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9)
2023(2855)
2022(2451)
2021(2291)
2020(2063)
2019(4665)
2018(4532)
2017(8921)
2016(5064)
2015(5377)
2014(5221)
2013(5373)
2012(5215)
2011(4825)
2010(4860)
2009(4511)
2008(4459)
2007(4097)
2006(3600)
2005(3405)
作者
(16994)
(14383)
(14148)
(13552)
(8990)
(7007)
(6361)
(5554)
(5380)
(5154)
(5140)
(4820)
(4767)
(4700)
(4654)
(4456)
(4240)
(4138)
(4097)
(4047)
(3793)
(3653)
(3510)
(3338)
(3183)
(3100)
(3050)
(2993)
(2984)
(2979)
学科
(21475)
经济(21462)
(12206)
管理(10868)
(10285)
企业(10285)
方法(9743)
数学(8486)
数学方法(8362)
(7820)
(5427)
中国(5391)
(5127)
结构(5085)
地方(4948)
(4901)
产业(4269)
业经(4162)
(3895)
贸易(3893)
(3890)
(3779)
(3582)
金融(3580)
(3572)
(3445)
财务(3440)
财务管理(3434)
体制(3403)
企业财务(3340)
机构
大学(74312)
学院(72950)
研究(31946)
(30504)
经济(29965)
管理(24972)
中国(22778)
科学(22015)
理学(21535)
理学院(21216)
管理学(20694)
管理学院(20558)
(18361)
(17755)
(17281)
研究所(17065)
业大(14966)
农业(13425)
中心(13130)
(12707)
(12656)
北京(11568)
(11417)
(10704)
财经(10143)
研究院(10108)
科学院(9710)
(9413)
经济学(9408)
师范(9242)
基金
项目(52135)
科学(39773)
基金(37736)
(36015)
国家(35796)
研究(32833)
科学基金(28793)
自然(20498)
(20033)
自然科(20012)
自然科学(20004)
基金项目(19967)
社会(19938)
自然科学基金(19660)
社会科(18970)
社会科学(18965)
(17382)
资助(16604)
教育(14540)
重点(12663)
编号(11387)
计划(11347)
(11154)
(11147)
科技(11128)
科研(10592)
(10018)
创新(9564)
成果(9198)
专项(9002)
期刊
(33411)
经济(33411)
研究(21185)
学报(18780)
科学(16094)
(14678)
大学(13766)
学学(13250)
中国(12784)
管理(9788)
农业(9554)
(9266)
林业(9037)
(6214)
金融(6214)
经济研究(5928)
业经(5814)
(5595)
业大(5498)
技术(5401)
财经(5257)
教育(5091)
问题(4888)
(4648)
科技(4563)
(4178)
(3786)
技术经济(3704)
世界(3695)
统计(3661)
共检索到11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李波  杨静  白青蒙  王若鉴  要静  
[目的]以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主要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势种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种群,各设置8块40 m×40 m的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以测定的胸径数据为基础,以径级代替龄级,将胸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文兵  赵敏  瓦勒塔  施颖  胡廷花  于应文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灌丛优势种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高山柳(Salix cupularis)和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为对象,通过对其数量性状(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单株重、个体分枝重)与年龄结构及自疏特征分析,构建3种灌木株丛生物量估测模型,明确其年龄结构模式,确定3种灌木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是否存在自疏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种群数量性状对其地上部分单株重影响为金露梅>高山柳>头花杜鹃;2)冠幅直径可作为3种灌木单株重估测模型适宜指标,基于冠幅直径(CD,cm)构建的灌木单株重(PW, kg)估测模型PW_(金露梅)=–0.310+0.014CD,PW_(高山柳)=–1.688+0.033CD和PW_(头花杜鹃)=–0.203+0.013CD;3)头花杜鹃和高山柳属于增长型种群,具一定稳定性,金露梅属于稳定型种群;4)头花杜鹃株丛分枝数和分枝重之间存在明显自疏特征。研究认为,3种灌木的数量性状、年龄结构和自疏特征存在分异特征,是其对高寒生境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一峰  高素芳  巩红冬  刘静  
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风毛菊属的球花雪莲(S aussurea g lobosa Chen.)、钝苞雪莲(S.n ig rescensM ax im.)、羽裂风毛菊(S.p inna tid enta ta L ipsch.)和林生风毛菊(S.sy lva tica M ax im)4个优势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花雪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32=14m+18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8%;钝苞雪莲的核型公式为2n=2x=32=10m+22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6.1%;羽裂风毛菊核型公式为2n=2x=28=24m+4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谭宇尘  韩天虎  许国成  魏彦明  蔡志远  王缠  姚宝辉  郭怀亮  苏军虎  
啮齿动物对抗凝血剂类药物的抗性通常与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 (Vkorc1)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检测了青藏高原东缘8个地区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 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的核苷酸变异情况,测序鉴别其基因型,并结合已知突变分析其抗药性。结果发现,在PCR结果检测中成功获得高原鼢鼠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区,并检测出多态性的存在。870只高原鼢鼠个体中,有197只个体的Vkorc1氨基酸序列与其野生型有差异。地理分布上,有5个种群的Vkorc1基因检测出了突变,共界定了4个基因型。高原鼢鼠Vkorc1氨基酸存在4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在4个高原鼢鼠种群中检测到了Phe63Cys氨基酸突变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对比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氨基酸序列,发现高原鼢鼠Vkorc1基因有18个错义突变位点。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抗性(地理)种群的管理及其抗药性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霞  王得祥  康冰  张岗岗  刘璞  杜焰玲  于飞  
【目的】分析秦岭林区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群落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以期阐明群落发展与演替和种对间关联性内在规律,为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秦岭山地火地塘林区典型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和Jaccard指数表征乔木层15个优势种群、灌木层19个优势种群、草本层15个优势种群间的种对关联程度及显著性。【结果】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分别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不显著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目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林类型,作为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探讨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动态变化,阐明短期群落发展中优势种的适应能力、种间关系和变化规律,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固定样地(48个)调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重要值大于2%)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1)2013年和2018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物种株数、科属种数减少;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仅1名物种发生变动。