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8)
- 2023(10231)
- 2022(9266)
- 2021(8772)
- 2020(7498)
- 2019(17396)
- 2018(17428)
- 2017(33698)
- 2016(18806)
- 2015(21025)
- 2014(21163)
- 2013(21110)
- 2012(19572)
- 2011(17502)
- 2010(17144)
- 2009(15476)
- 2008(14973)
- 2007(12885)
- 2006(11138)
- 2005(9522)
- 学科
- 济(72805)
- 经济(72726)
- 管理(48857)
- 业(48206)
- 企(38894)
- 企业(38894)
- 方法(34939)
- 数学(30397)
- 数学方法(30020)
- 农(20807)
- 地方(19049)
- 学(18953)
- 中国(16820)
- 财(16557)
- 业经(15656)
- 农业(14395)
- 贸(12354)
- 贸易(12348)
- 易(11931)
- 和(11865)
- 环境(11787)
- 理论(11687)
- 制(11090)
- 技术(11087)
- 务(10255)
- 财务(10196)
- 财务管理(10178)
- 划(9670)
- 教育(9658)
- 企业财务(9652)
- 机构
- 大学(263544)
- 学院(261822)
- 管理(104115)
- 济(96678)
- 经济(94397)
- 理学(91172)
- 研究(90618)
- 理学院(90102)
- 管理学(88336)
- 管理学院(87894)
- 中国(63412)
- 科学(62067)
- 京(56558)
- 农(51649)
- 所(47516)
- 业大(46670)
- 研究所(44200)
- 财(41585)
- 农业(40844)
- 中心(40795)
- 江(37974)
- 北京(35341)
- 范(35334)
- 师范(34929)
- 财经(34126)
- 院(32973)
- 州(31204)
- 经(30976)
- 省(29833)
- 技术(28816)
- 基金
- 项目(190911)
- 科学(147177)
- 基金(135959)
- 研究(134171)
- 家(121289)
- 国家(120322)
- 科学基金(101190)
- 社会(80756)
- 省(77412)
- 社会科(76270)
- 社会科学(76246)
- 基金项目(73773)
- 自然(69230)
- 自然科(67551)
- 自然科学(67530)
- 自然科学基金(66280)
- 划(64538)
- 教育(60599)
- 资助(56373)
- 编号(54623)
- 成果(43662)
- 重点(43025)
- 发(41125)
- 部(40772)
- 创(39311)
- 课题(37708)
- 计划(37307)
- 科研(37242)
- 创新(36734)
- 大学(34342)
共检索到36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前胜 王宁 赵越 邹林有 孙奎 王凯月
通过研究青海省6个地区3种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差异,旨在寻找青海省内小檗属植物优质产区以及探寻小檗碱分布的地域规律。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种、不同部位小檗碱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玉树藏族自治州所产的西北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湟水河流域所产鲜黄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黄南藏族自治州所产直穗小檗药用部位小檗碱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小檗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桃 吴小杰 钟明旭 邱隽蒙 石统帅 符群
【目的】对细叶小檗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果)生物碱抑菌活性进行对比评价,旨在筛选细叶小檗抑菌有效部位和主要抑菌成分,为拓宽其全植株应用领域及研发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考查指标,采用牛津杯抑菌法,研究各生长部位生物碱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结果】纯化前后细叶小檗4种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呈现正相关的剂效关系。其中,纯化前细叶小檗实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1.25 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2.5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50 g/L,MBC为5.00 g/L。纯化后细叶小檗根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31 g/L,MBC均为0.63 g/L,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的MIC为0.63 g/L,MBC为1.25 g/L。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生物碱构成包括小檗碱(0.28~41.69 g)、药根碱(0.32~12.67 g)、巴马汀(0.25~17.09 g)。【结论】细叶小檗根、茎和果这3个部位对供试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叶抑菌效果稍弱。4个不同生长部位基本生物碱单体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当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纯化前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果>根>茎>叶;纯化后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根>茎>实>叶。
关键词:
细叶小檗 生物碱 不同生长部位 抑菌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薛梦莹 李璐 张华峰 刘紫祺
分离制备了不同季节绿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红叶小檗(B.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的类黄酮和生物碱,分析了3种小檗科植物不同季节类黄酮和生物碱的含量,探讨了类黄酮、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的原因,研究了类黄酮、生物碱的抑菌活性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3种小檗科植物的类黄酮、生物碱含量和抑菌活性均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差异。其中,绿叶小檗的类黄酮含量在夏季最高(6.277%),红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冬季最高。红叶小檗的生物碱含量在秋季最高(5.517%),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夏季最高。3种小檗科植物的类黄酮、生物碱对模式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红叶小檗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春季和冬季较小,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春季较小。红叶小檗生物碱的MIC值在春季最小,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冬季最小。3种小檗科植物中,红叶小檗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春季时红叶小檗生物碱的MIC值为5mg·mL-1。本研究为小檗科植物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耀宗 周霞 韩冰 黄涛 黄利挂 李学刚
