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9)
- 2023(8740)
- 2022(7994)
- 2021(7597)
- 2020(6350)
- 2019(14818)
- 2018(14829)
- 2017(28700)
- 2016(15848)
- 2015(17820)
- 2014(17774)
- 2013(17596)
- 2012(15949)
- 2011(14273)
- 2010(14007)
- 2009(12591)
- 2008(11941)
- 2007(10116)
- 2006(8625)
- 2005(7266)
- 学科
- 济(58933)
- 经济(58869)
- 管理(43708)
- 业(41142)
- 企(34924)
- 企业(34924)
- 方法(29666)
- 数学(25668)
- 数学方法(25367)
- 学(15917)
- 农(14925)
- 中国(14266)
- 财(13788)
- 业经(12987)
- 地方(12654)
- 理论(10506)
- 和(10287)
- 农业(10047)
- 贸(9986)
- 贸易(9982)
- 环境(9776)
- 技术(9758)
- 易(9668)
- 务(9224)
- 财务(9167)
- 财务管理(9153)
- 制(8936)
- 企业财务(8673)
- 教育(8616)
- 划(8477)
- 机构
- 大学(220923)
- 学院(218760)
- 管理(89860)
- 济(79390)
- 理学(79134)
- 理学院(78213)
- 经济(77506)
- 管理学(76816)
- 管理学院(76452)
- 研究(71983)
- 中国(50210)
- 科学(49133)
- 京(46673)
- 农(38170)
- 所(36679)
- 业大(36480)
- 财(34325)
- 研究所(34122)
- 中心(31904)
- 农业(30375)
- 江(30143)
- 北京(29101)
- 范(28835)
- 财经(28565)
- 师范(28477)
- 院(26575)
- 经(26027)
- 州(24955)
- 技术(24676)
- 师范大学(23160)
- 基金
- 项目(160334)
- 科学(124549)
- 基金(115311)
- 研究(114225)
- 家(101330)
- 国家(100502)
- 科学基金(85949)
- 社会(68949)
- 社会科(65214)
- 社会科学(65196)
- 省(63600)
- 基金项目(62486)
- 自然(58636)
- 自然科(57242)
- 自然科学(57222)
- 自然科学基金(56181)
- 划(53805)
- 教育(51979)
- 资助(47670)
- 编号(46723)
- 成果(37179)
- 重点(35711)
- 部(34443)
- 发(33814)
- 创(33462)
- 课题(31872)
- 科研(31318)
- 创新(31151)
- 计划(30475)
- 大学(29488)
共检索到299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覃映雪 王晓林 鄢庆枇 王赟 叶冬凤
以中国沿海重要经济鱼类青石斑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营养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检测其肠道中总的好气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的数量,以TCBS(Thiosulfate Citrate Bile Salts Su-crose)、麦康凯、NAC(Nalidixic acid-cetri mide)、锰营养盐、TPY(Tryptone-phytone-yeast extract)和SL(Rogosa SL.)琼脂等6种选择性培养基对青石斑肠道菌群进行计数和选择性分离,并对分离的优势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青石斑鱼肠道内好气及兼性厌氧菌的总量可达5.3×105CFU/g。在6种选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云章 杨红玲 马如龙 宋凯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分离到3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株菌(MM1和MM4),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MM1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M4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进一步研究了MM1和MM4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pH值的人工胃液、含有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及高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MM1和MM4均在培养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似,pH4.0和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存活的影响较小,而pH2.0的人工胃液对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晓露 邹文政 鄢庆枇 郭国军 陈强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不同处理后的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40、60和80℃热处理10min后河流弧菌的黏附率出现显著性升高,而100℃处理10min则能极显著降低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黏液对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高碘酸处理则能极显著提高河流弧菌的黏附率;8种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甘露糖、甘露醇、麦芽糖能极显著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乳糖、果糖及蔗糖能显著性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半乳糖则没有显著性影响;高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但较低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石斑鱼...
