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9169)
2022(7794)
2021(6887)
2020(5490)
2019(12313)
2018(12241)
2017(22932)
2016(12284)
2015(13778)
2014(14043)
2013(13975)
2012(13629)
2011(12846)
2010(13497)
2009(12633)
2008(12507)
2007(11533)
2006(10945)
2005(10572)
作者
(36959)
(30849)
(30750)
(29346)
(20033)
(14730)
(13866)
(11868)
(11794)
(11297)
(10753)
(10200)
(10198)
(10181)
(9868)
(9570)
(9188)
(8969)
(8906)
(8583)
(8258)
(7621)
(7527)
(7248)
(7104)
(7016)
(6962)
(6908)
(6328)
(6082)
学科
(77123)
经济(77056)
管理(34435)
(33030)
(25818)
企业(25818)
地方(24999)
中国(22422)
方法(18712)
(17475)
业经(16797)
地方经济(15734)
数学(15517)
数学方法(15364)
(13064)
(12688)
农业(12255)
(12196)
银行(12187)
(12033)
金融(12033)
(12007)
(11949)
(10966)
(10574)
贸易(10559)
环境(10305)
(10067)
(9717)
(9352)
机构
学院(186473)
大学(184177)
(87942)
经济(86063)
研究(72829)
管理(66273)
中国(57065)
理学(54147)
理学院(53457)
管理学(52757)
管理学院(52369)
(40504)
科学(40272)
(39510)
(37189)
研究所(32850)
中心(32394)
(32184)
财经(29661)
经济学(27401)
(27314)
(27247)
师范(27038)
北京(26915)
(26494)
(25825)
(25824)
经济学院(24072)
(23306)
科学院(21719)
基金
项目(106993)
科学(84268)
研究(83142)
基金(75061)
(63792)
国家(63171)
社会(54208)
科学基金(53627)
社会科(51465)
社会科学(51455)
(42772)
基金项目(37968)
教育(37471)
(35096)
编号(34019)
资助(31111)
自然(30666)
(30321)
自然科(29889)
自然科学(29884)
成果(29394)
自然科学基金(29342)
课题(25690)
发展(25416)
(24984)
重点(24552)
(23141)
国家社会(22159)
(21762)
(21134)
期刊
(118963)
经济(118963)
研究(68393)
中国(46733)
管理(29779)
(29358)
(27456)
教育(24865)
(24217)
金融(24217)
科学(23678)
学报(23009)
经济研究(19399)
业经(18827)
技术(18254)
农业(18233)
大学(18203)
学学(16632)
财经(15814)
问题(14855)
(13900)
(11896)
技术经济(11113)
世界(11076)
国际(10961)
图书(10148)
商业(9981)
(9747)
论坛(9747)
经济问题(9639)
共检索到32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毅武  严正德  
目前,人们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表述,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与经济发展战略相混淆;二是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与行业或部门发展战略相混淆;三是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概括与表述上一般化、通用化,缺乏操作性和特殊性。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依据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为实现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上述要求所必须采取的根本性措施的概括和总和,亦即总体性、方向性、长期性、根本性经济决策。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层次性和范围性,有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有一个省或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景芳  
绿色经济是能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发展绿色经济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文章从青海独特的地域特点出发,分析了青海发展绿色经济所具有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巨乐  
关于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省人民政府秘书长蔡巨乐青海省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涵义是:把沿兰青、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一线的东起民和、西至格尔木的海东、西宁、柴达木三大经济区,作为全省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进而带动环青海湖的海南、海北两个藏族自治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平  
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进入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台阶,否则,就将延缓工业化进程,丧失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机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亚平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王亚平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昭云  谢莉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山区。梅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客都、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梅州市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自身优势转化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符合节能减排时代主旋律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梅州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梅州市的比较优势,探索梅州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自涛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间、不同地区居民间、不同行业和部门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以利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文波  
对延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陈文波延安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总人口189.1万,其中农业人口153.82万,占81.3%。延安人民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海波  尹少华  
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湖南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湖南的经济在向生态经济转变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优势: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和物种多样性、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以及发展的良好趋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人口压力大、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不足。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规划、培养生态意识、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产业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制定出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东亚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盛松成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于东亚模式的讨论不断深入。我们认为,这一讨论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推进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思考,因为透过亚洲国家货币、金融失控的表象,可以看到亚洲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而在这一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庆才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玉米的生物习性与消费趋势、玉米产业布局与增产措施、玉米的加工转化增值、玉米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以及海外开发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文金  朱大奎  邹欣庆  
从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集聚法对江苏海岸带产业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江苏海洋经济产业严重依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且熵度指数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港口、高新海洋产业制约了江苏海洋发展的速度,成为影响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探讨了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了南北并进、江海联动,海陆互补、东进西联的海洋战略,突出港口核心作用,以"港口—工业区—海岸城市—沿海经济带"为发展主线的点轴发展思路。指出将港口业、海洋化工、海洋医药三大产业作为江苏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早  
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兼论自然资源优势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早(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整个经济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品的消耗大幅度上升,能源——原材料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日趋严重。与此同时,过大的东西部差距也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新伟  武巧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筠  
如何防止"中部塌陷"?笔者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了思考。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应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以信息化、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城市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战略目标,中部地区应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密切自身合作,同时加强与东部、西部的经济合作,开发路域、流域的合作潜力,在区域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中部地区要振兴经济,实施工业化的基本战略,还需要面向全国、面向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