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782)
2022(8893)
2021(8396)
2020(6988)
2019(16265)
2018(16375)
2017(31662)
2016(17354)
2015(19577)
2014(19569)
2013(19388)
2012(17898)
2011(16033)
2010(15677)
2009(14101)
2008(13537)
2007(11379)
2006(9798)
2005(8261)
作者
(50754)
(42141)
(41660)
(39792)
(26852)
(20389)
(18828)
(16782)
(16168)
(14903)
(14630)
(14094)
(13304)
(13165)
(12932)
(12846)
(12770)
(12448)
(11952)
(11872)
(10600)
(10130)
(10117)
(9529)
(9427)
(9375)
(9250)
(9228)
(8405)
(8400)
学科
(66656)
经济(66586)
管理(46700)
(45143)
(36356)
企业(36356)
方法(31884)
数学(27694)
数学方法(27398)
(20097)
地方(17053)
(16452)
中国(16157)
(15157)
业经(15008)
农业(13714)
环境(11315)
(11128)
(11031)
贸易(11026)
理论(10895)
(10652)
技术(10503)
(10431)
(9597)
财务(9540)
财务管理(9526)
(9321)
教育(9285)
企业财务(9018)
机构
大学(240799)
学院(239481)
管理(98999)
(89393)
经济(87265)
理学(86799)
理学院(85776)
管理学(84270)
管理学院(83856)
研究(79723)
中国(57147)
科学(53561)
(51165)
(42898)
业大(40149)
(40066)
(38297)
研究所(37125)
中心(37027)
(34629)
农业(33645)
(33284)
师范(32972)
北京(31900)
财经(31469)
(28960)
(28629)
(28510)
师范大学(26886)
(25580)
基金
项目(175009)
科学(136861)
研究(126691)
基金(125889)
(109946)
国家(109014)
科学基金(93631)
社会(77250)
社会科(72994)
社会科学(72972)
(70735)
基金项目(68848)
自然(63167)
自然科(61580)
自然科学(61565)
自然科学基金(60439)
(58571)
教育(57381)
编号(52540)
资助(50904)
成果(41561)
重点(38896)
(37712)
(37299)
(36188)
课题(35688)
科研(33753)
创新(33720)
计划(32372)
大学(32209)
期刊
(95513)
经济(95513)
研究(66819)
中国(42554)
学报(40691)
(38443)
科学(37833)
管理(33376)
大学(29915)
学学(28133)
农业(27012)
教育(26594)
(26353)
技术(20190)
(17402)
金融(17402)
业经(16563)
图书(14352)
(13994)
财经(13772)
经济研究(13716)
资源(13053)
科技(12790)
理论(12493)
问题(12391)
实践(11789)
(11789)
(11500)
(11373)
技术经济(11246)
共检索到33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永生   夏兴生   周强   潘耀忠   陈英明   李宏达  
了解青藏高原草原火灾时空分布以及火灾成因对于维护高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历史火灾资料记录和2002—2020年的MODIS火烧迹地产品MCD64A1,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对草原火灾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草原火灾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且泽库县、贵南县、河南县是发生草原火灾次数最多的3个县;草地类型和人类活动与草原火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最为显著,且草地类型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活动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即道路和居民点1 km范围内的高寒草甸是草原火灾的高发区。(2)随着野外火源的增多,2002—2020年遥感和统计调查的青海省草原火灾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平均过火面积在逐步减小,说明灭火能力在不断提升;草原火灾发生的频次在季节上具有明显的双峰型特征,即深秋和冬末火灾频次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则比较鲜见。(3)高压线碰火、放牧取暖和燃放鞭炮是诱发青海省草原火灾的主要人为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摸清青海省草原火灾的底数和分析高原草原火灾的社会、生态影响,制定区域内有效的草原火灾预防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训经  那文俊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近40多年来一直有宜农与宜牧之争。本文就此,从3个方面作了重点论述:垦滩种粮的后果严重;超载过牧也有潜在生态危机;最佳出路是将根治沙源与合理利用草原结合起来,发展季节畜牧业,走一条治用结合、滩谷互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道路,建设一个新型草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鹏  闫慧敏  黄河清  白雪红  吴怀静  
牧户是草原牧区的最基本经济社会单元,对气候灾害极为敏感。基于问卷访谈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本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区主要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区域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雪灾发生几率自东向西递减趋势显著,多次雪灾和多次严重雪灾分别主要发生在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中东部与南部和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东部地区;而降水量居中的内蒙古中部区域旱灾发生的几率略高于干旱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中部和东部牧区更易受到干旱的威胁;(2)旱灾发生时,牧户主要通过灾中转场放牧、购买草饲料、出售牲畜等措施应对,而雪灾应对措施则主要以购买草饲料为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当比例的牧户采取了在秋季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军  刘春雨  潘竟虎  刘英英  杨东辉  
针对甘南草原生态系统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及草原退化的形势,本研究采用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小、反演陆面蒸散发量较为合理准确的SEBS(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新一代对地观测数据MODIS应用于反演甘南草原区域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并对甘南草原区域7月份的日均ET进行了反演,分析了2000年和2009年间该区域ET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发展变化。同时,采用图像剖面线分形的方法描述研究区遥感ET的局部以及微观的结构特征,了解遥感ET分布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该区域日均ET总体上是减少的,其中一些区域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笑歌  刘和平  王秀颖  梁凤国  万金红  张玉龙  
以历史旱灾记录为数据源,以县域为面积单元,以不同年代降水量距平的空间分布为参照,研究并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9年以来旱灾发生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为49.3%,大多数年份在30%以上;夏季、春季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40.7%、33.4%,秋季、冬季则分别为11.8%和12.0%,即夏季、春季发生干旱县的比例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辽宁省各地发生干旱的频率以辽西北和辽东半岛为最高,多数县市在50%以上;丹东和铁岭地区大部以及本溪西部和沈阳北部次之,为40%~50%;抚顺和本溪东部以及铁岭东部再次之,为30%~40%;而沈阳南部、辽阳、盘锦、营口北部最低,为26%~30%。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年尺度干旱频率辽西北大部分县市基本保持稳定,达50%以上,其他地区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70年代与50年代和60年代相反,辽东半岛、辽东丘陵地区上升至50%以上,而辽西北地区下降到20%~50%;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干旱频率空间格局又与50年代和60年代类似,干旱多发生区主要在辽西北和辽东半岛。辽宁省干旱灾害频率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干旱灾害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琼  邸雪颖  金森  
