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7)
- 2023(7282)
- 2022(6177)
- 2021(5731)
- 2020(4907)
- 2019(11133)
- 2018(11011)
- 2017(21287)
- 2016(11449)
- 2015(12659)
- 2014(12316)
- 2013(11821)
- 2012(10466)
- 2011(9366)
- 2010(9376)
- 2009(8558)
- 2008(8181)
- 2007(6978)
- 2006(5946)
- 2005(5046)
- 学科
- 济(46191)
- 经济(46146)
- 管理(32421)
- 业(30933)
- 方法(25744)
- 企(25124)
- 企业(25124)
- 数学(23791)
- 数学方法(23279)
- 农(11975)
- 财(10224)
- 中国(10195)
- 贸(9883)
- 贸易(9880)
- 业经(9808)
- 易(9653)
- 学(9474)
- 农业(8091)
- 技术(7321)
- 理论(7312)
- 制(6886)
- 环境(6627)
- 地方(6563)
- 务(6530)
- 财务(6500)
- 财务管理(6491)
- 融(6294)
- 金融(6293)
- 银(6126)
- 划(6099)
- 机构
- 学院(161138)
- 大学(160593)
- 管理(63554)
- 济(62502)
- 经济(61394)
- 理学(56592)
- 理学院(55983)
- 管理学(54567)
- 管理学院(54326)
- 研究(50451)
- 中国(37501)
- 科学(34940)
- 农(33246)
- 京(32724)
- 业大(29775)
- 农业(26605)
- 所(26170)
- 财(25619)
- 研究所(24364)
- 中心(23264)
- 江(21859)
- 财经(21581)
- 北京(20048)
- 经(19711)
- 范(18739)
- 经济学(18724)
- 农业大学(18395)
- 院(18385)
- 师范(18376)
- 州(17742)
- 基金
- 项目(118115)
- 科学(92071)
- 基金(86734)
- 家(78862)
- 国家(78258)
- 研究(77396)
- 科学基金(66674)
- 社会(49622)
- 社会科(47250)
- 社会科学(47236)
- 自然(46754)
- 省(46517)
- 基金项目(46255)
- 自然科(45764)
- 自然科学(45750)
- 自然科学基金(44953)
- 划(39727)
- 教育(36064)
- 资助(36047)
- 编号(29671)
- 重点(26676)
- 部(25022)
- 创(24894)
- 计划(24308)
- 发(23919)
- 科研(23570)
- 创新(23292)
- 成果(21553)
- 大学(21298)
- 科技(21182)
共检索到215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兴林 张宇清 张举涛 秦树高 周金星
【目的】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青藏铁路原有路基及新提出的一种输沙型路基的流场分布情况以及路基积沙特征,并讨论了轨枕式挡沙墙与PE阻沙网对路基风场及积沙特征的影响,探索路基对风沙运动规律的影响,为青藏铁路防沙治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3种路基(普通路基、通风路基、输沙路基)以及2种沙障(轨枕式挡沙墙、PE阻沙网)的组合形式,通过模拟流场及积沙分布特征,评价沙障的防沙效果并分析路基受风蚀影响的程度。【结果】3种路基的风速流场具有相同的功能分区,且风速对流场的影响较小;在路基迎风侧,普通路基对风速的降低作用最强,极易引起沙粒在路基坡脚和边坡堆积,路基顶部风速明显增加,大风时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路基背风侧存在回流现象,部分沙粒在重力作用下会堆积在背风侧边坡处;普通路基迎风侧边坡积沙情况严重,沙埋铁轨现象频发,布设有通风管的路基会受到积沙影响,导致管道堵塞,影响其冻土保护功能,输沙路基利用狭管效应,使风沙流加速通过,防止迎风侧边坡积沙和风沙上道,且一旦输沙管道发生积沙,可通过自然风力清除,若必须人工清理也便于操作,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当路基上风向布设沙障时,沙障对风速有极强的减弱作用,路基和沙障之间存在一个减速区,该区域速度呈中间大两端小分布规律,风速无法达到起沙风速,沙粒沉积在沙障前后,路基边坡积沙明显减少。【结论】3种路基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沙,输沙路基积沙量最小,且便于清理;轨枕式挡沙墙积沙量迎风侧大于背风侧,PE阻沙网积沙量背风侧大于迎风侧,并且沙障间距影响着阻沙效果,适当调整沙障间距,使此区间内的风速不足以起动沙粒,提高沙障阻沙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输沙路基相对于普通路基和通风路基更适用于风沙地区,但目前的结果还停留在理论阶段,需要在高原环境中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兴鑫 张凯 赵礼明 邓育辉 邓李佳
【目的】为了探究桥梁与路基(桥路)过渡段和路基附近流场、水平风速和积沙特征的分布规律,揭示桥路过渡段沙害形成机理。【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技术手段对不同来流风速下桥路过渡段和路基附近的流场变化和积沙特征进行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的积沙分布情况与现场实际积沙情况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当风沙流运动到桥路过渡段时,受到桥路过渡段的阻碍,产生速度分区,分别形成气流减速区、集流加速区、高速区、涡流回旋区和气流恢复区,且桥路过渡段背风侧减速区面积明显大于路基背风侧;桥路过渡段近地表处,气流速度先降低(负值)后升高再降低(负值),最后逐渐恢复至来流风速。距地表4.2 m高度处,速度变化基本呈V型分布,距地表4.4 m高度处,速度变化基本呈双V型分布。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桥路过渡段迎风侧和背风侧积沙均较多,而桥下净空是良好的过沙断面,绝大部分沙粒被输送至桥梁背风侧,不会在梁底大量沉积;路基积沙主要发生在迎风侧,背风侧很少。【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桥路过渡段附近积沙会慢慢向周边蔓延,一部分沉积在梁底,造成梁底积沙,另一部分跃过路基,进入道床。因此,桥路过渡段沙害防治不可忽视,必须定期清理积沙,防止沙粒进入道床和钢轨,危害行车安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丹