为了探究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补体c3的作用机理,用含0、0.06%、0.12%、0.24%盐酸小檗碱饲料投喂草鱼,在第7 d、14 d检测血清中补体c3含量,在第14 d检测肝脏中补体c3 mrna表达量及急性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后存活情况。并进一步对盐酸小檗碱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补体消耗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摄食盐酸小檗碱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含量和肝脏补体c3 mrna表达量均显著性增加(p<0.05),草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张海婷
【目的】本文通过对细叶小檗果实中生物碱的研究,为细叶小檗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用10%、20%、30%、40%、50%、60%、70%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细叶小檗中的总生物碱,得出27%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以27%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液料比、温度和超声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速上升试验以及中心复合实验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27%(V/V)、液料比32 m L/g、温度52℃、超声功率800 W,提取液的pH值为2.2时,对应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液的pH值为7.6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的pH值为8.5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16.24±0.54)mg/g,比单一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圈直径为(91.21±0.37)mm。【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比单一采用超声波法对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更好,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效果提高了1.07倍。相比较国内目前对于小檗属植物小檗碱的平均提取量(16.6±0.6)mg/g相接近,在抑菌活性上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细叶小檗 生物碱 抑菌 超声波 半仿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炳醒 姚丽萍 周志强 张玉红
以黄檗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浓度的聚乙二醇(PEG8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黄檗幼苗的生理适应特征和叶中小檗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10%和20%的PEG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各异。在5%PEG胁迫处理下,MDA含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而且在整个胁迫进程中一直低于胁迫前的水平(P<0.05),在10%PEG处理下,MDA的含量较处理前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也较少,只是在处理9h时才有明显增加(P<0.05),20%PEG胁迫处理下,MDA含量呈单峰曲线;质膜透性都随胁迫时间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PEG浓度越大对膜伤害程度越大;脯氨酸含量都是先降低后上升,高浓度变化幅度较大;...
关键词:
黄檗 干旱胁迫 幼苗生理 小檗碱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先亮 黄先飞 林世鹏 张珍明
【目的】为研究不同样区小檗及其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探讨小檗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8个不同样地小檗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法、靶标危害系数方法及生物富集系数法对不同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小檗体内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小檗对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Cd含量均高于背景值;各样地含重金属小檗的靶标危害系数(THQ)和危害指数(HI)均小于1;仅有易门小檗对Ca有较强吸收。【结论】总量及碳酸盐结合态均显示Cd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应高度重视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中Cd含量超标问题。各样地小檗的重金属对暴露人群造成的健康影响不明显,且小檗可作为药材在试验涉及区域进行大量种植与加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玉芳 林雪玲 俞道进 姚金水 黄小红 黄一帆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连解毒散有效成分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黄连解毒散分别制成超微粉和普通细粉,给家兔灌服,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PKS(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的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08和1.3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8.72和23.56h,达峰时间(Tpeak)为1.480和1.9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松鹤 徐开未 白燕 解晋 胡斐 王妮 刘明 王文莉 陈远学
