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3)
2023(6397)
2022(5574)
2021(5136)
2020(4575)
2019(10641)
2018(10420)
2017(20156)
2016(11266)
2015(13012)
2014(13215)
2013(13372)
2012(12771)
2011(11636)
2010(11784)
2009(11033)
2008(11189)
2007(10239)
2006(8706)
2005(7810)
作者
(35825)
(30279)
(30145)
(28938)
(19035)
(14791)
(13768)
(11996)
(11179)
(10643)
(10281)
(10196)
(9709)
(9557)
(9554)
(9543)
(9507)
(8802)
(8759)
(8696)
(7713)
(7445)
(7415)
(6918)
(6830)
(6807)
(6725)
(6700)
(6187)
(6065)
学科
(49222)
经济(49175)
管理(29306)
(27873)
方法(24015)
数学(21587)
数学方法(21403)
(21167)
企业(21167)
(14135)
(12835)
地方(12038)
(11954)
中国(11241)
(10199)
贸易(10195)
(9854)
农业(9413)
业经(8971)
(8491)
环境(8319)
(8264)
(7234)
财务(7221)
财务管理(7198)
企业财务(6779)
(6765)
银行(6734)
(6642)
金融(6640)
机构
大学(170580)
学院(169464)
(67575)
经济(66035)
管理(61593)
研究(60932)
理学(52793)
理学院(52097)
管理学(51040)
管理学院(50730)
中国(45416)
科学(40795)
(36453)
(35110)
(32804)
(30649)
研究所(30162)
业大(28768)
中心(28473)
农业(27806)
(26232)
财经(24550)
(23124)
北京(23014)
师范(22879)
(22117)
(21926)
经济学(20886)
(20777)
经济学院(19183)
基金
项目(114079)
科学(87825)
基金(81688)
研究(79362)
(73248)
国家(72687)
科学基金(59907)
社会(48422)
社会科(45777)
社会科学(45759)
(44211)
基金项目(43945)
自然(40298)
自然科(39077)
自然科学(39058)
(38407)
自然科学基金(38330)
教育(35803)
资助(33413)
编号(32528)
成果(26674)
重点(26629)
(25193)
(25091)
(22748)
科研(22571)
计划(22555)
课题(22257)
创新(21435)
大学(20775)
期刊
(72542)
经济(72542)
研究(46335)
学报(31500)
中国(30842)
(30563)
科学(27968)
(23905)
大学(22288)
学学(21130)
农业(20233)
管理(18705)
教育(14251)
(13396)
金融(13396)
技术(13166)
财经(11839)
(11790)
业经(11741)
经济研究(11351)
问题(10500)
资源(10188)
(10134)
(9290)
图书(8750)
技术经济(8464)
(8371)
理论(8113)
统计(7951)
科技(7832)
共检索到24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尤海梅  于法展  阎传海  
为了解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内天然青檀林的发展状况、有效地保护青檀群落,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青檀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有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39科56属。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均占有较大比例,但以温带属种居多,呈现出由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群落的组成物种以落叶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青檀占绝对优势,林下更新良好,优势种群多呈增长型,群落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同时,人为干扰(如砍割灌草等)造成的大量青檀萌生个体呈多株丛生状集中分布于灌草层,影响着林下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稳定,建议加强对林下植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生1  汪有奎2  李进军2  郭生祥2  张建奇2  王零2  
摘 要: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 ~ 2010 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 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55.82 亿元 a-1;森林覆盖率增长 1.3%,活立木蓄积增加 212.47 万 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勋林  周先雁  蔡磊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基于保护对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开展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等有重要意义。从野生植物保护分级体系、保护有效性评价与成效评估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论述,并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更好发展事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传玖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26处,占国土面积的7.6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按理说,既然是自然保护区,就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实际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自然保护区已不是一方净土。报载,当初九寨沟在开发时,曾准备“沟内游,沟外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忠  马静  徐基良  王志臣  
开展社区管理成效评价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问卷调查,选取社区关系、协调措施、社区参与性和社区共管4个指标,评估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分析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的地域差异和级别特征,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数据,进一步探讨了管理因素、社区人口密度和经济水平对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成效的影响,提出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孙李勇  李龙娜  
通过样方调查,对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的宁波木犀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1科127属149种,其中蕨类共8科14属16种,种子植物63科113属133种,其中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山矾科、蓝果树科、冬青科是群落优势科,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郁闭度较高,常绿成分占绝对优势,以青冈为建群种,宁波木犀、油茶、米槠等为伴生种,其中宁波木犀种群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不均衡,缺乏成年大树,受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钮峥洋  张晓晨  祁奇  郗连连  陈昕  