由于青藏铁路格拉段 (二期工程 )所在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特殊性 ,青藏铁路的修建可能会引发某些环境问题 .为了探讨如何减少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生态负面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 (山诺会 ) 2 0 0 1“走近可可西里”暑期科考队进行实地调查后认为 :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青藏高原腹地修建铁路 ,可能会对当地的植被、江河源头水质、冻土层及野生动物等产生负面影响 .笔者建议设计构筑野生动物通道 ,施工时实行环境监理制度 ,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地表植被、水源以及冻土稳定性 ,运营期实行合理的站台管理制度等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环境评价 生态影响 补偿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书民 厉为民 白石
文章分析了西藏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研究了青藏铁路对西藏城镇格局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大城镇、鼓励外来人口流入、发展国际贸易、建设配套公路体系和发展非农产业等促进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城镇化 城镇结构 西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智德 刘世海 许兆义 王连俊 沈宇鹏 朱清科
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基本沿青藏公路南行抵至拉萨市,线路全长1140km。铁路沿线遭受轻度以上风力侵蚀的线路长约260km,风蚀严重影响着铁路的安全运营。以西藏安多县境内措那湖沿岸布设的以高立式沙障、石方格沙障、碎石压沙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风固沙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降低风速和输沙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风沙流活动前沿的高立式沙障具有显著的降低输沙率和风速的功效,和对照区相比,第1、2,第2、3排高立式沙障中间的输沙率分别降低了72.00%和99.30%;障后的风速降幅也较大,第1排沙障后降低风速的范围为35.54%~92.82%,第2排沙障后降低风速的范围为8.66%~9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鑫贵 周金星 刘玉国 董林水 崔明
【目的】青藏铁路沙害段约占铁路全长的22.5%,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不同沙害防护措施下的积沙量,分析其防护效益及空间布局影响,为合理布设防沙措施、有效降低铁路沙害、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已部分布设沙害防治措施的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根据不同区段沙障的组合方式,设置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和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Ⅰ区:无防护措施区;Ⅱ区:低立式聚乙烯(PE)网格沙障防护区;Ⅲ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低立式PE网格沙障共同防护区;Ⅳ区:高立式栅栏沙障防护区;Ⅴ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高立式PE阻沙网防护区),通过测定积沙体断面要素和平均深度,计算不同防护措施组合的年均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文礼 张泽伟 白朝伟 刘玉玲
【目的】推求双曲线型薄壁堰堰流的基本方程式,确定双曲线型薄壁堰的流量系数,为实际工程中流量的控制和测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双曲线构建了双曲线型薄壁堰,通过能量方程式推导其流量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4种不同堰顶水头的过流能力,根据模拟的流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流量与堰顶水头的关系式,与理论推求的堰流基本公式相结合确定双曲线型薄壁堰的流量系数,辅以RNGk-ε湍流模型数值求解气液两相流时均方程;使用半隐式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求解速度与压力耦合方程组,并用Vof(VoLuME of fLuId)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使西藏的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旅游人口将成倍增加;同时,人口收入和人口素质也将大幅提高,对人口分布、就业及城市化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应抓住机遇,修订若干人口发展的评估指标,增加对西藏人口发展的政府专项投入,建立西藏人口发展援助基金制度,启动内地帮助西藏做好人口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西藏人口发展。
关键词:
青藏铁路 人口发展 流动人口 旅游人口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姜鑫贵
