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9271)
- 2022(7789)
- 2021(7094)
- 2020(5488)
- 2019(12409)
- 2018(12140)
- 2017(22353)
- 2016(12340)
- 2015(13988)
- 2014(14303)
- 2013(14003)
- 2012(13321)
- 2011(12307)
- 2010(12745)
- 2009(11418)
- 2008(11552)
- 2007(10691)
- 2006(9855)
- 2005(9228)
- 学科
- 济(56893)
- 经济(56844)
- 管理(33806)
- 业(33191)
- 企(25816)
- 企业(25816)
- 地方(22407)
- 中国(20050)
- 农(17046)
- 业经(14845)
- 方法(13984)
- 地方经济(13046)
- 农业(12020)
- 发(11216)
- 数学(10826)
- 数学方法(10672)
- 学(10669)
- 银(10663)
- 银行(10643)
- 制(10470)
- 融(10403)
- 金融(10401)
- 行(10374)
- 财(10343)
- 环境(9994)
- 贸(9760)
- 贸易(9747)
- 和(9597)
- 易(9319)
- 理论(9316)
- 机构
- 学院(179185)
- 大学(172935)
- 济(69656)
- 经济(67809)
- 研究(65903)
- 管理(62668)
- 理学(51550)
- 中国(51331)
- 理学院(50812)
- 管理学(49910)
- 管理学院(49547)
- 科学(40482)
- 京(38922)
- 所(34411)
- 财(32612)
- 江(31252)
- 研究所(30591)
- 中心(29903)
- 农(28608)
- 范(28151)
- 师范(27886)
- 州(25853)
- 北京(25434)
- 财经(24370)
- 院(24252)
- 业大(22893)
- 省(22492)
- 技术(22231)
- 师范大学(21893)
- 经(21691)
- 基金
- 项目(108176)
- 研究(84619)
- 科学(84207)
- 基金(72858)
- 家(62823)
- 国家(62174)
- 科学基金(52402)
- 社会(51122)
- 社会科(48317)
- 社会科学(48306)
- 省(45431)
- 教育(38807)
- 基金项目(37879)
- 划(37379)
- 编号(37274)
- 自然(31392)
- 成果(31128)
- 自然科(30568)
- 自然科学(30563)
- 发(30504)
- 自然科学基金(29972)
- 资助(29167)
- 课题(27589)
- 重点(25288)
- 发展(24942)
- 展(24483)
- 年(22916)
- 创(22665)
- 部(22239)
- 项目编号(21630)
共检索到299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 ,开发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纪之交 ,本区社会经济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保护环境与维护民族及国家利益、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四大发展目标。作者认为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必须遵循“需求、限制、平等”三大原则 ,确保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呈良性运行和发展 ;应采取人口有序发展、比较优势资源开发、防御型环境保护、局部区域突破发展和经济社会开放等综合模式 ,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探讨了高原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区域与产业等多重关系之间的协调机制 ,提出了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产业选择的途径与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坤枚
对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 ,本区具有林业资源丰富 ,可利用价值高 ,但资源分布和质量比较差的特点。要促进该区林业资源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走以保护为主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综合开发和管理之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成升魁
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成现实过程中 ,关键问题是对可持续性的评价。本文采用博塞尔·哈特缪特的“标识星(OrientorStar)”方法 ,对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定量评价 ,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文章在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者按照人类、支撑及自然 3个亚系统建立了川滇藏接壤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并应用标识星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在 1959年、1999年和 2 0 39年该区的区域可持续性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雪华
997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院特别支持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工作计划实施顺利,“青藏高原深部状态与隆升的动力学机制”课题组、“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重大事件研究”课题组、“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同德 赵黎明
实现青藏高原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区域发展现状,提出青藏高原由传统的PRED系统到SRED系统的模型修正,发展区域SRED系统结构模式,提出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原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傅小锋 郑度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口波动较大 ,自 50年代以来 ,人口总量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及 50~ 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造成。青藏高原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 :以年轻型人口为特征的快速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 ,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一个迅速增长的人口 ;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宗教文化对社会经济现代化具负面影响。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以及对传统文化改造的基础上。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口增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建安
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 ,提出高原产业调整与增长应立足资源优势 ,以重点地区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为主要方向 ,确立21世纪的高原产业发展战略 ,并相应提出了主要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 ,主要包括建立以“大粮食”为核心的大农业产业体系 ,建立各具特色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全力将旅游业培育成高原的支柱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与中心城镇的建设步伐。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滇藏接壤地区。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 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谋 李勇 潘胜 白宪洲 黄润秋
受全球变暖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呈现出暖干化趋势。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高原腹地植被生长发育具有消极意义 ,导致该区牧草质量和数量的下降。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 ,更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 (牧业经济 )发展的对立。本文对受气候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 ,青藏高原腹地高寒草地逆行演替的原因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气候暖干化模式下可持续的利用高寒草地资源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守启 权锡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持续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林丽 兰玉婷 孙睿藻 郭小伟 李茜 李以康 曹广民 周华坤
青藏高原面积巨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服务功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化、人口激增、市场冲击、经营管理模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生产服务功能逐渐被弱化,“人-地”矛盾凸显,如何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基于此,本文梳理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演化历史,植被演化过程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及区域经济-资源发展模式特征,发现:1)在大的时空尺度下,青藏高原植被演替的主控因子为气候变化和剧烈的地质变迁,在小的时空尺度下,导致相同地理和气候单元植被特征分异的原因是放牧强度的分异,而草地过度放牧的原因同家庭牧场的管理、草地生态价值的可评估性、人口与生产力发展适配度等关系密切。2)规模化放牧在青藏高原区域具有数千年历史,并形成了人-草-畜协同演化的互利共生关系,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汲取当地传统知识和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扩大草地生产的层次性、引入或研发以生产和生态效益共赢为目的的科学技术,完善和延伸草地生产产业链,完善高原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体系,调动牧场管理者草地健康保护的主观能动性,完成草地健康监管奖惩制度,以生产力、管理和文化为调节手段,提高青藏高原区域农牧业现代化和商品化程度,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洪伟 杨鑫 姚守峰 巩艳红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6—2021年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生态产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生态产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应加大对“双碳”等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生态产业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脆弱地区民生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洪伟 杨鑫 姚守峰 巩艳红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6—2021年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生态产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生态产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应加大对“双碳”等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生态产业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脆弱地区民生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根荣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条永恒原则。它要求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持和持久实现的范围内。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开始了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