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3)
- 2023(3627)
- 2022(3344)
- 2021(3113)
- 2020(2610)
- 2019(5971)
- 2018(6075)
- 2017(11120)
- 2016(6423)
- 2015(7321)
- 2014(7644)
- 2013(7237)
- 2012(6949)
- 2011(6181)
- 2010(6302)
- 2009(5681)
- 2008(5774)
- 2007(5034)
- 2006(4575)
- 2005(4048)
- 学科
- 济(22014)
- 经济(21992)
- 管理(20310)
- 业(15698)
- 企(12026)
- 企业(12026)
- 环境(10193)
- 地方(9070)
- 农(9053)
- 方法(7120)
- 财(6715)
- 划(6344)
- 农业(6204)
- 中国(5873)
- 学(5638)
- 数学(5612)
- 数学方法(5497)
- 业经(5477)
- 理论(4734)
- 制(4724)
- 规划(4672)
- 资源(4559)
- 环境规划(4381)
- 和(4356)
- 务(4354)
- 财务(4344)
- 财务管理(4325)
- 地方经济(4072)
- 企业财务(4065)
- 教学(3952)
- 机构
- 学院(86422)
- 大学(82243)
- 管理(30635)
- 济(29610)
- 经济(28531)
- 研究(27686)
- 理学(25357)
- 理学院(25021)
- 管理学(24504)
- 管理学院(24354)
- 中国(21594)
- 科学(18333)
- 京(18077)
- 江(16755)
- 农(15737)
- 财(14919)
- 所(14369)
- 中心(14145)
- 省(13700)
- 业大(13483)
- 州(13263)
- 范(13261)
- 师范(13156)
- 研究所(12608)
- 农业(11951)
- 北京(11111)
- 技术(11091)
- 财经(11017)
- 院(10638)
- 师范大学(10141)
- 基金
- 项目(53893)
- 研究(42155)
- 科学(41052)
- 基金(35216)
- 家(29855)
- 国家(29517)
- 省(26359)
- 科学基金(25355)
- 社会(24284)
- 社会科(22708)
- 社会科学(22697)
- 教育(19507)
- 划(19345)
- 编号(19274)
- 基金项目(19221)
- 自然(16278)
- 自然科(15709)
- 自然科学(15703)
- 自然科学基金(15356)
- 成果(15346)
- 资助(14198)
- 课题(13984)
- 发(12581)
- 重点(12159)
- 年(11667)
- 创(10868)
- 规划(10776)
- 部(10756)
- 性(10587)
- 项目编号(10372)
共检索到139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丽东
以青海省现行综合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为基础,强调了青海省灾害环境区划的多因素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区划思路和区划原则的指导下,对青海省灾害环境区划方案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灾害 灾害环境 灾害环境区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一、研究青海省旅游区划的意义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km~2,仅次于新、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第四纪以来地表强烈隆起,平均海拔3,500m以上,青南高原达4,600m,柴达木海拔2,800m~3,200,青海东部大都2,000m以上。青海高原景色多姿,山川壮丽,远源流长的高原古文化、众多的寺院,內涵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 杨宏青 向玉春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 ,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 ,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 ,防患于未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 ,据统计 ,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 80 .6 2万hm2 ,成灾面积为 47.0 7万hm2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 ,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 ,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 ,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安坤
[目的]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雷减灾能力4个方面确定13个评价指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实现定量化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应用闪电监测资料、土壤数据库资料、GTOP30数据集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基于目标、准则、指标层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投影寻踪方法获取指标权重,定量化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雷减灾能力强弱,研究综合雷电灾害风险并完成等级划分。[结果]贵州省雷电灾害风险西部高于东部,整体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其中西部的水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娜 霍治国 钱锦霞 周晓宇 史源香
[目的]分析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的关键作用因子,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对于提升该地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干旱损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改进的相对湿润度指数、DEM资料、地形坡度资料和1990—2016年以县(市)为单元的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GDP、人均GDP、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数据来定量化评价山西干旱风险,从干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因子,构建相应的指数模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并基于GIS绘制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山西省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大同、朔州、忻州北部和西部、太原南部的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最强;孕灾环境脆弱性呈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趋势,而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均呈东西两侧低、中间高的趋势;从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可以看出,山西省干旱风险总体呈北高南低,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东部,较高风险区包括朔州西部、忻州中西部、太原大部,吕梁大部、晋中西部、临汾中部、运城西部为中风险区,临汾西部、晋中大部、长治东北部为较低风险区,临汾东部、运城东部、晋城大部、长治西部和南部风险最低。[结论]山西省干旱灾害的精细化风险区划,可为相关区域有效地开展抗旱活动提供定量化依据,增强干旱灾害防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干旱 风险 区划 致灾因子 山西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启彪 ,左唅