林火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干扰因子(Thonicke et al.,2001),联合国已将大面积森林火灾列为8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可能会加剧(Grant,1999;舒立福等,1999)。对林火规律的研究表明:自然致灾因子包括相对湿度、风、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它们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条件,人为致灾因子是森林火灾的诱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海燕  徐苗苗  李敏  
[目的]为进一步推动草原地区牧业可持续发展,丰富草原生态补奖在牧户草地流转行为方面的研究,从而为促进牧户进行草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牧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草原生态补奖对牧户草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并借助逐步回归法检验牧户生计多样化在草原生态补奖与草地流转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牧户贷款行为、草地现有承包面积以及牧业收入分别在10%、1%与5%显著性水平下对牧户草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奖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对牧户草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牧户生计多样化在草原生态补奖与草地流转之间存在遮掩效应,遮掩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34.55%。[结论]奖补收入越高,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牧户草地流转行为,并且牧户生计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该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根据环境意识结构,设计了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其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环境知识水平、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对指标体系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指标部分的每一题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重的确定,而且对各部分的每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予以赋分。基于权重和赋分,结合调查问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环境意识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草原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水平的综合得分。经过分析得知,旅游管理部门环境意识模式是"环境知识制约型"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全  张鑫  廖清飞  徐静  姚瑶  
【目的】研究青海省1961-2006年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1-2006年青海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ArcGIS 9.3,对青海省40个气象站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尺度上看,除河南、清水河和沱沱河外,青海省其他地区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青海省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分别为1995年和1994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突变发生。突变气象站点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传斌  范瑾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基本的一项政策,关系到困难群众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是托底性民生制度安排。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法律层面规范了现行八项社会救助制度内容,实现了制度范围从窄到宽、救助标准从低到高、覆盖对象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青海省自1997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历经19年的探索实践,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为基础,特困人员供养、灾害救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田传斌  范瑾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基本的一项政策,关系到困难群众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是托底性民生制度安排。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法律层面规范了现行八项社会救助制度内容,实现了制度范围从窄到宽、救助标准从低到高、覆盖对象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青海省自1997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历经19年的探索实践,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为基础,特困人员供养、灾害救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璐  余露  薛冰  陈兴鹏  
家庭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与能源地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半结构式问卷和访谈,对青海省7个市州的440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调查,并从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的分类视角揭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特征,分析影响家庭非商品能源使用的因素。结果表明:以畜粪、秸秆、薪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消费占家庭能源消费主体,煤炭逐渐成为主要家庭能源类别,清洁能源使用率低。在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上,牧区最高,农区最低,农牧交错区介于农区和牧区之间;农区以秸秆、薪柴为主要家庭能源,牧区以畜粪为主,农牧交错区兼具了农区和牧区的能源消费特征,三大区域具有典型空间差异特征;家庭非商品能源消费模式受能源价格、家庭规模、能源可得性、家庭收入、以及受教育水平影响。鉴于此,文章提出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升农牧民节能意识以及构建面向能源清洁化和低碳化协同能源政策框架是家庭尺度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九次力  谭忠厚  马轩龙  陈全功  
以青海省8个地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和统计资料,建立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产量估算模型以及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对青海省各地区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及超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产草量为12552.1×104t,其中以海北地区最高,占36.60%,最小的为西宁和海东地区,分别为1.40%和1.60%;②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超载最严重的是西宁、海东和海南,超载率均高于100%,未超载的地区是海北和海西;③考虑农业、林业等补饲因素后,计算得出海南地区超载最严重,超载率为181.30%;除海西和海北两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超载率相对于天然草地有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伟  
~~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