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6)
2023(10414)
2022(9226)
2021(8771)
2020(7302)
2019(16953)
2018(17157)
2017(32863)
2016(18200)
2015(20556)
2014(20797)
2013(20261)
2012(18481)
2011(16518)
2010(16278)
2009(14732)
2008(14102)
2007(12145)
2006(10463)
2005(8936)
作者
(52947)
(43860)
(43538)
(41434)
(27826)
(20975)
(19765)
(17447)
(16714)
(15593)
(15113)
(14600)
(13930)
(13792)
(13471)
(13461)
(13228)
(13081)
(12520)
(12352)
(11032)
(10731)
(10574)
(9982)
(9820)
(9782)
(9776)
(9501)
(8867)
(8821)
学科
(66027)
经济(65943)
管理(50797)
(46248)
(38879)
企业(38879)
方法(31454)
数学(26992)
数学方法(26672)
(18102)
中国(17333)
(17050)
(16537)
业经(14711)
地方(13927)
理论(12986)
(12979)
农业(11694)
(11617)
(11097)
贸易(11093)
技术(10793)
教育(10747)
(10740)
环境(10636)
(10492)
财务(10422)
财务管理(10403)
(10086)
(10044)
机构
大学(251375)
学院(249874)
管理(100445)
(91382)
经济(89142)
理学(87478)
理学院(86486)
管理学(84899)
管理学院(84460)
研究(83522)
中国(59851)
科学(54959)
(54336)
(44035)
(42443)
(41391)
业大(41027)
研究所(39099)
中心(37456)
(35823)
农业(34868)
北京(34104)
(33708)
财经(33492)
师范(33332)
(30771)
(30466)
(29317)
技术(28846)
师范大学(26911)
基金
项目(178497)
科学(138483)
研究(129684)
基金(127270)
(111834)
国家(110886)
科学基金(94238)
社会(78124)
社会科(73777)
社会科学(73757)
(70938)
基金项目(68395)
自然(62966)
自然科(61465)
自然科学(61447)
自然科学基金(60307)
(59887)
教育(59558)
编号(53966)
资助(52378)
成果(43934)
重点(39590)
(38397)
(37362)
课题(37316)
(37036)
创新(34443)
科研(34280)
项目编号(33394)
计划(33117)
期刊
(98465)
经济(98465)
研究(71135)
中国(46756)
学报(44568)
(39985)
科学(38904)
管理(35898)
大学(32662)
教育(31554)
学学(30676)
(30138)
农业(28159)
技术(21901)
(17928)
金融(17928)
业经(16908)
财经(15255)
经济研究(15109)
图书(15052)
(13871)
科技(13218)
理论(12935)
(12823)
问题(12709)
(12327)
实践(12157)
(12157)
业大(12080)
技术经济(11260)
共检索到35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张蜀宁  吴震  汤伟华  杨学东  
以青花菜04J-20、04J-19和04J-21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苗龄外植体对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4J-20 8 d苗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为100%(MS+0.10 mg.L-1NAA+6.0 mg.L-16-BA+8 g.L-1琼脂+30 g.L-1蔗糖),继代培养增殖系数达8~9(MS+0.2 mg.L-1NAA+2.0 mg.L-16-BA+7 g.L-1琼脂+30 g.L-1蔗糖),生根培养诱导生根率为100%(1/2MS+0.1 mg.L-1NAA+7 g.L-1琼脂+30 g.L-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焕苓  林顺孚  赖钟雄  
以黄花青花菜杂种1代无菌试管苗茎段为材料,进行增殖、生根、移栽等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1BA+0.01 mg.L-1NAA,增殖系数为2.95,苗质量等级为1.67;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生根率为94.45%,苗质量等级为3.00;长势良好的植株,株高4-5 cm,根数4-5条,根长2-3 cm,移栽至泥炭土∶蛭石∶河沙=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3.3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于莉  张蜀宁  王雅美  徐丽娟  侯喜林  
研究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诱导对3种青花菜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建立青花菜四倍体的离体双层培养诱导体系,为植物倍性育种提供新途径。以子叶期保留下胚轴0.4~0.6 cm的子叶为外植体,接入含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基(上层为含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基,下层为不含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24、48和96 h。结果表明:以300mg·L-1秋水仙素处理48 h诱导获得四倍体的效果最佳,LQ-2、S139-2和LQ-23三个材料外植体存活率达100.00%,增殖系数分别为2.00、2.33和2.67,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66.67%、71.42%和62.50%。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株高、叶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君  张蜀宁  侯喜林  王淑敏  孙成振  
以‘尖叶芥蓝’、‘中花粗心芥蓝’和‘迟花芥蓝’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苯基噻二唑脲(TDZ)预处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芥蓝离体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中花粗心芥蓝’再生能力最强;不同外植体类型中再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下胚轴、带柄子叶、子叶块;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激素组合为0.2 mg.L-1NAA+6 mg.L-1 6-BA;以此激素组合为基础,下胚轴经0.5 mg.L-1 TDZ浸泡30 min预处理接种在分化培养基(MS+0.2mg.L-1 NAA+6 mg.L-1 6-BA+8 g.L-1琼脂+30 g.L-1蔗糖)上不定芽再生率最高,达9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旭花  陈书霞  申晓青  陈为峰  张然然  成思琼  
【目的】建立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为黄瓜种质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欧洲型黄瓜种质14-1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AgNO3质量浓度、苗龄、子叶切割方式及外植体接种方式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4.0mg/L 6-BA+0.3mg/L IA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5.00%和2.51;欧洲型黄瓜种质14-1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3.0mg/L 6-BA+2.0mg/L AB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6.70%和2.77;5d苗龄的黄瓜子叶作为外植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翠  曾爱松  严继勇  宋立晓  高兵  侯喜林  
