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6)
2023(13759)
2022(11946)
2021(11065)
2020(9111)
2019(21034)
2018(21019)
2017(39665)
2016(21837)
2015(24445)
2014(24730)
2013(24574)
2012(23151)
2011(20803)
2010(21038)
2009(19001)
2008(18661)
2007(16320)
2006(14460)
2005(13006)
作者
(65629)
(54335)
(54004)
(51003)
(34706)
(26240)
(24447)
(21502)
(20771)
(19583)
(18590)
(18582)
(17380)
(17265)
(16897)
(16573)
(16350)
(16035)
(15475)
(15452)
(13621)
(13542)
(13161)
(12324)
(12201)
(12201)
(12150)
(12080)
(11153)
(10759)
学科
(90254)
经济(90170)
管理(63034)
(60123)
(49333)
企业(49333)
方法(35939)
数学(30549)
数学方法(30179)
中国(26730)
(24580)
地方(24202)
(22075)
业经(21095)
(20498)
(17394)
农业(16691)
环境(16111)
(15861)
贸易(15847)
(15455)
银行(15401)
(15289)
(15155)
技术(14736)
(14688)
(14663)
金融(14660)
理论(14471)
(14464)
机构
大学(308575)
学院(308141)
管理(120434)
(118394)
经济(115447)
研究(109309)
理学(103129)
理学院(101926)
管理学(100096)
管理学院(99559)
中国(81331)
科学(69508)
(68278)
(56560)
(54412)
(54408)
研究所(51354)
中心(49035)
业大(48201)
(46780)
北京(43951)
财经(42599)
(42348)
农业(42340)
师范(41906)
(39980)
(38887)
(38584)
(34606)
技术(33988)
基金
项目(209445)
科学(163084)
研究(152721)
基金(148869)
(130486)
国家(129324)
科学基金(110030)
社会(93271)
社会科(88248)
社会科学(88227)
(83678)
基金项目(79607)
自然(72460)
自然科(70718)
自然科学(70700)
(70139)
自然科学基金(69377)
教育(69375)
编号(62831)
资助(61374)
成果(51397)
(48402)
重点(47232)
(44857)
课题(44102)
(43353)
创新(40392)
科研(40002)
项目编号(38356)
发展(38272)
期刊
(138684)
经济(138684)
研究(93337)
中国(65883)
学报(51632)
(49887)
科学(47180)
管理(45245)
(40782)
大学(38420)
教育(38085)
学学(35939)
农业(35185)
(29011)
金融(29011)
技术(27039)
业经(23617)
经济研究(21022)
财经(19964)
图书(18607)
(18468)
问题(17397)
(16865)
科技(15922)
理论(15476)
技术经济(14610)
(14337)
实践(14335)
(14335)
现代(14081)
共检索到46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保海  翟卿  张亚玲  潘朝晖  梁妍  范瑞英  扎罗  曹龙  
[目的]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林木害虫调查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方法]依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和生态要素,首次将青藏高原林木害虫划分为人工林和原始林两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害虫绿色防控分析。[结果]综述了9种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结论]人工林以入侵害虫危害为主;原始林以土著害虫危害为主。青藏高原林木害虫防治可采用"三改三用"绿色防控,分区管理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保海  夏晨阳  王敬龙  赵宝玉  刘建枝  梁剑平  次仁多吉  郝宝成  
本文论述了青藏高原家畜疯草中毒与全球变暖、干旱、超载过牧、早春低温、海拔高度、家畜品种及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疯草五项利用技术:作为"生态卫士"、抗灾饲料、重要药材、芫菁昆虫寄主、牧草贮存库;疯草中毒5项防治技术:自然康复、生态康复、药物治疗、药物防治、控制载畜量;疯草猖獗发生5项控制技术:进行生物防治、交替放牧、竞争化感、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简称疯草绿色防控"三·五"技术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全  陈德西  封传红  陆明红  向运佳  刘万才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德辉  葛长荣  李强  
酪蝇、腐食酪螨、赤颈椰虫甲、白腹皮蠹、丝光绿蝇5种害虫是目前宣威火腿仓库中的主要害虫,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和分析,并提出宣威火腿仓库害虫的防治方法,为火腿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夏先全  姚革  石万成  
初步查明四川烟草大田生长期有害虫75种,分属昆虫纲7目25科70种,软体动物门腹足纲1目3科5种。并观察研究了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烟蛀茎蛾(Phthorimaea helopa Lower)、烟草夜蛾(Heliothis assulea Guenee)、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entalis Burmeistr)等重要害虫的发生特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争亮  刘云彩  胡光辉  刘永刚  孟梦  
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树木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思茅松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西南桦Betulaalnoides或高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思茅松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但林地的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并不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一致。思茅松主要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松实小卷蛾R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蒲德强  王小强  刘虹伶  戢沛城  龚一耘  叶仕伦  黄静  周肆维  张梅  祝进  李跃建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成都地区番茄主要昆虫群落结构及主要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方法】于2015-2016年采用五点调查法系统调查研究了成都地区番茄主要昆虫群落结构及主要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结果】成都地区番茄田间节肢动物主要包括昆虫纲8目19科37种及蛛形纲2目4科5种共42种,危害较重的害虫主要以粉虱、蛾类及朱砂叶螨为主,天敌资源以捕食性蜘蛛为主。粉虱在2015年7月22日及2016年8月5日分别达到最大值(15和60头/株);捕食性蜘蛛在2015年及2016年的数量变化与番茄主要害虫变化规律趋于一致。【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成都地区番茄主要害虫及优势天敌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为有效控制害虫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  蔡万伦  沈栎阳  朱宏远  蒲雷  谢美琦  邹玉兰  华红霞  
