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3)
2023(9391)
2022(7817)
2021(6924)
2020(5554)
2019(12474)
2018(12336)
2017(23371)
2016(12397)
2015(14038)
2014(14231)
2013(14230)
2012(13753)
2011(12823)
2010(13208)
2009(12184)
2008(11858)
2007(10920)
2006(10330)
2005(9467)
作者
(37168)
(31204)
(30905)
(29518)
(20067)
(14830)
(13960)
(12041)
(12036)
(11348)
(10853)
(10417)
(10218)
(10028)
(9797)
(9627)
(9065)
(9018)
(8824)
(8621)
(8130)
(7754)
(7607)
(7355)
(7154)
(7099)
(6900)
(6899)
(6443)
(6166)
学科
(78858)
经济(78800)
管理(29279)
地方(28550)
(26945)
中国(23882)
(20927)
方法(18837)
(17459)
企业(17459)
业经(16604)
地方经济(16135)
数学(16133)
数学方法(16066)
农业(14762)
(13760)
(13110)
环境(11639)
(11538)
金融(11537)
(10896)
(10599)
银行(10590)
(10436)
发展(10208)
(10208)
(10183)
(9263)
贸易(9251)
(9040)
机构
学院(182766)
大学(178758)
(86848)
经济(84981)
研究(73655)
管理(63421)
中国(56155)
理学(51828)
理学院(51144)
管理学(50435)
管理学院(50079)
科学(42157)
(39578)
(37821)
(37448)
研究所(33606)
中心(33027)
(31922)
(31785)
财经(27958)
经济学(27455)
(27074)
师范(26858)
(26329)
(26009)
北京(25861)
(25162)
(25105)
业大(24648)
经济学院(24215)
基金
项目(110723)
科学(86450)
研究(86229)
基金(75966)
(64846)
国家(64189)
社会(55828)
科学基金(54156)
社会科(52769)
社会科学(52755)
(47785)
基金项目(39795)
教育(38093)
(37020)
编号(35541)
(32177)
自然(30625)
资助(30536)
自然科(29765)
自然科学(29757)
成果(29408)
自然科学基金(29166)
课题(26975)
发展(26947)
(26487)
重点(25557)
(23608)
国家社会(22652)
(22381)
(21783)
期刊
(118279)
经济(118279)
研究(65085)
中国(48955)
(32089)
(26457)
管理(25968)
科学(24066)
学报(24058)
教育(23871)
农业(21857)
(21545)
金融(21545)
业经(19202)
大学(18917)
经济研究(18860)
技术(18740)
学学(17482)
问题(14941)
财经(14465)
(12743)
技术经济(11004)
(10944)
世界(10723)
(10139)
经济问题(9976)
资源(9772)
图书(9313)
国际(9282)
商业(9179)
共检索到315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峰贵,周强,鄂崇毅  
通过对青海城镇建设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实际,根据资源的特征和经济状况,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就小城镇的综合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青海省2000-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青海省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而造成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结合青海省发展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助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杰兰  陈兴鹏  王雨  张子龙  
本文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结构模型,表明经济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反馈关系。包括8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人造资本子系统,不可更新资源子系统,可更新自然资源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模拟分析软件VENSIM PLE5.4模拟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对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旨在揭示青海省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响应,为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也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对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庆  赵毛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探讨了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等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周兴民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 ,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 ,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 ,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需要执行科技兴牧 ,教育先行 ;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 ,发展具有高原特色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 ,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艳  徐建明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龙头角色,建设好小城镇即是走出一条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路子。文章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小城镇的生态建设思路及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阎东彬  王金营  刘秀兰  
2010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仅为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8个百分点,与东部其他省(市)相比差距更大。对于河北省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较大、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较落后的农业大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存在的问题(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1.城镇化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迟计  
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城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国芳  寿纪云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必经之路。过去的城镇化使中国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是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以陕西省过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桂国庆  陈勤  倪云飞  刘文胜  秦宗煌  
近年来,城镇工业园区发展较快,在吸纳外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推进城市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江西省城镇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关系、打造园区特色、注重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基础建设、重视园区环境保护等措施,以促进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杭园  李明华  
以浙江省临安市於潜镇为个案 ,说明了社会变迁中的农村城镇化第一阶段的过程和制约因素 ,分析了这一阶段农村城镇化的理论背景 ,指出今后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 ,并以制定和实施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战略重点和战略方针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来完成这一过程。表 1参 1 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作为我国唯一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其小城镇建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兵团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定体制和管理机制,兵团小城镇有其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其运行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如何将兵团小城镇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依据兵团小城镇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兵团小城镇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和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秦真凤  诸宁扬  
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青海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揭示青海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城镇空间分布与发展不均衡,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四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最后,提出促进人口-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卓玛措  冯起  司建华  
通过近20年生态经济系统各能值指标的分析研究表明:青海省环境负荷率低、废弃物占总能值使用量的比也较低,人口承载力目前略高于下限,远远低于上限,说明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相对较低,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演变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青海省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经济开发强度和发展水平低,且系统运行主要依赖本地资源,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省份;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经济不发达,开发程度很低,但同时也说明青海省是一个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地区。并从能值分析的角度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民  张义珍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 ,强调制度及结构分析以及非市场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是新制度经济学三个理论基石。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对白沟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经过实地考察和大量史料、文献研究 ,充分证明了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意识形态及政府行为的密切关系 ,并提出了促进白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