮用水来源、交通、医疗卫生等是影响生活宽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牧区 生活宽裕 Logit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春林 韩向敏 郎侠 王彩莲
采用体外发酵法对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青草期、返青前期和枯黄期的消失率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旨在探讨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的变化,为不同草地类型及不同时期草地放牧家畜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对玛曲天然草地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能(GE)、钙(Ca)、磷(P)、NDF消失率、OM消失率和DM消失率有显著性影响(P 0.05);草地类型对玛曲天然牧草的NDF、 Ash、 GE、 ADF消失率和OM消失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显示,玛曲县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发育变化差异较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进
本文首先指出牧民集中定居必然带来公共服务的全新课题,然后阐述了目前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的现状,最后建议把握"两个"核心关系,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健全"四大"保障,增强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七大"服务,努力提高定居点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牧民定居点 公共服务 生产服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亮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问题一直牵挂着温家宝总理的心,如何摆脱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2010年使甘肃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的平均水平,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甘肃农牧民收入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甘肃 民族地区 农牧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