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5)
- 2023(6691)
- 2022(5605)
- 2021(4870)
- 2020(3819)
- 2019(8737)
- 2018(8489)
- 2017(15412)
- 2016(8528)
- 2015(9474)
- 2014(9521)
- 2013(9493)
- 2012(9423)
- 2011(8820)
- 2010(8970)
- 2009(8049)
- 2008(8043)
- 2007(7167)
- 2006(6681)
- 2005(6320)
- 学科
- 济(40593)
- 经济(40560)
- 业(19974)
- 管理(19170)
- 地方(18302)
- 中国(14914)
- 企(13609)
- 企业(13609)
- 农(12882)
- 业经(10504)
- 地方经济(10251)
- 学(9831)
- 农业(9294)
- 发(8955)
- 方法(8653)
- 融(7978)
- 金融(7977)
- 环境(7892)
- 银(7572)
- 银行(7543)
- 行(7428)
- 贸(7217)
- 贸易(7205)
- 财(6860)
- 易(6852)
- 数学(6816)
- 数学方法(6750)
- 和(6606)
- 发展(6576)
- 展(6557)
- 机构
- 学院(125815)
- 大学(122104)
- 研究(54420)
- 济(47865)
- 经济(46723)
- 中国(39746)
- 管理(39493)
- 科学(36986)
- 理学(32357)
- 理学院(31843)
- 农(31424)
- 管理学(31116)
- 管理学院(30899)
- 所(30272)
- 京(28372)
- 研究所(27563)
- 农业(24455)
- 中心(23424)
- 业大(22550)
- 财(21565)
- 江(21280)
- 省(20359)
- 院(19673)
- 范(19035)
- 北京(18796)
- 师范(18714)
- 科学院(18209)
- 州(17831)
- 财经(16035)
- 技术(16007)
- 基金
- 项目(82056)
- 科学(61548)
- 研究(56898)
- 基金(54788)
- 家(51007)
- 国家(50543)
- 科学基金(40048)
- 省(34667)
- 社会(33645)
- 社会科(31755)
- 社会科学(31749)
- 划(29663)
- 基金项目(28904)
- 自然(26381)
- 自然科(25591)
- 自然科学(25579)
- 发(25402)
- 自然科学基金(25065)
- 教育(24285)
- 编号(22768)
- 资助(22138)
- 重点(19833)
- 发展(19477)
- 展(19132)
- 成果(18746)
- 课题(17801)
- 计划(17590)
- 科技(17353)
- 创(17018)
- 创新(16080)
共检索到21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娟 王丽娜 曹蕾 张永辉 许冬梅 张万祥 郭旭生
为明确青藏高原海拔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y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海拔区(天祝2 965m、果洛3 763m、当雄4 228m和那曲4 752m)的垂穗披碱草为发酵原料,测定其在青贮14、30、60、90d后的青贮指标。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垂穗披碱草附着乳酸菌数量呈升高趋势,酵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霉菌数量受海拔影响小;时间和海拔的互作极显著影响pH、乳酸、乙酸含量和霉菌的数量(P<0.001);不同海拔地区的垂穗披碱草同一青贮时间的pH、干物质、乳酸和乙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不同海拔 青藏高原 青贮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燕 杜文华
本研究于2015-2017年对青藏高原东缘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种群和生物群落生物量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草地植被主要由耐寒中生和中旱生植物种组成,以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优势种,垂穗披碱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和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c kansuensis)为亚优势种;平均优势度>0.20的植物有10种,伴生种种类多。主要物种地上生物量月动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模式,于生长旺盛期的7-8月达到峰值;同一物种不同年份间的生物量月动态曲线相似,相同年份的种群生物量月动态存在植物种间分异;随着生长季节的延伸,草地植物组成呈现出由简单趋向复杂、再趋向简单的变化过程。个别植物种的地上生物量表现出了年际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月份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草地中原生禾草植被已经受到破坏,草地植被正在从禾草草地向杂草草地退化,应采取措施恢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仕勇 马啸 张新全 朱永群
试验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于2009-2011年连续3年对来自青藏高原地区的5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的麦角病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之间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发病率为0%~95%,平均值27.68%。通过发病率及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来划分抗病类型,其中高抗材料(HR)占41.07%,抗病材料(R)占19.64%,中抗材料(MR)占30.36%,感病材料(S)占8.93%,高感材料(HS)为0,大部分的材料对麦角病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此外,对麦角病病情指数等参数与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其与株高、花序长、叶长、叶宽等性状相关性均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垂穗披碱草麦角病抗性评价及相关育种...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青藏高原 麦角病 抗性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荆佩欣 张红梅 曹蕾 许冬梅 张永辉 郭旭生
