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1)
2023(2016)
2022(1723)
2021(1487)
2020(1397)
2019(3228)
2018(3109)
2017(5801)
2016(3279)
2015(3601)
2014(3519)
2013(3639)
2012(3623)
2011(3159)
2010(2986)
2009(2702)
2008(2536)
2007(2217)
2006(1989)
2005(1684)
作者
(11097)
(9655)
(9312)
(9069)
(6073)
(4850)
(4142)
(3885)
(3703)
(3321)
(3313)
(3299)
(3166)
(3035)
(2965)
(2963)
(2924)
(2744)
(2635)
(2583)
(2543)
(2431)
(2257)
(2180)
(2151)
(2128)
(2117)
(2080)
(2078)
(2045)
学科
(14662)
经济(14658)
地方(8367)
(7990)
(6956)
管理(6011)
农业(5645)
方法(5608)
数学(5275)
数学方法(5241)
(3866)
地方经济(3651)
业经(3324)
(3214)
企业(3214)
环境(2755)
中国(2742)
(2416)
农业经济(2363)
资源(2168)
土地(2084)
(2001)
(1924)
(1847)
金融(1846)
(1820)
贸易(1818)
(1728)
生态(1725)
(1719)
机构
学院(44976)
大学(43203)
研究(17941)
(17531)
(17123)
经济(16669)
管理(15893)
科学(14188)
理学(13978)
农业(13934)
理学院(13807)
管理学(13488)
管理学院(13426)
中国(12443)
业大(12244)
(11329)
(10290)
研究所(9645)
农业大学(9326)
中心(9089)
(8777)
(8626)
(6921)
科学院(6647)
(6430)
(6389)
(6357)
师范(6218)
(6081)
(5932)
基金
项目(35796)
科学(27103)
基金(24588)
研究(23077)
(22943)
国家(22703)
(18609)
科学基金(18569)
社会(13962)
基金项目(13768)
自然(13255)
(13178)
社会科(13134)
社会科学(13128)
自然科(12894)
自然科学(12889)
自然科学基金(12597)
资助(9858)
教育(9613)
(9058)
(8884)
编号(8747)
科技(8726)
计划(8518)
重点(8469)
(7361)
(7131)
(7070)
创新(7019)
科研(6941)
期刊
(20133)
经济(20133)
(16509)
学报(12101)
农业(11495)
中国(10696)
研究(10180)
科学(10178)
大学(8274)
学学(8134)
(6882)
资源(4605)
业经(4363)
管理(4298)
业大(4215)
(3916)
金融(3916)
(3793)
农业大学(3691)
(3496)
技术(3461)
中国农业(3182)
林业(2930)
科技(2872)
问题(2763)
自然(2536)
农村(2522)
(2522)
教育(2459)
技术经济(2193)
共检索到66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小红  杨得玉  郝力壮  刘书杰  牛建章  张晓卫  孙璐  张成图  李吉业  
为弥补众多青藏高原定点监测全年牧草营养价值变化对生产支撑不足的问题,探明青藏高原放牧牦牛全年轮牧条件下牧草的全年动态营养价值,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典型牧户的放牧草地,于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全年跟踪放牧牦牛、模拟采集可食性牧草,并分析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采用体外两阶段法测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1)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3.68%19.21%、0.86%2.74%、9.6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春林  韩向敏  郎侠  王彩莲  
采用体外发酵法对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青草期、返青前期和枯黄期的消失率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旨在探讨玛曲县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及山地草甸天然混合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的变化,为不同草地类型及不同时期草地放牧家畜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对玛曲天然草地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能(GE)、钙(Ca)、磷(P)、NDF消失率、OM消失率和DM消失率有显著性影响(P 0.05);草地类型对玛曲天然牧草的NDF、 Ash、 GE、 ADF消失率和OM消失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显示,玛曲县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发育变化差异较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鹰昊  刘兴波  格根图  都帅  孙磊  刘庭玉  贾玉山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草甸草原选择代表性样地,取其天然牧草,采用双因素(添加不同水平甲酸及包膜种类)试验设计进行青贮处理,青贮草样压缩密度为255kg/m3,甲酸设0,2,6和10mL/kg 4个添加水平,包膜种类包括塑料袋、铝袋、海拉尔膜。待青贮成功后每处理取样3份,测定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结果】(1)甲酸添加水平对天然牧草青贮料的CP、EE、Ash、ADF、NDF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包膜种类对CP、EE和NDF含量有显著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京蓉  马真  刘泽华  乔安海  邓艳芳  王文颖  姚步青  杨正荣  张春辉  周华坤  
本研究通过对6种禾本科高寒牧草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Tongde)、草原看麦娘(Alopecuruspratensis)、大颖草(Roegneria grandiglum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Tongde)萌发期及幼苗期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测定其萌发期的发芽率和幼苗期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6种禾本科牧草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随之增加,而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对6种禾本科牧草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6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性依次为无芒雀麦>草原看麦娘>大颖草>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同德贫花鹅观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让  韩炳宏  韩通  周秉荣  李博  牛得草  傅华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38d,牧草返青期提前或推迟主要与≥0℃初日的时间、当年3-4月份降水量和上年9-11月份降水量密切相关,牧草返青期降水的最佳气候模型为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牧草全生育期植物高度增加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玮婕  周秉荣  周华坤  赵彤  石明明  校瑞香  
随着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牧草栽培已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阐释气候、土壤和海拔对乡土牧草生长的影响,可为今后牧草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是较适宜青海省种植的优良牧草,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在青海省范围内的潜在分布及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的适生区预测均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集中分布在青海省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而驼绒藜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南部边缘及青海湖流域南部地区。影响青海省4种乡土牧草适生范围的环境变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影响较大的是地面向下短波辐射、海拔和近地面气温,而对驼绒藜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分别是降水量、海拔和近地面气温。