关键词:
河流弧菌 青石斑鱼 表皮黏液 黏附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覃映雪 池信才 苏永全 王德祥 陈信忠
2002年夏季厦门同安湾一带气候炎热,降雨量少,海水盐度偏高,同安湾刘五店的网箱养殖石斑鱼大面积暴发溃疡病。本研究调查了石斑鱼溃疡病暴发的特征和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溃疡坏死、眼球脱落、鱼骨暴露等。从病鱼体表及内脏分离出优势菌群命名为TS 628,经回归感染证实TS 628就是引发本次石斑鱼溃疡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电镜下观察菌体呈短杆状,极端单鞭毛,综合研究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同源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特性,基本确认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该菌对氯霉素、壮观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万古霉素、青霉素G等抗生素不敏...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青石斑鱼 溃疡病 病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殷彬 迟淑艳 谭北平 姚红梅 姚亚军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为研究硫酸锰(MnSO_4·H_2O)、甘氨酸锰[MnC4H8O4N2]和羟基蛋氨酸锰(MnC5H11NO6S2)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实验选取体重为(11.00±0.12)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27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添加MnSO_4·H_2O、MnC4H8O4N2和MnC5H11NO6S2(分别记作MnSO_4、Mn-Gly和Mn-MHA),使饲料中Mn元素水平分别为37.74 mg/kg、40.66 mg/kg和38.15 mg/kg,投喂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养8周。结果表明, Mn-Gly和Mn-MHA组的增重率(WGR)均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方面, Mn-Gly和Mn-MHA组均显著低于MnSO_4组(P<0.05),Mn-MHA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显著高于MnSO_4和Mn-Gly组(P<0.05),Mn-Gly和Mn-MHA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均显著低于MnSO_4组(P<0.05)。Mn-Gly和Mn-MHA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与MnSO_4组相比,Mn-MHA组显著提高了前肠和中肠皱襞高度(P<0.05),增大了后肠肌层厚度(P<0.05);Mn-Gly组中肠皱襞宽显著高于MnSO_4组(P<0.05),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MnSO_4和Mn-MHA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伟兴 王嘉 谭北平 迟淑艳
为了研究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以鱼粉含量40%为对照组(MBM0),在饲料中添加2%、4%、8%和12%的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5%(MBM5)、10%(MBM10)、20%(MBM20)和30%(MBM30),配制5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8.85±0.04) g的石斑鱼8周。结果显示,各组石斑鱼存活率均为100%;各替代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替代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间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各替代组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肠道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MBM10、MBM20和MBM30组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BM10、MBM20、MBM30组和对照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MBM5组,MBM30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MBM5组。实验表明,当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为40%时,MBM可替代30%的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降低石斑鱼血脂水平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在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使用的可行性,对节省石斑鱼饲料鱼粉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西之 邱晓燕 蔡秋凤 刘光明 苏文金 曹敏杰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cel,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柱层析,从青石斑鱼的胃中分离纯化到3种胃蛋白酶原(PG-1、PG-2和PG-3),SDS-PAGE结果显示,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35、36和37 ku。在pH 2.0下,3种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P-1、P-2和P-3,分子量分别约为33、33和34 ku。3种酶的最适pH分别为3.0、2.5和2.5,最适温度均为40℃,且均能被典型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 A有效抑制。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表明,3种胃蛋白...
关键词:
青石斑鱼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纯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秋芬 刘楚吾 郭昱嵩 刘丽 徐田军
微卫星DNA,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或简单序列重复(SSR),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DNA片段,一般每个重复单位仅1~6个碱基,重复数为10~20次,其中动物体中以双核苷酸(CA/GT)n最为常见。根据微卫星DNA核心序列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段鹏飞 田永胜 李振通 李子奇 陈帅 黎琳琳 王心怡 王林娜 刘阳 李文升 王晓梅 李波
