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2)
- 2023(10619)
- 2022(9547)
- 2021(8942)
- 2020(7591)
- 2019(17610)
- 2018(17642)
- 2017(34020)
- 2016(18839)
- 2015(21170)
- 2014(21145)
- 2013(21056)
- 2012(19456)
- 2011(17441)
- 2010(17175)
- 2009(15468)
- 2008(14948)
- 2007(12844)
- 2006(11166)
- 2005(9584)
- 学科
- 济(73624)
- 经济(73553)
- 管理(50660)
- 业(50077)
- 企(39851)
- 企业(39851)
- 方法(35313)
- 数学(30612)
- 数学方法(30291)
- 农(22073)
- 中国(17863)
- 学(17809)
- 地方(17658)
- 业经(16650)
- 财(16395)
- 农业(15017)
- 贸(13065)
- 贸易(13057)
- 易(12653)
- 环境(12360)
- 和(12105)
- 理论(11974)
- 制(11558)
- 技术(11438)
- 划(10452)
- 务(10106)
- 财务(10048)
- 财务管理(10034)
- 教育(9810)
- 企业财务(9488)
- 机构
- 大学(262699)
- 学院(262142)
- 管理(107333)
- 济(100243)
- 经济(97906)
- 理学(93761)
- 理学院(92730)
- 管理学(91136)
- 管理学院(90702)
- 研究(88700)
- 中国(63550)
- 科学(58842)
- 京(56212)
- 农(49762)
- 所(45394)
- 业大(44865)
- 财(42426)
- 研究所(42026)
- 中心(40254)
- 农业(39309)
- 江(37995)
- 范(35333)
- 北京(35093)
- 师范(34982)
- 财经(34701)
- 院(32099)
- 经(31590)
- 州(31045)
- 经济学(28477)
- 师范大学(28345)
- 基金
- 项目(188901)
- 科学(147201)
- 研究(136367)
- 基金(135439)
- 家(119119)
- 国家(118118)
- 科学基金(100595)
- 社会(83329)
- 社会科(78809)
- 社会科学(78786)
- 省(76247)
- 基金项目(73209)
- 自然(67489)
- 自然科(65832)
- 自然科学(65815)
- 自然科学基金(64609)
- 划(63250)
- 教育(61653)
- 编号(56257)
- 资助(55677)
- 成果(44361)
- 重点(42126)
- 部(40983)
- 发(40811)
- 创(39193)
- 课题(38444)
- 创新(36561)
- 科研(36151)
- 计划(35163)
- 大学(34462)
- 期刊
- 济(106904)
- 经济(106904)
- 研究(73010)
- 中国(48049)
- 学报(45371)
- 农(44649)
- 科学(41801)
- 管理(36865)
- 大学(33301)
- 农业(31726)
- 学学(31360)
- 财(29546)
- 教育(28608)
- 技术(22556)
- 业经(18490)
- 融(18248)
- 金融(18248)
- 业(17273)
- 经济研究(15853)
- 财经(15523)
- 图书(14817)
- 问题(14078)
- 科技(13858)
- 资源(13801)
- 理论(13139)
- 经(13124)
- 技术经济(12900)
- 版(12575)
- 业大(12322)
- 实践(12311)
共检索到37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九次力 谭忠厚 马轩龙 陈全功
以青海省8个地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和统计资料,建立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产量估算模型以及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对青海省各地区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及超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产草量为12552.1×104t,其中以海北地区最高,占36.60%,最小的为西宁和海东地区,分别为1.40%和1.60%;②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超载最严重的是西宁、海东和海南,超载率均高于100%,未超载的地区是海北和海西;③考虑农业、林业等补饲因素后,计算得出海南地区超载最严重,超载率为181.30%;除海西和海北两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超载率相对于天然草地有所...
