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1110)
- 2022(9761)
- 2021(9191)
- 2020(7638)
- 2019(17974)
- 2018(17938)
- 2017(34084)
- 2016(18834)
- 2015(21278)
- 2014(21404)
- 2013(21141)
- 2012(19454)
- 2011(17494)
- 2010(17401)
- 2009(15630)
- 2008(15237)
- 2007(13200)
- 2006(11709)
- 2005(9735)
- 学科
- 济(73418)
- 经济(73346)
- 管理(53235)
- 业(46859)
- 企(38509)
- 企业(38509)
- 方法(32656)
- 数学(28011)
- 数学方法(27679)
- 农(20784)
- 地方(20738)
- 中国(19189)
- 学(18007)
- 业经(16723)
- 财(16303)
- 环境(15607)
- 农业(13950)
- 和(13329)
- 理论(12449)
- 贸(11915)
- 贸易(11904)
- 划(11520)
- 易(11463)
- 技术(11406)
- 制(11203)
- 教育(10653)
- 务(10203)
- 财务(10134)
- 财务管理(10120)
- 地方经济(10015)
- 机构
- 大学(258578)
- 学院(258221)
- 管理(104539)
- 济(95809)
- 经济(93420)
- 理学(90496)
- 理学院(89407)
- 研究(88054)
- 管理学(87815)
- 管理学院(87364)
- 中国(63343)
- 科学(57766)
- 京(57193)
- 所(43890)
- 江(42365)
- 农(42244)
- 财(41872)
- 业大(41119)
- 研究所(40357)
- 中心(39911)
- 范(36271)
- 师范(35938)
- 北京(35611)
- 财经(33685)
- 院(33373)
- 农业(32825)
- 州(31593)
- 经(30532)
- 师范大学(29173)
- 技术(28446)
- 基金
- 项目(184697)
- 科学(144153)
- 研究(135534)
- 基金(131485)
- 家(114786)
- 国家(113841)
- 科学基金(97473)
- 社会(82424)
- 社会科(77855)
- 社会科学(77832)
- 省(73777)
- 基金项目(71436)
- 自然(64888)
- 自然科(63163)
- 自然科学(63147)
- 自然科学基金(61931)
- 划(61914)
- 教育(61463)
- 编号(56469)
- 资助(53435)
- 成果(44930)
- 重点(41593)
- 发(39812)
- 部(39679)
- 课题(39107)
- 创(37921)
- 创新(35323)
- 科研(35175)
- 大学(33825)
- 项目编号(33818)
- 期刊
- 济(107369)
- 经济(107369)
- 研究(74411)
- 中国(51272)
- 学报(41739)
- 科学(38742)
- 管理(37594)
- 农(37408)
- 教育(32566)
- 大学(30812)
- 财(29935)
- 学学(28598)
- 农业(26592)
- 技术(23321)
- 业经(18534)
- 融(18140)
- 金融(18140)
- 图书(17025)
- 经济研究(15214)
- 资源(15054)
- 财经(14986)
- 问题(13912)
- 科技(13808)
- 业(13786)
- 理论(12783)
- 经(12612)
- 现代(12403)
- 技术经济(12105)
- 实践(12006)
- 践(12006)
共检索到375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文来 张建强 刘菁
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更多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出现了生态工业理论。该文以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例,运用“关键种”理论选取区内关键种企业、运用食物链(网)理论进行生态工业产业链的设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最优化为目的,遵循3R原则,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社会三个不同的层次对该区进行生态工业规划,以便能真正实现该区环境、经济的“双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耕地。2012年2月,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受到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的表彰和嘉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敏 周波
从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政府规划两方面入手,对成都市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了剖析与研究,旨在探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工业集中发展区如何面对资源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的双重挑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
工业集中发展区 可持续发展 成都 青白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敏 赵瑞峰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研究探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住区环境,使居住区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基地,最终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型居住区的建设做出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细英 刘强 张迪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区人类周围一切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的总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从阐述人居环境形成的构成要素出发,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认为城市生态休闲是城市居民为充分体验生态文明而构建的高品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绿地、水域,特别是环境条件良好、生态自成体系的单位用地,编制生态休闲示范区规划,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寻找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 人居环境 生态休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成秀,尚金城
随着全球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它通过一个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达到减少废物,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从而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研究,文章主要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评价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城市用地规划 龙泉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关键词:
水网乡村 生态风险 适应性规划 生态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关键词:
水网乡村 生态风险 适应性规划 生态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朝林
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视角论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学,重点介绍了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思潮,并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最后就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学 生态城市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美春 钱瑜 钱新 张玉超 王勤耕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袁桥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为例,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物质集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构建袁桥镇生态工业园区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以"废物"再利用为出发点,提出了运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质集成的方法。本文建立了实现园区物质集成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物质集成 生态工业园 第三方物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德罡 戴海雁
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正陷入"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贫困陷阱"。如果要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需要改变。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国内产业分工带来的机遇,揭示了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城乡规划法》、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的背景下,结合项目实例论述了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措施:在资源承载力基础上进行区域合作,以确定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严格进行空间管制,以保护生态环境、限制工业用地的无限制扩张;规划建设高效率工业园区,确保土地资源有效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娟 李红彬 包景岭
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要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区划,促进企业间物质循环利用,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是生态工业园区获得环境效益的根本保障;而物流成本的降低是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是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系统布置设计)是企业进行车间设施规划的有效方法。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物质或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犹如车间内的工件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设施间流动,文章试探性的将SLP方法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物流 系统布置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仰阳 谢正观
城市非建设用地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外无序扩张和蔓延,侵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城市非建设用地。因此,需要进行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来达到对其保护和发展的目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作为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本文以龙海市九龙江地区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对其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进行了研究,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了各区的控制导则。
关键词:
城市非建设用地 生态敏感性 生态功能区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丹 邹长新 林乃峰 徐梦佳
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状况变化研究对于评估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分区的国土开发强度,提升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系统宏观结构、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评价了2010~2015年长江经济带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生态状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聚落生态系统面积分别占该类主体功能区国土面积的25.25%、6.55%、3.70%和0.40%,总体上体现了国土开发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布局的梯级特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年变化率高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不符合其"限制开发"的功能定位,需加强空间管控,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长江经济带平均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好转态势。植被覆盖度基本稳定、转好、转差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0.43%、25.20%和14.37%;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本稳定、转好、转差的面积比例分别为49.82%、45.36%和4.8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