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4)
- 2023(9377)
- 2022(7837)
- 2021(6926)
- 2020(5428)
- 2019(12154)
- 2018(12119)
- 2017(22303)
- 2016(11924)
- 2015(13259)
- 2014(13396)
- 2013(13527)
- 2012(13288)
- 2011(12571)
- 2010(13114)
- 2009(12216)
- 2008(11810)
- 2007(10657)
- 2006(10192)
- 2005(9662)
- 学科
- 济(75514)
- 经济(75384)
- 管理(30617)
- 业(26659)
- 地方(24765)
- 中国(21040)
- 农(18610)
- 企(18373)
- 企业(18373)
- 方法(17776)
- 学(16384)
- 业经(15628)
- 地方经济(15494)
- 数学(14983)
- 数学方法(14892)
- 环境(14843)
- 农业(12821)
- 发(12388)
- 融(11430)
- 金融(11429)
- 银(10529)
- 银行(10508)
- 制(10463)
- 行(10392)
- 资源(10057)
- 和(9967)
- 贸(9476)
- 贸易(9466)
- 经济学(9030)
- 财(9006)
- 机构
- 学院(185836)
- 大学(182695)
- 济(85587)
- 经济(83862)
- 研究(76018)
- 管理(63579)
- 中国(57236)
- 理学(52542)
- 理学院(51792)
- 管理学(50984)
- 管理学院(50652)
- 科学(46354)
- 京(40595)
- 所(40251)
- 研究所(36238)
- 财(36155)
- 农(35043)
- 中心(32819)
- 江(30001)
- 财经(27563)
- 业大(27258)
- 院(27075)
- 范(26944)
- 经济学(26929)
- 北京(26863)
- 农业(26719)
- 师范(26686)
- 经(24649)
- 科学院(24540)
- 州(24503)
- 基金
- 项目(115109)
- 科学(89384)
- 研究(84628)
- 基金(80969)
- 家(71320)
- 国家(70691)
- 科学基金(58749)
- 社会(55055)
- 社会科(52055)
- 社会科学(52043)
- 省(46063)
- 基金项目(42330)
- 划(38282)
- 教育(36156)
- 自然(35358)
- 自然科(34241)
- 自然科学(34226)
- 自然科学基金(33576)
- 编号(33261)
- 资助(32607)
- 发(32531)
- 成果(27358)
- 重点(26910)
- 发展(26472)
- 展(26043)
- 课题(24673)
- 部(24194)
- 国家社会(23109)
- 创(23055)
- 创新(21799)
共检索到309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兴元
草地生态屏障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牧民分别从国家、地区和个人层面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三者的博弈失衡是导致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外部驱动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原因是制度缺陷造成了二者的利益目标相悖,而地方政府与牧民博弈的根源是牧民保护草地生态屏障付出的成本没有得到受益者的补偿,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因此,只有把保护草地生态屏障产生公共利益成本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来承担,实施生态补偿,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合作博弈的均衡解,以提升草地生态屏障的保护能力,协调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王永春 王国刚 修文彦
为研究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3-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且社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羊八井社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墨竹工卡社区、夏河社区及香格里拉社区等5个社区已实现基本协调;红原社区与河南社区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已实现协调发展态势。
关键词:
社区畜牧业 耦合度 协调度 精准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锋
西藏草地畜牧业不论是在西藏的第一产业中,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长期落后的传统观念、分散单一的经营方式和对畜牧业经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西藏高原草地严重退化、草地畜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加大畜产品开发力度和推动西藏畜牧业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西藏 草地畜牧业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屠敏仪
我国南方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台湾等十四个省市(区),东南临诲,受季风影响,境内雨量丰沛,水热条件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我国南方约有6700万公顷(10亿亩)草山草坡,占十四省市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蕴藏着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巨大潜力:1,自然草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江 呼和 段玉玺 布特格其 何志方
牧用林业是草地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给牧用林业的概念及内涵予以表述之后,对其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浅析,阐述了牧用林业在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中显示出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
牧用林业,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静兰 张红宇 宋乃振
草地畜牧业:武陵山区经济开发的产业选择冯静兰,张红宇,宋乃振位于川黔湘鄂四省边区的武陵山区,在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巩固政府反贫困努力的效果,选择何种产业作为经济开发的契机这是各级政府上下求索的新问题。在实地考察中,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文年 吴宁 罗鹏
岷江上游草地面积 8372 2 6hm2 ,占了该区土地面积的大约 35 %。这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 ,是岷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草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其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 5 4.8%和 17.2 % ,其产草量分别占该区各类草地总产草量的 5 3.47%和2 6 .46 %。岷江上游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各县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变的趋势 ,基本上与植被的垂直梯度变化相耦合。指出了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生产效率低下 ,集约化水平低。除了饲草的生产...
关键词:
岷江上游 草地 畜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江 杜桂娟 杨姝 冯鹏远
草地畜牧业实际上是草地农业,或称为有畜农业的一个分支。它将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两个生产层加以系统耦合,使之产生最大效益。分析了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现状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黎阳
青海省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泽库县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员以草地和牧畜入股组建合作社,牧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牛羊统一销售,用工按劳取酬,收益按股分配,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脱贫效果显著,牧畜品种和结构不断优化,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表明股份合作是畜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也说明发展集体经济要注重集体经营、成员分配,建立完善体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黎阳
青海省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泽库县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员以草地和牧畜入股组建合作社,牧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牛羊统一销售,用工按劳取酬,收益按股分配,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脱贫效果显著,牧畜品种和结构不断优化,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表明股份合作是畜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也说明发展集体经济要注重集体经营、成员分配,建立完善体制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萌莉 许志信
内蒙古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草地面积7 880 ×104 hm2 ,占中国草地面积的22 % 。由于长期的利用和管理不善,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发展。内蒙古草地资源的现状是:草地退化,土壤沙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草地植被退化,牧草产量低;草地生态环境恶化,鼠虫害增加。草地畜牧业生产存在畜草矛盾突出;畜产品数量、质量下降;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为的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而引起的。因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是:发展生态畜牧业;走畜草平衡、增草增畜的道路;因地制宜;加强草原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效益型畜牧业”的经济体制。只要坚持草地开发利用与建设相结合,内蒙古草地...
关键词:
草地资源 草地畜牧业 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满都拉
[目的]探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区域草原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方法]以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通过加权函数法计算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评价值。[结果]要素层和指标层中权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要素层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资源(0. 309)、社会因素(0. 278)、草原资源(0. 267)和经济因素(0. 146),说明自然资源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最大,而自然资源中气温的权重最大(0. 115),社会因素中草原产权制度的权重最大(0. 104),草原资源中牧民草场面积的权重最大(0. 094),经济因素中饲草利用率的权重最大(0. 072)。而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 428,说明目前该地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以达到较高或高水平。[结论]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地畜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该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晓英
以青海省青南牧区、甘肃省甘南牧区、四川省川西北牧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新疆伊犁牧区为代表 ,对我国西部主要牧区 1 980年代以来出现的气候暖干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并对实现西部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气候 草地 畜牧业 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周兴民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执行科技兴牧 ,教育先行 ;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 ,发展具有高原特色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 ,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 ,...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集约化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