绿色低碳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推广和应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分别从生态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措施、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和应急精准化学防治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生态工程控制技术、扇吸式诱虫灯和适用于稻田的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等代表性技术的发展,为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展区域性和特色性的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将进一步发挥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在农药减量使用和水稻绿色生产中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伟华  芦永兴  吕粉桃  史长青  周心澄  
文章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土壤黑钙土冰卷泥的形成过程、形态变化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晚全新世以来,黑钙土冰卷泥层位逐渐下移,且存在加速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2)黑钙土发生分化,存在向栗钙土演化趋势,CaCO3层由粉末沉积转变为粒状沉积,且层位提升,CaCO3二次沉积普遍,溶质表聚现象加剧,与冰卷泥层位下移可互为佐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保海  张亚玲  
从青藏高原各小区成分及差异性,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关系,不同海拔特有种所占比例,体型、翅的退化与海拔的关系等方面对青藏高原昆虫区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动物地理区,即青藏区,与其他六个动物地理区并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莫申国,张百平,程维明,谭娅,肖飞,武红智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促成了独特的高原季风系统,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亚洲植被格局的分布,导致了亚洲干旱地带的北移和植被地带的不对称分布,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对中国东部、西北干旱区、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叶彦辉  罗建  陈帅  王军辉  
对采自6个种源地砂生槐的种子进行了萌发研究,分析了种子大小、萌发特性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每荚种子数变幅为2.96 4.50粒;种子千粒质量变幅为30.639 47.415 g;种子纵径变幅为4.3144.962 mm;种子横径变幅为3.244 3.693 mm;种子纵横径比变幅为1.306 1.383,差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每荚种子数(F=8.52**)、千粒质量(F=19.73**)、种子纵径(F=6.17**)和种子横径(F=5.7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种子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差异不显著(F=1.47)。2)6个种源砂生槐种子发芽率变幅为43.16%90.03...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军红,欧阳华,徐惠风,周才平,高俊琴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重要性,是地球表面上很少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之一,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被作为先兆区或预警区。青藏高原湿地多为高寒沼泽、高寒沼泽化草甸和高寒湖泊,具有生态蓄水、水源补给、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防止全球水危机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青藏高原湿地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湿地的类型和分布、湿地土壤、湿地植被、泥炭的形成与演化、湿地动物、古植被古气候、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湿地退化几个方面对青藏高原湿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志龙  张镱锂  刘林山  刘峰贵  张海峰  
全球湿地资源约有80%正在退化或丧失,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世界上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变化敏感区和亚洲生态安全屏障,其湿地面积约为13.19×104km2,是中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本文基于1992-2013年间青藏高原湿地遥感研究文献,分析了青藏高原湿地遥感研究的监测方法、研究主题及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30年来,青藏高原湿地基于遥感技术开展全高原湿地面积、景观格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监测,并注重以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模型分析高原湿地三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2高原湿地遥感研究的主要进展为:1990-2006年间,青藏高原湿地面积总体上以-0.13%/a的速率减少,景观多样性以-0.17%/a的速率下降;但湖泊湿地变化趋势则相反,湖泊深度在2003-2009年间以0.20 m/a的速率加深,水量在1970-2011年间以2.2 km3/a的速率增加,内流区域湖泊面积在1976-2009年间以0.83%/a的速率扩张。1965-2002年间,高原湿地变化态势总体上受气候变化控制,人类活动区域周边湿地退化及近期变化是人类活动强度增大所致;3高原湿地遥感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计算机解译精度和去云处理技术精度有待提高,缺乏综合视角研究青藏高原湿地系统等;4高原湿地遥感研究近期重点应围绕青藏高原湿地综合研究、资料匮乏区湿地遥感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方面展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沈斌  丁晓强  
青藏高原研究涉及许多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 ,目前开展的“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 ,研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可持续的信息环境 ,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