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5)
2023(11397)
2022(10014)
2021(9464)
2020(7972)
2019(18376)
2018(18467)
2017(35284)
2016(19594)
2015(22161)
2014(22381)
2013(21848)
2012(20077)
2011(18033)
2010(17883)
2009(16220)
2008(15608)
2007(13523)
2006(11681)
2005(10067)
作者
(58443)
(48105)
(47919)
(45531)
(30521)
(23179)
(21846)
(19184)
(18365)
(17183)
(16480)
(16135)
(15287)
(15244)
(14865)
(14830)
(14547)
(14239)
(13796)
(13647)
(12168)
(11857)
(11797)
(10960)
(10874)
(10779)
(10727)
(10428)
(9825)
(9654)
学科
(72960)
经济(72873)
管理(53680)
(49398)
(41323)
企业(41323)
方法(34576)
数学(29620)
数学方法(29278)
(19468)
中国(19228)
(18571)
(17840)
业经(16139)
地方(15359)
(14191)
理论(13760)
(12799)
农业(12751)
(12718)
贸易(12713)
(12311)
技术(11536)
(11434)
银行(11379)
环境(11272)
教育(11182)
(11116)
(11059)
金融(11050)
机构
大学(273142)
学院(271545)
管理(106678)
(100757)
经济(98338)
研究(93996)
理学(92559)
理学院(91473)
管理学(89739)
管理学院(89261)
中国(67552)
科学(61653)
(59358)
(49748)
(48592)
(45369)
业大(44820)
研究所(44660)
中心(42182)
农业(39291)
(39162)
北京(37450)
财经(36619)
(36497)
师范(36059)
(34500)
(33249)
(32092)
技术(31449)
师范大学(29064)
基金
项目(192274)
科学(148945)
研究(138231)
基金(137271)
(121358)
国家(120342)
科学基金(101763)
社会(83409)
社会科(78807)
社会科学(78786)
(76123)
基金项目(73474)
自然(68170)
自然科(66545)
自然科学(66527)
自然科学基金(65295)
(64518)
教育(63389)
编号(57004)
资助(56805)
成果(46751)
重点(42995)
(41471)
(40429)
(39855)
课题(39675)
科研(37201)
创新(37141)
计划(36158)
大学(35378)
期刊
(108703)
经济(108703)
研究(77534)
中国(51837)
学报(49928)
(44987)
科学(43273)
管理(38987)
大学(36494)
学学(34124)
教育(33070)
(32932)
农业(31485)
技术(23438)
(20470)
金融(20470)
业经(18143)
图书(17505)
经济研究(17195)
财经(16855)
(16237)
(14251)
科技(14250)
理论(13989)
问题(13877)
(13538)
业大(13382)
实践(13087)
(13087)
技术经济(12270)
共检索到39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冬经  徐业芬  严明帅  索朗斯珠  赵霞玲  参木友  朱勇  牛家强  
【目的】为全面了解牛支原体在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本研究对先后采集于青藏高原的959份牦牛血清(其中四川56份、甘肃243份、西藏436份、青海224份)应用ELISA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48.70%;若从各省(区)分布来看,四川、甘肃、西藏、青海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64.29%、53.09%、46.10%、45.09%;若从感染年龄来看,1岁以下者为55.70%,1~2岁者为46.20%,3~6岁者为45.23%,6岁以上者为49.70%;若从感染性别来看,雄性阳性率为45.71%,雌性阳性率为50.24%。经SPSS21.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四川与甘肃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却与青海、西藏差异均显著(P0.05);感染年龄4省(区)均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性别四川、甘肃、青海的雌性均高于雄性,但四川和青海差异不显著(P>0.05),仅甘肃差异显著(P0.05)。【结论】牛支原体在我国青藏高原牦牛群中广泛存在与流行,尤其在四川、西藏和青海省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冯宇  张阁  蒋卉  朱良全  丁家波  
【目的】建立高通量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科学高效诊断牛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提纯的猪布鲁氏菌S2株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液、抗原包被时间、封闭液、样品稀释液、血清稀释倍数、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浓度、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等参数,初步建立了牛布鲁氏菌间接ELSIA方法。并用上述条件初步建立的方法对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SPSS17.0软件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确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阴阳性判定的临界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治君  段瑞  董晓辉  余成群  
冰湖是由于冰川活动或者退缩产生的融水在冰川前部或者侧部汇集而成的,可分为冰川终碛湖(冰碛阻塞湖)、冰川阻塞湖、冰斗湖和冰蚀槽谷湖。其中分布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且灾害风险较高的是冰川终碛湖。因此,冰川终碛湖是研究冰湖的主要对象。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湖溃决产生的洪水、泥石流等重大冰川灾害的发生频率有所升高,灾害的影响程度以及范围也有所加大,引起了冰川山地国家的广泛关注。青藏高原内部发育着36793条现代冰川,冰川面积49873.44km2,分别占中国冰川总条数、总面积和冰储量的79.5%、84%和81.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多数冰川呈加速消融及退缩的态势,导致了冰湖溃决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等重大冰川灾害发生频率的加剧和影响程度的加大。本文围绕冰湖溃决条件、冰湖稳定性评价、冰湖溃决洪水模拟等几个研究方面,对青藏高原冰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云雷  魏飞龙  李健  张小华  蒋红霞  
【目的】建立基于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粘附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序列,在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RC1为模板扩增pvpA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rPvpA90。以rPvpA90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点曲线,并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点曲线特异,相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世享   叶玲玲   肖妍   卓娜   王滕芬   汪琳   蒲静   陈培富   艾军  