为探讨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大小及饲用品质的高低,于2016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农场进行,以川单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用量(0,90,180,270,360 kg/hm~2,分别记为N_0、N_1、N_2、N_3、N_4)下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养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结果表明,总体上,玉米茎、叶和籽粒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N_2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34.9%,28.0%和107.3%;玉米叶鞘、苞叶和芯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在N_4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28.7%,102.1%和69.4%。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氮含量,降低了磷、钾含量。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不同部位粗蛋白(CP)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但当施氮量高于N_2或N_3时,玉米茎、叶和芯NDF含量有些略微升高,玉米茎、叶、苞叶和芯ADF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同一施氮处理内,在施氮量为90 kg/hm~2及以上时,玉米不同部位间生物量大小依次表现为籽粒﹥茎﹥叶﹥芯﹥苞叶﹥叶鞘。综上所述,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本研究条件下,玉米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氮用量 生物量 养分吸收 饲用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雨 刘潘莲 曹翠兰 杨文权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中分布于陕西省的14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小檗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有多边形和无规则形两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弓形、浅波形和深波形3种。叶表皮外均有不同程度加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在所有研究的14种小檗属植物的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大多为无规则型。这些特征与它们具有的耐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的数据分析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气孔密度在特定几种植物间的差异较明显,可作为部分种的分类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佟蕊 成永旭 吴旭干 邱仁杰 杨筱珍 王春 杨志刚
为了探讨三疣梭子蟹、无齿相手蟹和中华绒螯蟹的鳃与其所处生境的关系,分别采用电镜和生化手段观察比较了3种蟹鳃丝的超微结构,并分析了其总脂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3种蟹鳃丝均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而其鳃中线粒体个数和微绒毛结构差异显著。中华绒螯蟹前鳃的线粒体个数显著高于其他两者(P<0.05),后鳃中三疣梭子蟹的线粒体个数显著低于其它两者(P<0.05);三疣梭子蟹鳃的微绒毛较其余两者稀疏。3种蟹总脂及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三疣梭子蟹中甘油三酯(TG)含量最高,前鳃中TG含量高出其余两种蟹3倍以上(P<0.05);无齿相手蟹的胆固醇(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者(P<0.05);磷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黄会岭 张爽 路萍 胡格 索占伟 姜代勋 穆祥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体液内浓度,及各成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阐明3种中药成分清热解毒功能与其抑菌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液和组织液内的浓度;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3种中药成分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浆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3.2、5.03和7.63μg.ml-1,在兔组织液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0.12、0.11和0.12μg.ml-1;3种中药成分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3、3.75×103和6.75×103μg.ml-1,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明显高于它们在兔体液内的浓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芹 牛长缨 王旭
通过无水无食、无水有食和有水无食3种处理方法,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广西南宁、广东广州、福建福州和湖北武汉等4个地区种群不同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橘小实蝇5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强于1日龄和10日龄的成虫,1日龄的耐饥渴能力最低;1日龄、5日龄、10日龄成虫在无水有食条件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长于有水无食和无水无食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广东广州种群5日龄和10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群。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地区种群 耐饥渴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鹰翔 吕金印 齐君 王帅 叶庆富
【目的】探讨不同改良剂对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小青菜镉、铅含量的效果。【方法】以小青菜品种"塌地乌"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沸石、骨粉、FeS2、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煤灰及其两两组合)处理,测定重度镉(40mg/kg)、铅(1 200mg/kg)污染土壤中小青菜生物量、镉和铅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及土壤pH值,分析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小青菜中镉铅含量的降低效果。【结果】施入改良剂后,小青菜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沸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下的生物量最大,与未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增产51.1%(P<0.05)。小青菜地上部镉含量降幅最大的为石灰+沸石处理;地上部铅含量降幅最大的为...
关键词:
改良剂 镉 铅 塌地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敖茂宏 宋智琴
为了对贵州栽培药材龙胆的质量评价及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测定了龙胆不同部位(根、茎、叶)的龙胆苦苷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龙胆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根3.633%、茎1.256%,叶1.958%,达到了《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含量标准(龙胆苦苷含量不得低于1%),栽培药材龙胆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中药材龙胆。
关键词:
龙胆 龙胆苦苷 含量测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