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2)
- 2023(12842)
- 2022(10517)
- 2021(9576)
- 2020(8150)
- 2019(18851)
- 2018(18958)
- 2017(36487)
- 2016(20288)
- 2015(23082)
- 2014(23391)
- 2013(23155)
- 2012(21497)
- 2011(19323)
- 2010(19427)
- 2009(18176)
- 2008(18215)
- 2007(16484)
- 2006(14574)
- 2005(13430)
- 学科
- 济(83863)
- 经济(83753)
- 管理(58321)
- 业(55969)
- 企(43408)
- 企业(43408)
- 方法(33614)
- 数学(29384)
- 数学方法(29112)
- 农(27708)
- 中国(24448)
- 财(23329)
- 地方(21230)
- 制(20459)
- 业经(19670)
- 农业(18673)
- 学(16995)
- 贸(14328)
- 贸易(14321)
- 体(14187)
- 易(13817)
- 务(13533)
- 财务(13495)
- 财务管理(13456)
- 银(13345)
- 银行(13305)
- 环境(13009)
- 融(12795)
- 金融(12788)
- 和(12770)
- 机构
- 大学(291864)
- 学院(290843)
- 济(118233)
- 经济(115557)
- 管理(106719)
- 研究(100673)
- 理学(91051)
- 理学院(89910)
- 管理学(88283)
- 管理学院(87737)
- 中国(76394)
- 京(62250)
- 科学(62061)
- 财(57145)
- 农(52677)
- 所(51725)
- 中心(46999)
- 江(46793)
- 研究所(46650)
- 财经(44309)
- 业大(43952)
- 农业(41169)
- 范(40045)
- 经(39880)
- 师范(39654)
- 北京(38851)
- 经济学(36994)
- 州(36604)
- 院(35947)
- 经济学院(33413)
- 基金
- 项目(191136)
- 科学(148969)
- 研究(141018)
- 基金(136627)
- 家(119145)
- 国家(118117)
- 科学基金(99919)
- 社会(88825)
- 社会科(83855)
- 社会科学(83829)
- 省(75572)
- 基金项目(73100)
- 教育(64883)
- 划(63281)
- 自然(63148)
- 自然科(61559)
- 自然科学(61540)
- 自然科学基金(60427)
- 编号(58546)
- 资助(54621)
- 成果(49035)
- 重点(43559)
- 部(42353)
- 发(42200)
- 课题(40825)
- 创(39105)
- 制(38184)
- 创新(36743)
- 国家社会(36656)
- 科研(36388)
- 期刊
- 济(136631)
- 经济(136631)
- 研究(87507)
- 中国(61457)
- 农(49550)
- 学报(46877)
- 财(46745)
- 科学(42722)
- 管理(37782)
- 大学(35582)
- 学学(33254)
- 农业(32718)
- 教育(32631)
- 融(27434)
- 金融(27434)
- 技术(24959)
- 业经(22330)
- 财经(22301)
- 经济研究(20655)
- 经(19128)
- 问题(19079)
- 业(17462)
- 版(15454)
- 图书(15157)
- 资源(14092)
- 贸(13938)
- 技术经济(13750)
- 理论(13502)
- 现代(13252)
- 科技(12902)
共检索到443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通过调查青藏高原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多元性、独特性: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牧民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就业现状、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意愿是该区域城镇化的新动因;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城镇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生态环境对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也有特殊要求。结合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开发的环境分析,阐明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威胁。针对特有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提出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动力机制 开发环境 青藏高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小锋
青藏高原由于地处高寒偏远 ,社会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城镇发展缓慢 ,至1952年青藏高原全境解放时其城镇发展水平很低。其后四十多年来 ,青藏高原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具独特性 ,青藏高原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独具特色。高原城镇发展表现为总体落后 ,局部发展加速。城镇化现状特征表现为城镇数量少 ,规模小 ,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空间上集中在河谷地区 ,呈沿交通线分布格局 ;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设施落后 ,职能单一 ,缺乏吸引与辐射能力 ,城镇间经济联系弱 ,未能形成高原城镇体系。高原城镇化主要动力是自上而下型的政府...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城镇化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应明
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本文试图以时代化的视角揭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体系和形成机理进行探析,寻求时代化背景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茹
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导向近一两年逐步向稳妥审慎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更应尊重客观规律、强调科学规划、体现文化差异、发挥特色优势、注重人与自然和谐。本文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加强规划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地域特色,强调规划的生态导向,增强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少数民族地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张洪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全国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仍然严重不足。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并没有对教育的收益率带来明显的影响;城乡差距对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影响;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存在依旧显著的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收益 教育投资 民族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梓彤 辛文玉
审计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监督、审核、预防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提升生态文明审计意识、完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审计常态化。文章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分析生态文明视角下审计制度建设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审计制度建设的策略,即借力资源整合,丰富审计制度内容;严查资源与权责,明确审计制度重点;适应潮流与趋势,优化审计制度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审计制度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玲
青藏高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城市人口容量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著。文章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2012年数据测算青藏高原门户城市西宁市的适度人口容量,结果表明,西宁市现居人口超过适度人口容量。分析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的因素,发现西宁的区位要素、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三个因素对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适度人口容量 城镇化 青藏高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海 徐文荣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步重要战略。因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普遍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而且一些地方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常成为当地居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但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目标,而且还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在云南省德钦县所开展的藏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探索出一条既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又能给予病患及时有效治疗、促进生产发展的精准健康扶贫脱贫方式,即:通过微信网络群建立乡、县、省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诊断治疗体系,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数据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定期随访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实现了"小病不出乡,中病不出县,大病才到省"的目的,为科学地开展健康扶贫脱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远贵
重建少数民族地区信贷扶持机制的思考中国工商银行湘西自治州中心支行石远贵一、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财政金融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还有拉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与跨越发展,始终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青海少数民族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面临着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困难。因此,加快推动这些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对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忠训 杨庆媛 王立 苏康传 匡成铭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2)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3)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山区 空间句法 可达性 铜仁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摩梭文化 保护与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