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7)
- 2023(18648)
- 2022(16026)
- 2021(14700)
- 2020(12492)
- 2019(28396)
- 2018(27870)
- 2017(53333)
- 2016(29161)
- 2015(32662)
- 2014(32241)
- 2013(31467)
- 2012(29002)
- 2011(26064)
- 2010(25767)
- 2009(23169)
- 2008(22415)
- 2007(19338)
- 2006(16680)
- 2005(14008)
- 学科
- 济(112892)
- 经济(112760)
- 管理(79953)
- 业(77298)
- 企(62745)
- 企业(62745)
- 方法(53919)
- 数学(47350)
- 数学方法(46695)
- 农(32303)
- 中国(28595)
- 财(27838)
- 学(27078)
- 业经(25637)
- 地方(24891)
- 农业(22054)
- 贸(20961)
- 贸易(20951)
- 易(20329)
- 制(18618)
- 环境(18579)
- 技术(18107)
- 理论(18059)
- 和(17584)
- 务(17362)
- 财务(17290)
- 财务管理(17255)
- 企业财务(16362)
- 银(15668)
- 划(15630)
- 机构
- 大学(410337)
- 学院(407795)
- 管理(159534)
- 济(157385)
- 经济(154129)
- 理学(140019)
- 研究(138541)
- 理学院(138373)
- 管理学(135520)
- 管理学院(134802)
- 中国(99139)
- 科学(91740)
- 京(86011)
- 农(77496)
- 所(70349)
- 业大(69052)
- 财(68675)
- 研究所(65395)
- 中心(63380)
- 农业(61203)
- 江(58755)
- 财经(56741)
- 范(54670)
- 师范(53994)
- 北京(52919)
- 经(51844)
- 院(50423)
- 经济学(47516)
- 州(47283)
- 师范大学(43944)
- 基金
- 项目(297315)
- 科学(232382)
- 基金(215801)
- 研究(208135)
- 家(192920)
- 国家(191179)
- 科学基金(162241)
- 社会(130860)
- 社会科(123920)
- 社会科学(123882)
- 省(117140)
- 基金项目(115213)
- 自然(109235)
- 自然科(106714)
- 自然科学(106677)
- 自然科学基金(104749)
- 划(99427)
- 教育(95945)
- 资助(88330)
- 编号(83051)
- 重点(67399)
- 成果(65801)
- 部(64528)
- 发(63406)
- 创(61692)
- 科研(57936)
- 创新(57716)
- 课题(57144)
- 计划(56892)
- 教育部(54506)
- 期刊
- 济(161534)
- 经济(161534)
- 研究(111238)
- 学报(77018)
- 中国(72074)
- 农(69413)
- 科学(67054)
- 大学(56959)
- 管理(55027)
- 学学(53973)
- 财(50276)
- 农业(47730)
- 教育(42597)
- 技术(33578)
- 融(30113)
- 金融(30113)
- 业经(27477)
- 财经(26437)
- 经济研究(25886)
- 业(25064)
- 经(22670)
- 版(21875)
- 图书(21735)
- 科技(21459)
- 问题(21424)
- 业大(21120)
- 资源(19513)
- 技术经济(18536)
- 统计(17935)
- 理论(17838)
共检索到57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婷 王强 党牛 毛旭锋 张华 张琦琦 陈达荃
开展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家庭能源转型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了青海省8个市(地州)的1188户家庭能源消费行为,从地区清洁能源普及率与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两方面辨识了青海省城乡地区与青东河湟谷地区、环湖及柴达木盆地区与青南高原牧区三大分区的家庭能源转型效应特征,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城乡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存在显著差异,约有50%的城镇地区家庭主要使用现代清洁能源,而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亟待转型。(2)三大分区之间的家庭能源活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青东河湟谷地区和环湖及柴达木盆地区的现代清洁能源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而青南高原牧区的能源转型有待加快。(3)从照明、炊事与取暖3类用途来看,研究区内约有77.3%的家庭在3个方面主要使用清洁能源,而均没有使用现代清洁能源的家庭占比不超过5%。(4)家庭人口特征、区位特征、认知水平、气候条件以及民族群体特征等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庭能源清洁化程度。推动研究区家庭能源转型应关注家庭的区域差异,重视家庭成员认知与行为的引导,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家庭能源清洁化的重视与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悦 周侃 湛东升 张海峰 洪辉
从居民主观感知视角的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是精准提升农牧区宜居水平、增进农牧民福祉的科学前提,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地关系可持续调控具有重要价值。论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社会服务、政策支持4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的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指标体系,基于877户农牧民家庭问卷调查刻画宜居性感知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主体需求侧和客体供给侧定量测度宜居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农牧民对宜居性基本满意,且牧民家庭满意度高于农民家庭,各要素满意度呈政策支持、环卫设施、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2)青藏高原农牧民宜居性感知受交通出行、公共服务与家庭特征等主客体因素综合影响。家庭健康状况和民族属性主体因素对宜居性感知呈显著影响。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两大客体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宜居性感知,且交通出行通过中介变量公共服务间接影响宜居性感知。(3)公共服务和交通出行对农牧民家庭宜居性感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民家庭主要受饮用水供应设施、快递物流服务和基础教育服务影响,牧民家庭则对快递物流服务、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基础医疗服务、饮用水供应设施、通讯设施配置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精准优化农牧民宜居性感知体验、整治提升高原农牧区人居环境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雍会 胡立起
为分析辍学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分别选取新疆喀什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共36所学校的448名教师发放问卷,并进行教师和学生访谈。研究发现,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婚姻状况、学生的学习基础、汉语水平、学校的办学条件、政府的教育投入、就业保障和监管机制等都对当地的辍学问题产生着影响。各种影响因素对学生辍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因素、学生因素、政府及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关键词:
新疆 辍学行为 影响因素 控辍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璐 余露 薛冰 陈兴鹏
家庭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与能源地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半结构式问卷和访谈,对青海省7个市州的440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调查,并从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的分类视角揭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特征,分析影响家庭非商品能源使用的因素。结果表明:以畜粪、秸秆、薪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消费占家庭能源消费主体,煤炭逐渐成为主要家庭能源类别,清洁能源使用率低。在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上,牧区最高,农区最低,农牧交错区介于农区和牧区之间;农区以秸秆、薪柴为主要家庭能源,牧区以畜粪为主,农牧交错区兼具了农区和牧区的能源消费特征,三大区域具有典型空间差异特征;家庭非商品能源消费模式受能源价格、家庭规模、能源可得性、家庭收入、以及受教育水平影响。鉴于此,文章提出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升农牧民节能意识以及构建面向能源清洁化和低碳化协同能源政策框架是家庭尺度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福华 李坚飞