本研究对了解青海省多种乡土牧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开展牧草栽培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凡凡  杨开虎  于磊  和海秀  鲁为华  马春晖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5个重要草地型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月份动态规律研究,以期揭示其综合价值最佳的草地型和利用时期。通过对针茅(Stipa capillat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型(Ⅰ型)、紫花鸢尾(Iris ruthenica)型+假梯牧草(Phleum phleoides)(Ⅱ型)、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杂类草型(Ⅲ型)、西伯利亚羽衣草(Alchemilla sibirica)+杂类草型(Ⅳ型)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型(Ⅴ型) 5个草地类型不同月份(5月–11月)产量与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及总能9项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并结合隶属函数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到主要结论为:1)Ⅰ型草地综合价值最佳时期为5月,其他草地型综合价值最佳时期为7月。Ⅰ、Ⅱ和III型草地综合价值最劣时期为11月,Ⅳ和Ⅴ型草地综合价值最劣时期为8月(相比与7月)。2) 5月–7月综合价值最佳均为Ⅲ型草地,8月–11月综合价值最佳均为II型草地。5月–7月和10月综合价值最劣为Ⅰ型草地,8月综合价值最劣为Ⅴ型草地,9和11月综合价值最劣为I型和Ⅲ型草地。该研究结论为当地天然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继春  杜贵锋  彭建宗  
为了筛选华南地区适宜的优质冬季青饲料草种,本研究比较了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山蚂蟥(Desmodium laxiflorum)、异果山绿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显脉山绿豆(Desmodium reticulatum)、糙毛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var.strigosum)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在广州越冬期的抗寒性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除柱花草外,其它5种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强  刘林山  张镱锂  陈琼  张海峰  刘峰贵  
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论文从青海省达日县牧区牧民食物能量折算入手,构建了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计算方法,并以乡为基本单元,对各乡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1987—2007年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4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周文  王宏  于应文  常生华  周青平  侯扶江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不同放牧率(1.00、1.45、2.45、3.45、4.85、6.90AUM·hm-2)的冬季牧场,研究草原生产力与群落结构对牧草最佳生长期刈割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增加,刈割群落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4.85 AUM·hm-2放牧率下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刈割显著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2)刈割群落的牧草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超补偿生长,补偿指数分别以3.45、6.90AUM·hm-2放牧样地最高;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凤  李杨瑞  叶燕萍  
为缓解广西冬春季青饲料短缺的矛盾,对象草、凌云草、甘蔗草3种禾本科牧草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的季节动态进行比较研究,并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农艺性状和参照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其营养品质、饲用品质的季节动态及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象草和凌云草的农艺性状优于甘蔗草;象草和凌云草饲用价值的季节动态变化一致,其饲用品质的季节排序是冬、春季优于夏、秋季,甘蔗草则是春、夏季优于冬、秋季;象草的综合性状最好,凌云草次之,甘蔗草最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绚   宋玉翠   李敏  
关注劳动力转移市场和草地流转市场是激励牧户主动减畜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6个乡镇393户的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牧就业、草地流转对牧户采取减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发现:(1)外出非牧就业和转出草地均具有显著的减畜效应,同时对于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的牧户家庭来说,二者的减畜效果更明显。(2)当牧区劳动力非牧就业收入越高,牧户越倾向于采取减畜行为,因此提高牧户非牧就业收入是促进牧户减畜的重要途径。(3)草地流转作为牧户自发性选择行为,当草地自由地在不同牧户间流转交易后,将实现载畜量在牧户群体中的合理分配,达到真正的草畜平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正义   胡逸   张振豪   苗百岭   侯扶江   程云湘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对牦牛长期放牧活动的响应,选择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对象,调查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功能群组成变化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探讨植被功能群组成变化及牧草品质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禁牧处理下的植物群落生物量最高,但植物群落生物量在有放牧的样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基本呈单峰变化,中度放牧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轻牧和重牧;3)植物粗蛋白与粗灰分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上升;4)放牧强度增加,豆科、毛茛科和杂类草比例无显著变化(P> 0.05),禾本科占比降低,禾本科与莎草科呈此消彼长的关系;5)功能群组成变化与牧草营养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粗蛋白含量随禾本科比例下降而下降,但与豆科、毛茛科及菊科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莎草科占比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特征及营养品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比禁牧,轻度放牧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有最优的促进作用,中度放牧有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适度放牧可以保持草地植物群落稳定,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世魁  江源  黄晓霞  
针对当前载畜量和放牧率较为模糊甚至混乱的认识 ,该文综述了载畜量及其相关术语的概念 ,论证了载畜量与放牧率的区别与联系 ,概括了放牧适宜度理论。主要结论为 :载畜量是特定时期内一定面积的草地能够放牧的家畜数量的理论值 ,而放牧率则是特定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实际放牧的家畜数量 ;载畜量是放牧率的额定标准 (上限 ) ,当放牧率大于载畜量 (超载 )时 ,出现草地退化现象 ;放牧适宜度是最大经济收益下 ,维系草地 (植物和动物 )持续生产的最大放牧利用强度 (即经济最佳放牧率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志伟  张宏伟  王虎成  孙晓萍  李发弟  杨博辉  
本研究以祁连山放牧地的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为研究对象,于返青期和盛草期,采用粪袋全收粪和酸不溶灰分(AIA)结合法测定其采食量,并探究其放牧地牧草营养物质的供给规律和其营养的盈缺。结果显示,盛草期放牧草地植物群落优势度指数、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返青期(P 0.05),代谢能采食量在盛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P 0.05),牧草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在返青期显著高于盛草期(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