(2)两次调查结果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种对数随群落发展而增加,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随着群落发展,多数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渐降低、生态位宽度逐渐变窄、利用资源能力逐渐减弱。(3)5年间,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群落资源未被完全充分利用。水榆花楸和翅柃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与其他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呈现稳定或增加趋势。(4)两次调查中优势种的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关联,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种对数比极显著或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多,不显著关联种对数也占有重要比例。随着群落发展,总体联结性的显著正关联逐渐增强,正相关对数和正负比值逐渐增加,负相关对数逐渐减少。[结论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处于自然演替的早期至中期阶段,种间联结松散、不紧密,水榆花楸和翅柃竞争力强,长蕊杜鹃、多脉青冈和包果柯常绿树种对环境资源利用能力不断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维秀  王志涛  马正华  赵盼盼  王永军  
以中国沙棘、金银花、宁杞1号3种经济灌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旱性。综合各抗旱指标,结果表明:3种经济灌木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宁杞1号>中国沙棘>金银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雪雁  雒丽  王亚茹  张钦  刘原峰  
利用1963-2012年青藏高原东缘23个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资料,选取11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法对该区域近50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年内日最高气温、年内日最低气温、夏日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及生物生长季的变化均为上升趋势,结冰日数、霜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均为下降趋势;2三个区域的极端气温指数空间差异明显,且极端高低温、冷暖指数及昼夜指数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不对称性;3各个极端气温指数在不同的年份发生了突变,且存在13a左右的震荡周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青青  杨众养  陈小花  余雪标  薛杨  王小燕  
【目的】研究热带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以期阐明群落演替与种对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海南文昌热带海岸典型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使用χ2检验2个种群关联与否,进一步用Ochiai指数来表征关联程度。【结果】乔木层的总体关联性表现出不显著正关联,正关联种对数为54对,负关联种对数为49对,无关联种对数为17对,分别占总对数的45.0%,4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勇辉  刘玉萍  李兆孟  苏旭  吕婷  胥芮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山野豌豆(V.amoena Fisch.)和三齿萼野豌豆(V.bungei ohwi)种子萌发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3种野生豌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0~4%);经恒温、变温、机械破皮、Kno3和浓硫酸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尤以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20、25、30℃恒温和15/30℃变温条件下,3种野豌豆种子在25℃下萌发率达到最高,温度超过25℃时种子萌发率则逐渐下降,且15/30℃变温处理种子的萌发率介于20、30℃之间,表明25℃恒温处理是最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奋生  赵国华  李勇  梁明剑  闫亮  颜照坤  李敬波  郑立龙  
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龙门山地区15条河流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来分析龙门山不同段落的地形形态特征。初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2)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3)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4)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控制了该地区地貌、水系演化过程,并且导致这一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转莉  王一峰  
【目的】研究生长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风毛菊(S.japonica)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方法】利用常规压片技术,对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迭部腊子口居群为2n=2x=28=16m+12sm,卓尼旗布寺居群为2n=2x=28=20m+8st,车巴沟居群为2n=2x=28=20m+4sm+4st,尼巴乡居群为2n=2x=28=22m+6sm,核型均属2A型。其中,卓尼旗布寺居群较其他3个居群进化地位更高。【结论】在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且均为二倍体;这4个居群在核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普玥   田沛   吴涵  
为明确青藏高原不同地理位点采集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带真菌的种类和分布,并了解内生真菌感染率是否影响其多样性,本研究选取从青海、西藏等不同地点同一生长季采集的11份中华羊茅种质资源,对种带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分析种子采集地环境因子对真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从11份中华羊茅种质资源中共分离得到199株真菌,经过初步形态学分类为92种真菌,其中对50种真菌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20属14种,种带真菌主要由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座球腔菌属(Trichometasphaeria)和异壳二孢属(Neoascochyta)组成,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属;不同种质间的真菌菌种分布和真菌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冗余分析表明,生长季月平均降水量是推动种带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而内生真菌感染率对中华羊茅种带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宣文婷  赵一军  李艺妆  刘金银  王先之  于应文  
植被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是草地稳定性管理及群落演替主要评价指标。不同利用率下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种间关系的研究,对于该类草地管理和稳定性维持机制揭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对全年平均草地利用率60%~70%(中度,MG)、80%~90%(重度,HG)和> 90%(极度,EG)下草地植被构成、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较适宜的草地利用率。结果表明:1) MG草地以禾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优势种,HG草地以垂穗披碱草、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西北针茅为优势种,EG草地以矮嵩草为优势种。2)随草地利用率增加,群落植物物种数减少,β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减小趋势,EG草地最低;莎草(Cyperus rotundus)地上生物量比例呈增加趋势,禾草地上生物量比例呈降低趋势。3) MG和HG草地较EG草地植物种间联结性紧密,群落稳定性较强,EG草地呈现一定程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轮牧制度下的中度草地利用率有利于当地高寒草甸群落稳定性维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昕  李吉跃  王军辉  何茜  苏艳  马建伟  杜坤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研究表明,4种供试植物在轻度干旱时体内MDA含量缓慢升高,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唐古特莸MDA含量峰值和增幅较另3个树种最小,其次是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