为探讨一株低温发酵戊糖片球菌Q6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对照组(清水,CK)、耐低温戊糖片球菌Q6及商品化的戊糖片球菌(APP)3个处理,分别在10、15、25℃温度下进行垂穗披碱草青贮,在青贮发酵30、60、90d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耐低温戊糖片球菌Q6在15℃下青贮60d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明显优于CK组和APP处理组,有效降低了青贮料的pH,增加了乳酸含量,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同时,添加菌株Q6不仅提高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彭语洛 周青平 陈仕勇 陈有军 李亚萍 田莉华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青藏高原的30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筛选出的16对引物共获得了116个等位基因位点,9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率(PPB)为79.75%,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063~0.325,平均值为0.18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692~0.976,平均值为0.828。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04处,30份供试材料可聚为四大类,单独聚为一类的09-214表现出与其他材料较远的亲缘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UPGMA结果基本一致。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大部分材料的遗传背景较为单一,群体划分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部分保持一致。研究显示,供试种质材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材料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特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垂穗披碱草的保护利用、新品种的选育及优良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文博 王美宁 田沛
本研究以分离自甘肃(菌株1)、青海(菌株41D)、四川(菌株111)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子中内生真菌菌株的发酵液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20%、60%、100%)发酵液处理下未带菌(E-)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状况,以探寻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作用不同,同时其促进或抑制作用与发酵液浓度有关。浓度为20%时,菌株111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为60%和100%时,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5)。结果表明,随着内生真菌发酵液浓度的变化,其作用不同,对非宿主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分离自不同地理区域宿主的菌株的作用表现不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娟 舒朝成 张红艳 张静 张雯娜 郭正刚
线状工程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本研究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从植物群落总数量指标和经济类群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 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及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高度、覆盖度及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虽然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杂类草(Weed)植物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却呈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Graminea)植物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恢复区域植物群落内禾本科植物高度随海拔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和恢复区域植物群落中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无明显差异。说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随海拔升高,总群落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变化一致,但各个经济类群的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变化不一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甘霖 文雅 段媛媛 郭正刚
合理灌溉量和适宜密度是栽培草地管理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密度(20、35、50株·盆~(–1))和灌溉量(35%~40%,60%~65%,75%~80%的土壤饱和含水量)互作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物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显著影响垂穗披碱草株高、分蘖数、根系体积、地上地下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比,且随灌溉量增大,垂穗披碱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蘖数、根系体积均呈增加趋势,而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先增加后减小。密度显著影响垂穗披碱草分蘖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且随密度增大,其分蘖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均呈减小趋势,而密度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株高、根系体积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比没有明显影响。灌溉量与密度互作仅显著影响了单株生物量(P <0.05),而对种群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这为高寒牧区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的建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灌溉量 密度 垂穗披碱草 生物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琳 李晓磊