关键词:
产草量 遥感监测 超载率 青海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拴 毛留喜 侯英雨 伏洋 张海珍 杜军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和牲畜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此两项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利用2003—2004年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产草量观测资料,经过GPS定位,与NOAA/AVHRR植被指数建立了天然草地产草量反演模型及不同区域尺度天然草地年最大产草量、载畜量估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油菜、青饲料等农业产量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了青藏高原精、粗饲料的载畜能力,分别建立了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县、地、省等不同区域天然草地以及区域总体牲畜承载能力和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青海和西藏在天然草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1 728.14和1 604.70 kg/hm~2,年可食鲜草总量分别达到7.74×10~8和7.82×10~8kg;暖季、冷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517 8、0.637 0和0.931 4羊单位/hm~2,暖季、冷季和全年的超载率分别为101.70%、261.19%和149.22%;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需在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补饲牧草0.36×10~8和7.17×10~8kg;保持现有草场,则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需要减6.68×10~4和53.64×10~4羊单位;暖季不进行补饲,冷季草场家畜在减少40%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补饲1.17×10~8kg。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草原畜牧业中的产权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牲畜的产权关系和草场的产权关系。判别一种产权关系是否合理,应该看这种产权关系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潜在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改善牧民的生活状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社区草畜平衡是社区主导的草畜平衡,是社区通过自主确定和不断调整"社区载畜量"来实现的"人、草、畜"平衡。社区草畜平衡不以保护草原为唯一目标,而是在保护草原的前提下追求收入最大化,本质上是社区自主协调保护与生计的矛盾。分析总结已有案例后发现,当社区开展自觉行动时,能够用自己的办法对草原进行长期持续管理和利用,各项管理措施针对性强、易操作、农牧民接受度和可持续性强。通过分析发现,社区草畜平衡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社区主导、集体行动、社区载畜量、村规民约、可接受的代价和管理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基于DEM构建了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的模型,并且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作物水分耗散和放牧因子校正的青海共和盆地草地生产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和盆地草地的光温生产潜力15·3t/hm2,光温生产潜力约为光合生产潜力的53%,而且在山区约为44%,滩地约为54%,河谷约为58%,所以在共和盆地温度应当是限制牧草生产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并且在山区温度对牧草的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②共和盆地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约6·6t/hm2,气候生产潜力是光温生产潜力的43%,是光合生产潜力的23%;而且河谷、滩地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分别约为光温生产潜力的34%和41%,山地约为69%,水分对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影...
关键词:
DEM 青海共和盆地 草地生产力 放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周兴民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执行科技兴牧 ,教育先行 ;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 ,发展具有高原特色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 ,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 ,...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集约化经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绚 宋玉翠 李敏
关注劳动力转移市场和草地流转市场是激励牧户主动减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6个乡镇393户的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牧就业、草地流转对牧户采取减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发现:(1)外出非牧就业和转出草地均具有显著的减畜效应,同时对于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的牧户家庭来说,二者的减畜效果更明显。(2)当牧区劳动力非牧就业收入越高,牧户越倾向于采取减畜行为,因此提高牧户非牧就业收入是促进牧户减畜的重要途径。(3)草地流转作为牧户自发性选择行为,当草地自由地在不同牧户间流转交易后,将实现载畜量在牧户群体中的合理分配,达到真正的草畜平衡。
关键词:
非牧就业 草地流转 减畜 牧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卫亚星 王莉雯 刘闯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草地退化很严重,全球关注的荒漠化问题也主要是发生在草地上。本文使用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青海全省的草地状况,采用了一种密度分割的草场分级方法,将青海的草场分为10个等级,这10个等级中高一等级所代表的土地单元比低一等级所代表的土地单元草场状况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分级方法处理的图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青海省的土地覆盖类型和一年内的物候变化规律。青海的草场可以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是优良草场,第二等是普通草场,第三等是退化草场。每一等可以分为3级,第一等第一级的NDVI值在0.8~1.0之间,第一等第二级和第三级的NDVI值在0.7~0.8之...
关键词:
草地 MODISNDVI 密度分割 青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双元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青海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青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梅陇个案为例,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还处于"组织化转型、产业化起步、生态化雏形"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进一步促进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中心,五项措施"的长效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正礼 杨改河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 ,得出 : 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 ; 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 6 56 8 6kg/hm2 ,草地生产潜力为 2 971 4kg/hm2 ,现实生产力仅 16 32 2kg/hm2 ,占草地生产潜力的 54 9% ,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 2 4 8% ,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③中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 14771× 10 4 只绵羊单位 ,适宜载畜量为 7932× 10 4 只绵羊单位 ,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 ,适宜载畜量在 2 0 10年和 2 0 2 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 1 4 6倍和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徐根 徐桂花 戴征煌 刘水华 甘兴华
通过对江西省林草地牧草资源的调查和对不同类型林草地牧草生产力及动态开展持续监测,分析了江西省不同类型林草地牧草生产力及群落主要优势物种种类。牧草生物量高峰期监测发现,各种林草地均可获得较好牧草产量,干草最高产量4 650 kg·hm~(–2),最低1 085 kg·hm~(–2),平均2 027 kg·hm~(-2),载畜能力达到3.1标准羊单位·hm~(–2)。年内动态监测表明,林草地牧草年内产量动态规律明显,至6月上旬,牧草生长产量约为全年产量的1/3;至牧草盛期(7月30日前后),产量占比达到69.3%~76.2%;牧草生长高峰期是6月中旬–9月上旬,产草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11月至次年4月是林草地牧草生产的"淡季"。调查及监测发现,目前江西省有可利用林草地面积467万hm~2,干草总产量1 199.1万t,牧草利用率36.7%,林草地牧草利用潜力巨大,"林–草–畜"模式综合效益突出。
关键词:
江西 林草地 牧草 产量 监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