为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赤羽病病毒抗体的竞争ELISA法。用AKV病毒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免疫融合,以获得抗AKV的单克隆抗体;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的SBV N蛋白作为诊断特异性抗原,山羊抗鼠HRP-IgG为二抗,建立并优化AKV抗体检测的竞争ELISA方法。得到一株持续稳定繁殖的能够分泌单抗AKV核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型鉴定为:重链IgG1,轻链kappa,仅能与AKV病毒呈阳性反应,与BTV、FAMD、EHDV病毒等病毒抗原不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检测AKV抗体ELISA检测方法,诊断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1∶1 000抗体稀释比,1∶50血清稀释比,1∶2 000二抗稀释比,封闭条件为5%BSA,37℃封闭2 h,确定了血清抑制率大于等于44%时为阳性,小于44%为阴性;所建立的ELISA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鉴定结果与ID Screen AKV Competition检测试剂盒一致。本试验成功制备出一株分泌针对AK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检测动物AKV抗体,为进一步开展AKV抗体诊断试剂工艺研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守山  颜世敢  朱丽萍  崔道实  
用摩尔比100∶1的化学交联剂SPDP分别将RPE、抗猪瘟病毒抗体衍生,两种衍生物再以摩尔比1∶1液相交联,HPLC纯化制备出RPE标记的抗猪瘟病毒荧光抗体。对制备的荧光抗体从荧光特性、抗体活性、稳定性及纯度等方面进行鉴定。以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微球为固相载体,采用固相免疫荧光检测法,以制备的RPE、FITC分别标记的荧光抗体检测猪瘟病毒细胞毒。结果表明,RPE标记的荧光抗体检测阳性微球在蓝绿光激发下发射桔黄色荧光,荧光明亮,无本底光干扰,检测灵敏度高达2.67×10-6mg.mL-1,是FITC标记的荧光抗体检测灵敏度的10倍。RPE可替代FITC或与FITC等荧光染料一起用于多色荧光免疫检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华维  范广洲  陈权亮  周定文  
利用1961~2007年青藏高原68个气象台站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7 a来青藏高原年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青藏高原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特点,并且其空间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中部和西藏西南部以及青海北部地区年日照时数减少较为明显,高原西部、西藏中东部地区和青海南部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近47 a来青藏高原年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日照时数增加区和减少区分别存在12.1和21.1 a左右的时间尺度;增加区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年日照时数处于偏多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萍  储岳峰  高鹏程  贺英  赵海燕  逯忠新  
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制备抗原,经超声破碎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经方正滴定确定了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2.5μg.mL-1,血清样品稀释倍数为1∶64,兔抗羊IgG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最佳稀释倍数为1∶40000,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时间为1 h.试验结果确定的判定标准为:样品D490 nm(P)与标准阴性血清D490 nm(N)之比,即P/N≥3.0为阳性,P/N≤2.5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可疑.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并且与间接血凝试验相比较其敏感性高于后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先乐  贺路  艾晓辉  周建光  柯福恩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入稳定剂后的致敏红细胞,在80d内检测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本试验测得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3.4±4.2,而且证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勇良  石运通  陈少莺  王隆柏  魏宏  吴振糜  庄向生  陈如敬  周伦江  
为了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抗体,本试验建立了快速、敏感的ELISA诊断方法.通过比较差速离心、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氯化铯等密度梯度离心和氯仿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等4种方法纯化PCV2抗原的包被效果,来确定最佳的PCV2包被抗原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病毒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二抗HRP-SPA稀释倍数的确定、待测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封闭液浓度的确定、封闭时间的确定、HRP-SPA反应时间的确定、临界值的确定、特异性测定、重复性测定、符合率比较等,进一步优化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对猪的多种病毒阳性血清进行ELISA检测,只有PCV2阳性血清呈阳性;对6份血清进行4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奎  张泽楠  李帅杰  初晓雨  王垚鑫  郭巍  胡哲  王晓钧  
【目的】通过筛选引起马流产的4种沙门氏菌(Salmonella)共同的优势抗原,建立一种敏感高、特异强的通用型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实现对马群中沙门氏菌抗体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马流产沙门氏菌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分别与马流产沙门氏菌全菌抗原进行免疫共沉淀(pull down)试验,筛选出马流产沙门氏菌优势抗原;根据质谱分析结果找到优势抗原基因,将优势抗原基因与其他3种致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序列比对验证其保守性;其次根据抗原性分析对优势抗原编码基因进行分段表达,设计3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沙门氏菌优势抗原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分析后将构建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Rosetta(DE3)中并加入0.6 mmol·L~(-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甘(Isopropy-β-D-thiogalact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观察蛋白的表达形式;蛋白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反应原性和广谱性;然后利用纯化后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包被抗原量、血清和第二抗体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间接ELISA抗体诊断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估。