问题的提出今年,我国遭受特大的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还无从得知。但是,人类在灾害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事实上,千百年来,人类在与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灾害进行了研究。遗憾的是,人类与灾害作斗争的原始历史记录以及对灾害的研究成果很少被有意识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集中统一管理、保存、运用。在我国,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由科研机构负责,而救灾事务由民政部门具体办理,遇到特大灾害,便以党政机关的名义成立“抗救指挥部”(或办公室),各级负责人亲临抗灾救灾前沿,动员党、政、军、农、工、商齐力抗救。救灾工作结束,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磊 郑国清 赵全志 程永政 冯晓
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去除水稻趋势产量,从中提取气象产量,并与相邻气象站名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与气象产量相关度较高的气象灾害因子,进一步利用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水稻产量预测模型,确定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结果表明,分蘖前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分蘖后期至抽穗开花期降水量对研究区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可分别作为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寡照及干旱发生的区划指标。河南省内,黄河沿岸即开封、濮阳一带属相对较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南地区属相对较易发生高温热害地区,信阳淮河以北地区属较易发生阴雨寡照地区,黄河以北水稻种植区属相对较易发生干旱地区。
关键词:
水稻 气象灾害 区划 因子分析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龙爽 俞海洋 李婷 李倩 邹芷潇 王瑛 许映军
[目的]河北省乡村雷电灾害损失严重,开展河北省乡村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对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0—2016年河北省闪电定位网观测数据、河北省统计年鉴及2014—2016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选取地闪密度和最大地闪强度表征雷灾危险性,乡村用电量及乡村家电拥有量表征雷灾脆弱性。采用风险矩阵方法,得到河北省各区县行政单元风险估算值。[结果]河北省乡村雷灾极高风险区位于秦皇岛南部昌黎县、唐山东北部迁安市以及保定南部定州市,将风险区划结果与2014年乡村雷灾频次分布对比发现,乡村雷电多灾区和该文的高风险区有较高的重合度。[结论]风险区划结果可为河北省有关部门乡村雷电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圆圆 赵金涛 王静爱
雹灾风险区划是雹灾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区域性的雹灾防灾减灾对策具有指导意义。而雹灾风险评价是开展雹灾风险区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我国雹灾频发区——安徽省为例,选择其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为承灾体,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棉花雹灾风险区划数据库,在"E-H-V-R"四维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多技术手段和多方法相结合的"3(E、H、V)+1(R)"维的雹灾风险区划方法,编制了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图,将其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平原丘陵区和皖南山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和19个三级区,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区域和其他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姚松岭
本文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旱灾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旱灾对全省农业生产影响程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农业干旱灾害度分级,最后提出合理防治旱灾促进农业生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干旱 灾害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娜娜 肖能文 汉瑞英 罗遵兰 葛劲松 韩煜 王琦 全占军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规划和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论文选取生态功能、重要物种潜在生境、生态敏感性、生态胁迫四大类13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将青海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20.97%)、重要区(32.41%)、较重要区(37.57%)和一般重要区(9.04%)。同时,结合管控目标,制定"一区一策"措施,以期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关键词:
农业风险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理军 王辉 张文萍 潘景副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考虑降雨、地形地质与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根据山洪灾害的分布位置与强度以及承灾体的特征,按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进行山洪灾害的防治区划。
关键词:
山洪 区划 灾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桂松 李春生 丁钰 安士伟 霍孟杰
首先讨论了河南省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质灾害综合区划的原则,并把全省划分为4个区。
关键词:
河南省 地质灾害 综合区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田红 谢五三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台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1961—2009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和极大风速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灾情等要素,借助GIS平台开展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大别山区东部和南部、江淮之间东部局部和西南部、沿江丘陵一线;而低风险区位于淮北西北部、江南南部局部。利用历年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典型台风案例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
关键词:
台风 风险区划 GIS 安徽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