【目的】研究不同护坡工程对常用护坡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根系特征的影响,为植被护坡工程的科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区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和直接撒播草籽工程3种植被护坡工程的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物根系取样和土壤取样,室内WinRHIZO根系扫描分析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3种护坡方式下垂穗披碱草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和直接撒播草籽工程3种护坡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的根系均以细根为主,其中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总根长为616.0 cm,根表面积为36.8 cm2,根体积为0.24 cm3,均显著高于直接撒播草籽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立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其他两种护坡方式高,而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下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体积质量较其他两种护坡方式高。土壤理化性质对垂穗披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相关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高,其立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高,说明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区及类似工程区选择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种植垂穗披碱草效果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明军 李兰晖 张镱锂 刘林山 王兆锋
海拔敏感性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探讨该区域气候变暖与海拔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71-2012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123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71-2012年研究区年、四季、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增温幅度空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中、东部和东北部高,东南部低的态势;②除春季外,研究区增温幅度总体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趋势,且该趋势在青藏高原主体范围内尤为明显,但在不同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蒲小剑 杜文华 吴建平 毛红霞
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分别选择60只欧拉型藏羊(公、母各30只,出生时间差不超过72h),测定初生-18月龄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指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腰角宽),以研究高寒草原不同草地类型欧拉型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为6月龄羔羊适时出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为体重增加的主要阶段,其中2-4月龄为最快增重期;8-12月龄体重显著降低(P0.05),到生长发育后期各指标间变化不一,未出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春林 韩向敏 郎侠 王彩莲
采用体外发酵法对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青草期、返青前期和枯黄期的消失率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旨在探讨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的变化,为不同草地类型及不同时期草地放牧家畜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对玛曲天然草地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能(GE)、钙(Ca)、磷(P)、NDF消失率、OM消失率和DM消失率有显著性影响(P 0.05);草地类型对玛曲天然牧草的NDF、 Ash、 GE、 ADF消失率和OM消失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显示,玛曲县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发育变化差异较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安雅静 王佳 杨筱倩 冀盼盼 赵雯萱 王向涛 张志新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研究这一区域温度和水分条件对野生牧草草种萌发活动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筛选适宜作为生态恢复的草种是稳定和恢复生态屏障功能的基础条件。通过PEG-6000调节渗透势模拟土壤干旱情况同时用10和20℃分别模拟青藏高原春季和夏季温度,研究14种青藏高原乡土草本植物在不同温度和水势下的萌发行为。结果表明:供试植物萌发策略具有多样化,大部分植物在不同温度和水势下萌发策略表现在发芽率增减的同时伴随萌发时间和萌发速率指数的变化且变化程度不一。有50%的植物(7种)在萌发时间上变化显著(P<0.05),在发芽率和萌发速率指数上呈弱响应,28.6%的植物(4种)三者的变幅都较大。个别植物表现不同,木根香青(Anaphalis xylorhiza)显著表现在发芽率和萌发时间上,劲直黄耆(Astragalus strictus)三者都呈弱响应,藏西蝇子草(Silene moorcroftiana)表现为发芽率和萌发时间较敏感。整体上植物种子在20℃时发芽率和萌发速率明显升高,随水势的增高而有所提高,较水势而言温度对萌发率的作用更显著,12种植物种子20℃萌发时间显著缩短8~10 d。不同科植物对水热变化响应不同,供试植物中菊科、石竹科植物萌发表现较好。多数植物可在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水分条件较好时作为建植草种进行生态恢复工作,藏沙嵩(Artemisia wellbyi)也可在夏季建植,藏西蝇子草、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木根香青可在春季作为建植草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卫红 刘大林 苗彦军 徐雅梅 陈鸣晖 邵将
干旱是制约西藏牧草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以西藏野生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披碱草(Elymus nutans)作为试验材料,探究两种野生牧草抗旱能力的强弱,以期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恢复和栽培草地建植时草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生牧草的株高增长速率、植株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干旱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江湖 呼天明 王佺珍 胡晓宁 朱勇 郑红梅 曹仲华 边巴卓玛 苗彦军
【目的】探讨施N量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施N量为0(CK),50,90,130,170,210,250,290和330 kg/hm2共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垂穗披碱草的每m2生植枝数(X1)、每生植枝小穗数(X2)、每小穗小花数(X3)、每小穗种子粒数(X4)、种子千粒重(X5)和每公顷种子产量(Z),分析施N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与种子千粒重极显著相关,每小穗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