本文以湖南江永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认为市场主体观念落后,地方政府工作缺位,区域市场基础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当前制约少数民族商贸流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引导、培育作用,加强商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规范商品市场建设与管理,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等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区 江永县 商贸流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丹瑕
顾鉴塘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8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的规模与类型》的文章。据1982年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有关数据,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规模与类型有如下特点:1.家庭户规模。少数民族家庭户平均规模较大,5人以上大家庭占55.36%,3人以下小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本文对H省少数民族聚居的BS县455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基本情况调研和数学教学知识测试,结果显示,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且老龄化严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知识测试中整体表现较弱,所有内容领域和数学教学知识的不同维度平均分均低于总样本平均分9.9%25.8%:从内容领域看,代数初步与简单函数关系领域表现最弱,从数学教学知识不同维度看,教师在一般内容知识、特殊内容知识、内容与学生知识维度表现都相对较弱;不同乡镇甚至乡镇内部的教师数学教学知识表现差异较大。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小学教师 数学教学知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艳梅 刘新平 周义才
为了研究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多民族文化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对新疆特克斯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特克斯县3乡1镇作为样本区,将调查农户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2个类型,提出4个假设,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的显著性,验证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1)不同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差异明显;(2)农户户主的家庭决策权存在惯性认识偏差;(3)农户家庭与宅基地禀赋对宅基地退出影响显著;(4)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亟需提升。研究结论:(1)重视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2)要促进宅基地退出农户就业和社会保障;(3)要强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宣传与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照亮 周小喜 段存儒 冯琳
[目的]试图从微观层面农户参与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改进扶贫政策、创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方法]文章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2019年收集的364份有效问卷,构建“农户参与—生计策略—家庭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受访农户贫困发生率超过75%,非参与农户贫困发生率比参与农户高约29%。(2)收入偏低、脆弱性大,信息闭塞,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是关键致贫因素。(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显著利于多维减贫,并对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及发展单维度减贫具有显著影响。(4)生计策略多样化和非农化对减贫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4.48%和17.26%。[结论]建议提供多样化生计模式,对参与和非参与农户精准施策,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计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性的转型选择,急待实现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根本性转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农场以其特有的本土性和稳定性更强、更具规模理性的比较优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转型中最具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标的最优选择之一。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初始起步的关键期,亟待强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创新予以有效的发展支撑。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黄秋虹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6 937份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统计测算,运用Mincer收入模型及Oaxaca-Ransom分解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线;户主个人与家庭基本特征、人力资本、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对居民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户主个人及家庭基本特征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地区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小。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勇
论文基于对全国家庭农场五大发展模式之一的安徽省郎溪范本的187个家庭农场主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经营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融资需求的主要特征,并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对影响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的农场主个体特征、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和金融业务特征等三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手段、提升家庭农场主业务素质、积极优化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家庭农场 郎溪范本 信贷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璐 余露 薛冰 陈兴鹏
家庭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与能源地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基于半结构式问卷和访谈,对青海省7个市州的440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调查,并从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的分类视角揭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特征,分析影响家庭非商品能源使用的因素。结果表明:以畜粪、秸秆、薪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消费占家庭能源消费主体,煤炭逐渐成为主要家庭能源类别,清洁能源使用率低。在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上,牧区最高,农区最低,农牧交错区介于农区和牧区之间;农区以秸秆、薪柴为主要家庭能源,牧区以畜粪为主,农牧交错区兼具了农区和牧区的能源消费特征,三大区域具有典型空间差异特征;家庭非商品能源消费模式受能源价格、家庭规模、能源可得性、家庭收入以及受教育水平影响。鉴于此,文章提出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升农牧民节能意识以及构建面向能源清洁化和低碳化协同能源政策框架是家庭尺度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渊 杨朝军 蔡明超
本文实证检验了居民风险偏好对于家庭资产结构风险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高,配置于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但同时所持资产结构也越分散。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只持有无风险资产,这是造成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与资产结构分散程度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此外,收入越低、健康状况越糟、风险偏好水平越低的居民投资者持有只含有无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