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1)
- 2023(8734)
- 2022(7304)
- 2021(6617)
- 2020(5148)
- 2019(11552)
- 2018(11403)
- 2017(20934)
- 2016(11394)
- 2015(12757)
- 2014(13098)
- 2013(12892)
- 2012(12422)
- 2011(11376)
- 2010(11791)
- 2009(10558)
- 2008(10476)
- 2007(9694)
- 2006(8800)
- 2005(8287)
- 学科
- 济(54923)
- 经济(54877)
- 业(28643)
- 管理(28249)
- 企(21321)
- 企业(21321)
- 地方(20792)
- 中国(18926)
- 农(17069)
- 业经(15416)
- 方法(12936)
- 地方经济(12072)
- 农业(11713)
- 产业(11316)
- 发(10746)
- 数学(9922)
- 学(9839)
- 制(9812)
- 数学方法(9809)
- 银(9791)
- 银行(9772)
- 融(9683)
- 金融(9681)
- 行(9544)
- 技术(9480)
- 贸(9318)
- 贸易(9306)
- 财(9159)
- 易(8883)
- 环境(8883)
- 机构
- 学院(165027)
- 大学(157843)
- 济(66627)
- 经济(65021)
- 研究(60563)
- 管理(56413)
- 中国(46762)
- 理学(46219)
- 理学院(45607)
- 管理学(44808)
- 管理学院(44498)
- 科学(36473)
- 京(35537)
- 所(31404)
- 财(30649)
- 江(28765)
- 研究所(27779)
- 中心(27392)
- 农(27034)
- 范(25258)
- 师范(25015)
- 州(23771)
- 北京(23405)
- 财经(22775)
- 院(22239)
- 业大(21758)
- 省(20881)
- 技术(20462)
- 农业(20358)
- 经(20243)
- 基金
- 项目(98969)
- 研究(78817)
- 科学(76632)
- 基金(65657)
- 家(56188)
- 国家(55590)
- 社会(47735)
- 科学基金(46780)
- 社会科(45201)
- 社会科学(45196)
- 省(42610)
- 教育(35500)
- 编号(34562)
- 基金项目(34430)
- 划(34069)
- 发(29286)
- 成果(28352)
- 自然(26900)
- 自然科(26164)
- 自然科学(26160)
- 资助(25981)
- 自然科学基金(25662)
- 课题(25617)
- 发展(24246)
- 展(23816)
- 重点(22959)
- 年(21456)
- 创(21296)
- 项目编号(20076)
- 性(20055)
共检索到276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建安
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 ,提出高原产业调整与增长应立足资源优势 ,以重点地区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为主要方向 ,确立21世纪的高原产业发展战略 ,并相应提出了主要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 ,主要包括建立以“大粮食”为核心的大农业产业体系 ,建立各具特色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全力将旅游业培育成高原的支柱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与中心城镇的建设步伐。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滇藏接壤地区。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 前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作为世界第三极和中国第一大自然阶梯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及其环境较差 ,高寒缺氧、位置偏远、地广人稀是其基本特征。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 4种运输方式 )开始建设和发展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目前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但其规模和结构依然比较落后。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央和相关省市支持力度的提升和加强 ,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及其网络将会进一步加快发展 ,尤其是铁路和航空运输线路、设施的建设与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交通运输网络 发展前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凤君 刘毅
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经济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运输条件的优劣和运输费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众所周知 ,交通运输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突出 ,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交通运输间的关系 ,有利于高原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利用交通运输门槛理论 ,分析了高原地区资源开发的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合理的地区布局 ;提出了集中开发优势矿产 ,发展占领本地市场和开拓外部市场的优势轻工业 ,大力降低运输成本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等观点。地域发展上 ,应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 ,集中发展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和“一江两河”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坤枚
对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 ,本区具有林业资源丰富 ,可利用价值高 ,但资源分布和质量比较差的特点。要促进该区林业资源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走以保护为主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综合开发和管理之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持续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 ,开发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纪之交 ,本区社会经济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保护环境与维护民族及国家利益、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四大发展目标。作者认为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必须遵循“需求、限制、平等”三大原则 ,确保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呈良性运行和发展 ;应采取人口有序发展、比较优势资源开发、防御型环境保护、局部区域突破发展和经济社会开放等综合模式 ,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探讨了高原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区域与产业等多重关系之间的协调机制 ,提出了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产业选择的途径与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进 谢永刚
减灾不仅可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危害及损失,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增强人类社会抗御灾害的能力,在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亟须大力倡导发展减灾产业,规范和完善减灾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减灾产业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减灾产业的现状、减灾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灾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杜国祯 陈家宽
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结合云南花卉业现状和花卉生态产业规划建设,提出了云南花卉产业基础发展建设新模式,以期与业内专家和相关人士共同探索花卉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花卉产业 现状与发展 云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藏南谷地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 ,是西藏自治区人口相对集中 ,社会经济相对发育的中心区。虽然其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但水平不高 ,结构不合理 ,投入 产出低。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与对策是 :现有交通运输格局在较长时期内将继续维持 ,需要继续提高公路的质量等级 ,逐步提高管道成品油运输量 ,加快民航的发展与续建青藏铁路 ,且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及维护需要中央政府的持续性无直接回报投入。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南谷地 交通运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成升魁
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成现实过程中 ,关键问题是对可持续性的评价。本文采用博塞尔·哈特缪特的“标识星(OrientorStar)”方法 ,对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定量评价 ,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文章在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者按照人类、支撑及自然 3个亚系统建立了川滇藏接壤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并应用标识星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在 1959年、1999年和 2 0 39年该区的区域可持续性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文芝 赵晶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的发展前景,首先对"互联网+"给予在线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在线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接着就在线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以及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轨道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我国在线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在线教育 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保民
总体来看 ,中非经贸发展势头良好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之后 ,如何抓住机遇 ,进一步拓展双边的经贸关系 ,必须要有全新的思路和适当的对策。
关键词:
中非经贸 前景探讨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青海省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李勇
鉴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特殊的生态地位,青藏高原的城市化应当走出一条有别于国外及国内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在其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促进中小城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省会城市的人口压力,从而改变高原城市规模结构断层、缺少中等城市以及小城镇发展滞后的现状。本报告从自然环境、城市化水平、民族因素等方面,对青藏高原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高原城市化的特殊性,针对现有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选择出以生态环境为约束、政府为主导的"网络式"城镇化为主、"据点式"城市化为辅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本报告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证明了青藏高...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城镇化 发展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傅小锋 郑度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口波动较大 ,自 50年代以来 ,人口总量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及 50~ 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造成。青藏高原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 :以年轻型人口为特征的快速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间 ,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一个迅速增长的人口 ;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宗教文化对社会经济现代化具负面影响。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以及对传统文化改造的基础上。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口增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喻朝庆 周允华 林忠辉 刘允芬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而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高原小麦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传统观点不能对此作出很好解释。事实上,青藏高原CO2密度低会严重制约小麦的光合作用;但高原太阳辐射强、群体结构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CO2的不足,使得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仅略低于平原地区。高原年均温低导致小麦的生育期远长于平原地区,因此,单季小麦能够更长时间地利用各种生态条件。略低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和长得多的生长期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干物质单产高于平原地区;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在高原获得了创记录的...
关键词: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干物质累积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