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试验感染马血清及临床样本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凝集试验结果比较。【结果】筛选出的马流产沙门氏菌优势抗原是ompA(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通过序列比对,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99.4%—100%,具有很好的保守性;PCR扩增后成功获得3条与预期符合的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ompA1、pET28a-ompA2、pET28a-ompA33个重组质粒。SDS-PAGE结果表明,在24℃、0.6 mmol·L~(-1) IPTG诱导5 h下,含有pET28a-ompA1、pET28a-ompA2、pET28a-ompA3的重组菌均表达了相应蛋白,其中重组ompA1和ompA2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重组ompA3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ompA3可与马流产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重组ompA3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以作为沙门氏菌属抗血清检测用抗原;以ompA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在最大P/N比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为1μg·mL~(-1),待检血清(1﹕200)37℃作用1 h,酶标抗马二抗(1﹕10 000稀释),TMB在37℃孵育10 min,待检血清OD450>0.143判定为阳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包被抗原与常见马传染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通过对沙门氏菌静脉注射感染马的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iELISA可以持续监测抗体阳性到116 d,相比微量凝集(69 d)多监测了47 d,因此iELISA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利用建立的iELISA方法对8个不同牧场180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其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3.3%,比微量凝集阳性检出率高53.9%。【结论】成功筛选到了马流产沙门氏菌病4种病原的共同优势抗原ompA,实现了对该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通用型iELISA抗体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临床样本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作为马流产沙门菌病抗体检测的一种有效工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磊  龚瑞  尹争艳  周勇  裴洁  胡智斌  王利霞  胡长敏  刘涛  陈颖钰  廖娟红  赵俊龙  陈焕春  郭爱珍  
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对2008年以来湖北省多个地区新引进育肥肉牛呼吸道传染病进行了病原学研究。患牛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肺部,轻者可见肺局部肉样变,严重者可见肺广泛分布干酪样或化脓性坏死灶。将肺坏死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发现,肺组织表现为坏死性肺炎,未见典型的结核结节。实验室病原检测项目包括:支原体培养鉴定,PCR检测与目的基因测序鉴定;细菌分离鉴定;牛结核检测;泰勒虫血涂片检测与PCR检测等。最终确定该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肺炎。同时,环形泰勒虫混合感染与细菌继发感染率很高,使病情复杂化。通过药敏试验发现,不同牛场分离的牛支原体最敏感药物为环丙沙星,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磊  龚瑞  尹争艳  周勇  裴洁  胡智斌  王利霞  胡长敏  刘涛  陈颖钰  廖娟红  赵俊龙  陈焕春  郭爱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靖  李丹  郭婷  武春霞  周雅坪  田广原  罗玉霞  郝永清  
为调查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的流行情况,从2013—2019年,在中国6个奶牛养殖区域集约化牧场,通过随机采样收集犊牛鼻拭子1 878份,对样品进行M.bovis分离鉴定,并分析M.bovis阳性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犊牛日龄与M.bovis阳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间上,中国不同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是不同的。其中西北区(38.7%)高于华东区(35.6%)、华北区(33.6%)、华中区(30.8%)、华南区(29.9%)和西南区(27.1%)。2)时间上,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47.9%,三年间M.bovi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21.1%,四年间M.bovi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显著高于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P0.05)。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正相关。综上,2013—2019年,中国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32.6%,M.bovis在中国呈长期流行趋势。季节并不影响M.bovis在犊牛中的流行。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线性正相关。本研究丰富了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流行情况数据,从病原学角度为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华维  范广洲  周定文  陈权亮  
利用1961—2007年青藏高原日照时数资料,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7 a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整体上均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特点;其空间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西部和中部日照时数增加,高原东南部和北部呈减少的趋势;近47 a来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总体均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偏少为主,70年代和80年代整体偏多,90年代和21世纪初高原日照时数以偏少为主,各年代之间日照时数区域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