低氧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胁迫现象, 而鱼类的低氧耐受能力是鱼类抗逆性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蓝身大斑石斑鱼(E. tukula,♂)杂交后代(简称金虎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的低氧耐受能力, 采用封闭式呼吸室测定棕点石斑鱼和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耗氧率与窒息点, 并采用渐变式低氧的方式在正常溶氧[(5.71±0.31) mg/L]和下降到4 mg/L、3 mg/L、2 mg/L、1 mg/L、0.4 mg/L处1 h后以及恢复常氧水平3 h后采取棕点石斑鱼和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肝脏组织, 测定其部分抗氧化酶活性与能量利用相关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 在水温(31.18±0.38) ℃时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耗氧率为0.16 mg/(g·h), 显著高于其母本棕点石斑鱼幼鱼(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段鹏飞 田永胜 李振通 李子奇 陈帅 黎琳琳 王心怡 王林娜 刘阳 李文升 王晓梅 李波
为了研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杂交后代(简称金虎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的低氧耐受能力,采用封闭式呼吸室测定棕点石斑鱼和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耗氧率与窒息点,在正常溶氧[(5.71±0.31) mg/L]和溶解氧下降至4.0 mg/L、3.0 mg/L、2.0 mg/L、1.0 mg/L、0.4 mg/L处1 h后以及恢复正常溶氧水平3 h后,采取棕点石斑鱼和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肝脏组织,测定其部分抗氧化酶活性与能量利用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31.18±0.38)℃时金虎石斑鱼幼鱼的耗氧率为0.16 mg/(g·h),显著高于其母本棕点石斑鱼幼鱼(P0.05);溶解氧浓度下降和复氧的全过程中,棕点石斑鱼幼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和乳酸(lactic acid, LD)含量以及金虎石斑鱼幼鱼肝脏中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LDH酶活性变化显著(P0.05);复氧3h后,棕点石斑鱼肝脏中的SOD活性升高16.7%,GSH-Px活性升高42.5%,LD含量升高2.8%,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水平(P<0.05),而金虎石斑鱼除GSH-Px活性没有恢复至对照水平外(P0.05);在溶解氧变动的过程中,金虎石斑鱼肝脏SOD、GSH-Px、CAT以及T-AOC活性激活程度分别达到29.1%、17.9%、42.4%、76.0%,均高于棕点石斑鱼肝脏中相应抗氧化酶活性激活程度的最大值。研究结果表明,金虎石斑鱼相对于棕点石斑鱼耗氧率略高,且其低氧耐受能力较好,可以进行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在受到缺氧胁迫后,金虎石斑鱼较棕点石斑鱼能够更高效地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且金虎石斑鱼在受到低氧胁迫后比棕点石斑鱼有更好的恢复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兆鸿 王建建 高权新
采用16S r DNA-PCR菌群分离鉴定的方法,对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幼鱼的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菌群结构进行了鉴定,用产酶菌筛选培养法对产消化酶的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测试了各菌株消化酶的活力。研究发现,云纹石斑鱼幼鱼消化道内可培养的主要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其中产消化酶的菌株占可培养菌的55.6%。在产酶菌中,同一株菌产3种酶的有5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晓凌 张艳花 韩茂森
通过解剖活体宝石斑鱼 30尾 ,观察并记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宝石斑鱼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体躯厚而扁圆 ,鱼体呈纺锤形 ,头背部眼后微凹 ,体高约为体长的 1/2。上下颌具一行排列细密的尖齿 ,后鼻孔呈横向短裂孔。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联 ,中间无缺刻 ,生有 14枚棘。鱼体上半部淡蓝绿色 ,腹部色白 ,鱼体两侧不规则的布有近圆形的大斑块及小斑块。胃发达呈“Y”型 ,幽门盲囊 2 0~ 2 4个 (有的末端具分叉 ) ,肠管长 ,为体长的 3~ 3 5倍。胆囊长棒卵形 ,生殖腺细长紧贴于鳔腹面。雌雄异体
关键词:
宝石斑鱼 形态特征 内部结构 雌雄异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学礼 李会明 李中香
20 0 2年 7月份我们从澳大利亚引进宝石斑鱼苗 ,进行了养殖试验。对鱼苗运输、鱼苗暂养、鱼种培育以及越冬养成等环节试验情况进行总结 ,介绍各环节所采取的技术关键以及今后养殖、推广该品种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宝石斑鱼 养殖 试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东年
钓捕石斑鱼是电白县陈村镇森高渔业管理区的传统作业方式。近年来,在传统渔场资源衰退的情况下,该区渔民发挥自己的特长,改良渔船性能,提高渔船的适航适渔能力;改进钓具,采用延绳钓技术,装配适当的浮沉力使钓具在流水的推动下移动,扩大了作业范围,提高上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石斑鱼隶属鮨料,是分布于世界各国暖海域沿岸近底层大型名贵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各国人民的青睐,成为许多国家采捕和养殖的对象。 生态习性 生态特性 石斑鱼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共有30余种,我国近海约有20余种。多数为浅海种。栖息于沿岸岛屿附近和岩礁、珊瑚礁岩穴或缝隙,也有栖息于水深数百米。喜隐蔽躲藏,不作长距离洄游,栖息水层随水温而变化。最适水温为20~28℃,低于18℃时食欲减退,低于15℃时鱼体失去平衡。产卵期的水温一般为22~25℃,日本天然海域的产卵期为4~6月。适盐范围较广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