基于10个20 m×20 m的样方,对江苏宝华山重要森林组成树种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0属120种,其中被子植物55科95属115种,蕨类植物4科5属5种;样地内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在属的层面上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②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以紫楠,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建始槭Acer henryi和红柴枝Meliosma oldhamii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29.69, 10.34, 8.61, 7.83和6.12;灌木层仍以紫楠为主要优势种,重要值为34.00;草本层以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52。③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B>E>D>C(A级种频度比例最小,一般指群落偶见种或稀有种,E级种频度比例最大,一般指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B, C, D级为物种在不同频度区间的分布情况),表明群落较为稳定;由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见,常绿树种紫楠、青冈属增长型种群,落叶的枫香树、红柴枝为衰退型种群,建始槭为稳定型种群,表明该群落正处于发展中期。④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可见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功能多样性指数偏低,单寡种占据群落较大的生态位,群落内各物种对于全部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楠群落暂时表现稳定,但优势种群的种内竞争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宜适当择伐群落内弱势个体并加强群落的就地保护。图4表3参2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友凤  吴鹏飞  王荣伟  马祥庆  邹显花  
选择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分别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演替方向,及其优势木福建青冈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分层次明显.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其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中福建青冈的重要值最高,但实生幼苗极少;福建青冈种群在主林层中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频度较低,分别为0.08和0.25;其年龄结构呈纺锤型,中树个体数量达842株.hm-2,幼树和大树的个体数量较少,幼龄、中龄和成龄个体均呈聚集分布,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皓  姜景民  邵文豪  刘军  
在对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粉叶柿群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粉叶柿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以及粉叶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等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9种,隶属37科66属,单属种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是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阶段。群落垂直层次分明,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粉叶柿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为随机分布,种群呈扩散趋势。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学义  尹杭  孟凡露  刘洋  孟秀祥  
【目的】研究野猪(Sus scrofa)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及其差异,为野猪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07-12-2008-02,结合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四川凉山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等3类功能性生境的20个环境因子,比较野猪对3类功能性生境各环境因子之间的选择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现野猪痕迹91处,其中含有拱食痕迹的样方数为53个,含有粪便痕迹的样方数为31个,含有巢穴的样方数为7个。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3类功能性生境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乔木高度差异显著(P=0.0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平  温亚利  
本文结合我国扶贫整体工作的开展情况,选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特征、成因,阐述了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王永健  唐亚坤  ULRICH Apel  王艳  肖宋高  李振  
通过样方调查、TWINSPAN分类与DCA排序及生态位分析,以物种重要值为分类排序与生态位计测的数据指标,研究湖北省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优势木本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D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E落叶阔叶林和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DCA排序图中反映了植被由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格局变化。在针叶林Ⅰ、Ⅱ中,马尾松与黄山松生态位宽度较大,在针阔混交林Ⅰ、Ⅱ中,松类与栎类等都占据较大生态位,阔叶林阶段占据优势的木本种类更多,不同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随着演替表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江林  夏淋淋  王绪富  朱德安  袁正科  
对康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共计36科77属202种(含变种),分别占湖南蕨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7.92%、51.68%和28.13%。其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5属以上的科有6个,含10种以上的属有4个。地理成分古老,联系广泛,在科、属的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8.33%和55.84%,而在种的地理成分上,热带成分(42.08%)略高于温带成分(40.10%),反映了该区蕨类植物种的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该区中国特有种较丰富,共有31种,但没有特有的科、属分布。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鹰嘴界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