以10份不同类型的F1代青花菜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观察、培养基类型及pH值等对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青花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间胚胎诱导频率差异显著;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时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基因型之间最适花蕾的长度也有一定的差异;1/2 NLN+130 g蔗糖是青花菜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最佳pH值为6.2;子叶胚在液体培养基中停留25 d为最佳时间;MS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7.0 g.L-1时胚状体苗的成活率最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梅  张蜀宁  孔艳娥  张丽丽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爱芹  孙振元  赵梁军  
In this paper,a protocol for efficient shoot regen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of 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shoot regeneration such a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types of medium and inoculation ways were studied 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萍  AndrzejWojciechowski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 ,授粉后 1 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 ,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不同而异 ,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宣雨  刘树君  宋松泉  
【目的】建立能源植物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的高频、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以甜高粱品种凯勒的芽顶端分生组织为外植体,探讨在甜高粱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过程中,无菌实生苗的适合苗龄,适宜的激素组合与比例;并将获得的最佳培养方法应用于其它两个甜高粱品种:M-81E和意达利,以研究此途径的基因型依赖性。【结果】利用3d苗龄的芽顶端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容易获得较高的分生组织膨大率。甜高粱丛生芽诱导的适宜激素组合为4.0mg·L-16-苄基腺嘌呤+0.5mg·L-12,4-二氯苯氧乙酸+0.5mg·L-1噻重氮苯基脲,可获得91%的丛生芽诱导频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英  吴晓光  龚静  金海军  姚文岳  李式军  吴琴生  
1992至 1999年期间 ,以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 92 0 8为不育源 ,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进行转育 ,育成了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 19。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 ,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 10 0 % ;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 ,花器结构正常 ,结实能力强。利用不育系BC7 19培育出了青花菜一代杂种沪青 1号 ,具有生长势强、早熟、抗黑腐病、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 ,增产效益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生财  杨文文  赖钟雄  
以苋菜种子为材料,进行苋菜离体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苋菜种子经过75%酒精消毒1 min,再用升汞消毒8 min,在MS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可达87%以上;从无菌苗切取带2片子叶的下胚轴,在MS+3.0 mg.L-1 6-BA+0.2 mg.L-1 NAA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好;不定芽在MS+3.0 mg.L-1 6-BA+1.0 mg.L-1 IAA培养基上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可达13.02;试管苗在1/2MS+0.2 mg.L-1 IBA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90.35%;在适宜的温度下,试管苗移栽到菜园土上的成活率可达92.5%以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双粉  张蜀宁  张伟  张杰  侯喜林  
观察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对分裂各时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相比,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及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及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高达31.5%,二倍体则只有10.2%的细胞表现异常,说明同源四倍体遗传稳定性比二倍体差,减数分裂不正常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娜  薛婉钰  陈盼盼  张婷婷  李娟  陈书霞  
[目的]筛选适宜于黄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培养条件,为完善黄瓜胚状体再生途径及建立黄瓜优良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奠定基础。[方法]以8份不同基因型黄瓜种质Q24、Q16、9930、No.26、Gy14、No.14、S63和16F7-2-8为材料,研究基因型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胚状体诱导率及成苗率为考察指标,以Gy14和9930为材料,探讨苗态(子叶未展开,子叶即将展开,子叶展开)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Gy14为材料,从子叶切割方式(不保留下胚轴及保留约1,2 mm下胚轴)、无菌苗培养阶段光照与否、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的质量浓度(0.75,1.00,1.50,2.00 mg/L)以及胚性愈伤的诱导时长(20,30和60 d)等方面,对黄瓜胚状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基因型选择结果显示,Gy14和9930比其他基因型黄瓜种质更易诱导出较明显的胚状体。与子叶即将展开和子叶已展开2种苗态相比,子叶未展开时,Gy14和9930的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分别可达39.3%和38.7%。子叶节保留约1 mm下胚轴处理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85.2%。无菌苗培养阶段每天进行16 h光照和全天暗处理2种方式,对于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不显著。适宜胚状体诱导的2,4-D质量浓度为1.00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31.6%。与诱导20和60 d相比,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30 d的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和成苗率较高,分别为39.6%和65.6%。[结论]黄瓜Gy14的无菌苗处于子叶未展开、仍呈抱合状态时,对其采取保留约1 mm下胚轴的切割方式,置于含1.00 mg/L 2,4-D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可较为高效地产生胚状体,并获得完整的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