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7)
2023(10650)
2022(8776)
2021(7925)
2020(6446)
2019(14083)
2018(13558)
2017(24470)
2016(13680)
2015(14724)
2014(14371)
2013(14085)
2012(13175)
2011(11844)
2010(11835)
2009(10580)
2008(10374)
2007(9362)
2006(8182)
2005(6824)
作者
(42231)
(35370)
(35071)
(33082)
(22264)
(17213)
(15648)
(13736)
(13711)
(12571)
(12264)
(12049)
(11718)
(11128)
(10984)
(10928)
(10699)
(10408)
(10361)
(10191)
(9091)
(8613)
(8526)
(8158)
(8034)
(7880)
(7847)
(7696)
(7129)
(7057)
学科
(56283)
经济(56231)
管理(36257)
(30654)
(22568)
企业(22568)
地方(21839)
方法(19478)
(17789)
数学(17233)
数学方法(17087)
中国(15489)
(14097)
环境(13627)
业经(12782)
农业(12436)
地方经济(11779)
(11482)
(10361)
贸易(10354)
(9954)
(8873)
(8584)
(8311)
技术(8007)
(7981)
资源(7738)
(7644)
金融(7643)
生态(7539)
机构
学院(188130)
大学(185648)
(71020)
研究(70694)
经济(69468)
管理(68154)
理学(58899)
理学院(58055)
管理学(56907)
管理学院(56588)
中国(50728)
科学(49082)
(43037)
(40562)
(36942)
业大(35422)
(34686)
研究所(34409)
农业(33978)
中心(32290)
(29833)
(26678)
(26558)
师范(26243)
(25697)
北京(24028)
(23978)
财经(23664)
科学院(22829)
农业大学(22440)
基金
项目(139895)
科学(108948)
基金(99668)
研究(95792)
(91515)
国家(90753)
科学基金(75758)
社会(61047)
社会科(57756)
社会科学(57738)
(57534)
基金项目(54298)
自然(51093)
自然科(49713)
自然科学(49688)
自然科学基金(48782)
(48655)
教育(42235)
资助(38005)
编号(37175)
重点(33300)
(32415)
(29370)
(29006)
计划(28369)
成果(27768)
创新(27624)
科研(27244)
课题(27181)
科技(25844)
期刊
(80634)
经济(80634)
研究(48618)
中国(41204)
学报(39156)
(37711)
科学(33736)
大学(27742)
学学(26418)
农业(25749)
管理(22884)
(21347)
教育(19739)
(14812)
金融(14812)
技术(14762)
业经(14687)
(14569)
资源(13597)
经济研究(11930)
(10874)
财经(10790)
科技(10785)
业大(10746)
问题(10731)
图书(9728)
(9270)
林业(8900)
农业大学(8741)
商业(8397)
共检索到278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根伟  李勇  
三江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随着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推进,尤其是本地区"香格里拉"旅游热潮的兴起,三江流域已经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通过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的界定和划分,科学制定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并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和退化过程的预警报,从而在宏观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管理;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功能区的建设示范,把目前的生态恢复工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彦星  潘石玉  卢涛  晏兆莉  郭旭生  尚占环  盛丽  吴宁  
基于参与式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省红原县及甘肃省天祝县纯牧区的158户藏族牧民家庭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资料,以可持续框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牧民生计资本和生计活动的特点及差异,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生计资本对生计活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两县牧区牧民的生计资本都非常有限,且不均衡,总体上来说都呈现出自然资本丰富,物质资本转化难,人力、社会、金融资本偏低的特征;2两个牧区牧民生计活动多样化水平整体都不高,都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本,生计较为脆弱;3不同地区牧民生计资本和生计活动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红原牧区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高于天祝牧区,天祝牧区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久富  周金星  赵文霞  董林水  郑景明  
人工条件下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变化是研究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乌玛塘高寒草甸示范区为例,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对植物群落功能群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围栏4年和8年后,围栏内外群落的结构变化和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1)围栏内物种多样性大于围栏外;围栏4年后群落内一年生、二年生植物重要值明显高于围栏外;围栏8年后,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优势度降低,一年生、二年生植物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奋生  赵国华  李勇  梁明剑  闫亮  颜照坤  李敬波  郑立龙  
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龙门山地区15条河流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来分析龙门山不同段落的地形形态特征。初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2)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3)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4)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控制了该地区地貌、水系演化过程,并且导致这一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转莉  王一峰  
【目的】研究生长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植物风毛菊(S.japonica)4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方法】利用常规压片技术,对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结果】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迭部腊子口居群为2n=2x=28=16m+12sm,卓尼旗布寺居群为2n=2x=28=20m+8st,车巴沟居群为2n=2x=28=20m+4sm+4st,尼巴乡居群为2n=2x=28=22m+6sm,核型均属2A型。其中,卓尼旗布寺居群较其他3个居群进化地位更高。【结论】在4个风毛菊居群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且均为二倍体;这4个居群在核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蒲小剑  杜文华  吴建平  毛红霞  