青藏铁路自开通以来便饱受沙害的困扰。随着防沙措施的布设,沿线整体的沙害状况有所缓解,但部分区段的沙害却日益严重。青藏铁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沙害特征也与其它地方的铁路沙害有所不同,很有必要对青藏铁路的沙害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针对青藏铁路的沙害特点,制定合适的高寒铁路防沙措施。本文选取青藏铁路北麓河段作为研究区域,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与相关资料对北麓河的沙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通过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当地的风况特征,以获得北麓河的沙害驱动力的变化特点;(2)通过对实验区植被和土壤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沙害特征 风沙运移 防沙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礼茂,方叶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作为对沿途区域经济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文章以青藏铁路为例,重点从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两个方面研究分析青藏铁路对其沿线经济的影响:①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②对工业结构的影响;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影响;④对旅游业的影响;⑤对西藏经济布局和城镇发展的影响;⑥对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就未来该地区的投资方向与重点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影响 经济结构 经济布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高永 娜仁格日勒 翟波 王余彦 史万林
以对比分析不同风场及电站配置模式下光伏阵列对风沙输移的影响差异为研究目的,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对不同风速、风向、电站阵列行距及是否布设麦草沙障时阵列在050 cm内的输沙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050 cm高度范围内,阵列模型的输沙率与风速大小呈正比,与集沙高度呈反比,3个试验风速下输沙率均以多项式拟合关系最佳;2)当风向为南风时阵列输沙率及其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最高,南风(180°)、东北风(45°)、西北风(315°)的输沙最佳拟合函数分别为多项式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
关键词:
光伏阵列 风速 风向 行间距 麦草沙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竑 谢涤湘 刘迎华
在众多的旅游研究成果中,对旅游发展与交通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的工作也多宏观和粗线条,缺乏深度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于改善区域旅游可进入性的大型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国内外都鲜有系统研究。青藏铁路在改善西藏交通结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密切与内地联系、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旅游业也将产生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它具有极大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降低进入门槛,拓展游客市场;调整并优化内部原有旅游开发格局,促生新的旅游目的地,丰富旅游的产品体系;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扩大旅游的影响等诸多作用。但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诸多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如快速发展的大众游客对脆弱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进入性改善可能对雪域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的降低、部分原有旅游热点线路或地区有可能沦落为“被旅游遗忘的角落”,从而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重复浪费等。最后针对西藏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体化战略、保护性开发战略、差异性开发战略及战略等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慧 沈渭寿 邹长新
铁路建设需要设置取(弃)土场、砂石料点、施工营地等工程场地,这些工程场地如果设计不合理,必将对沿线景观造成破坏,进而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该文参考美国林务局的“视觉管理系统(VisualManagementSystem,VMS)”和美国土地管理局的“视觉管理(VisualResourcesMana-gement,VRM)”,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新建青藏铁路沿线景观特点和工程场地的位置、面积、所处的坡度、相对于铁路的距离、沿铁路方向的长度以及相对于本底景观的对比度,建立了新建青藏铁路沿线的景观视觉管理系统,定量分析和评价了铁路建设工程可能对高原景观带来的冲击,并为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平 杨锡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