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分别选择60只欧拉型藏羊(公、母各30只,出生时间差不超过72h),测定初生-18月龄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指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腰角宽),以研究高寒草原不同草地类型欧拉型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为6月龄羔羊适时出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为体重增加的主要阶段,其中2-4月龄为最快增重期;8-12月龄体重显著降低(P0.05),到生长发育后期各指标间变化不一,未出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亮  赵成章  董小刚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西南部,多种植物区系在此汇集,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分类与统计,分析该区种、属、科的现代地理分布特征、区系属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玛曲与相邻的12个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得出玛曲共有种子植物83科353属936种,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该区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十分复杂,温带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属有272属,占总属数的89.18%,温带种428种,占总种数的46.37%,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该区较多,木本植物较少,同时原始、古老植物种类和中国特有科、属植物种类缺乏,都能反映出该区地质年代新、物种形成和分化时间短,也能说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谭宇尘  韩天虎  许国成  魏彦明  蔡志远  王缠  姚宝辉  郭怀亮  苏军虎  
啮齿动物对抗凝血剂类药物的抗性通常与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 (Vkorc1)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检测了青藏高原东缘8个地区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 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的核苷酸变异情况,测序鉴别其基因型,并结合已知突变分析其抗药性。结果发现,在PCR结果检测中成功获得高原鼢鼠Vkorc1基因3个外显子区,并检测出多态性的存在。870只高原鼢鼠个体中,有197只个体的Vkorc1氨基酸序列与其野生型有差异。地理分布上,有5个种群的Vkorc1基因检测出了突变,共界定了4个基因型。高原鼢鼠Vkorc1氨基酸存在4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在4个高原鼢鼠种群中检测到了Phe63Cys氨基酸突变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对比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氨基酸序列,发现高原鼢鼠Vkorc1基因有18个错义突变位点。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抗性(地理)种群的管理及其抗药性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芳  张峰  郭艳娥  高萍  段廷玉  
自玛曲3个放牧强度放牧地取土样,并采集优势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个放牧强度下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对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放牧强度分别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处理分别为未作任何处理(自然土)、湿热灭菌土、湿热灭菌后还原除AM真菌外微生物土以及湿热灭菌后接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混合菌剂土。结果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威  李媛媛  冯骥  毕伟力  刘鸽  
湖泊、黄土与古土壤、深海沉积物等连续沉积体的磁化率变化作为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非连续、能够反映特定时段气候变化的沉积体,如冰川沉积物的磁化率却较少涉及。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8个典型冰川发育山地冰碛物磁化率进行研究,并与黄土、湖泊、深海沉积物以及不同区域的表土磁化率进行对比,采用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探讨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冰碛物质量磁化率呈宽幅波动,介于(3.01~1808.80)×10-8m3.kg-1,平均值147.84×10-8m3.kg-1;频率磁化率值较低、且波动幅度小,介于0~6.89%,平均值为1.37%。不同时空条件下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不同,即不同地点同一冰期磁化率的差异显著;同一地点不同冰期冰碛物的磁化率变化不明显。影响冰碛物磁化率的主导因素是母岩的岩性条件,气候因素起次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尹云鹤  吴绍洪  李华友  赵东升  杨小明  周景博  
预估分析未来水源涵养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和措施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为研究对象,利用SRES A2和B2情景下区域气候模式的气候情景数据,通过改进的LPJ动态植被模型,模拟了1981-2100年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分析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相对基准时段(1981-2010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来SRES情景下,研究区总体上水源涵养功能在近期以增强为主,主要受降水量增加的影响;而未来中期和远期水源涵养功能受水分实际蒸散增加的影响而减弱的可能性则更大,并随着增温幅度增加而减弱程度加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燕  杜文华  
本研究于2015-2017年对青藏高原东缘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种群和生物群落生物量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草地植被主要由耐寒中生和中旱生植物种组成,以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优势种,垂穗披碱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和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c kansuensis)为亚优势种;平均优势度>0.20的植物有10种,伴生种种类多。主要物种地上生物量月动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模式,于生长旺盛期的7-8月达到峰值;同一物种不同年份间的生物量月动态曲线相似,相同年份的种群生物量月动态存在植物种间分异;随着生长季节的延伸,草地植物组成呈现出由简单趋向复杂、再趋向简单的变化过程。个别植物种的地上生物量表现出了年际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月份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草地中原生禾草植被已经受到破坏,草地植被正在从禾草草地向杂草草地退化,应采取措施恢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伟华  芦永兴  吕粉桃  史长青  周心澄  
文章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土壤黑钙土冰卷泥的形成过程、形态变化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晚全新世以来,黑钙土冰卷泥层位逐渐下移,且存在加速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2)黑钙土发生分化,存在向栗钙土演化趋势,CaCO3层由粉末沉积转变为粒状沉积,且层位提升,CaCO3二次沉积普遍,溶质表聚现象加剧,与冰卷泥层位下移可互为佐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雪雁  雒丽  王亚茹  张钦  刘原峰  
利用1963-2012年青藏高原东缘23个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资料,选取11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法对该区域近50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年内日最高气温、年内日最低气温、夏日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及生物生长季的变化均为上升趋势,结冰日数、霜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均为下降趋势;2三个区域的极端气温指数空间差异明显,且极端高低温、冷暖指数及昼夜指数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不对称性;3各个极端气温指数在不同的年份发生了突变,且存在13a左右的震荡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