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4)
2023(3312)
2022(3031)
2021(2928)
2020(2443)
2019(5580)
2018(5555)
2017(10220)
2016(6013)
2015(6762)
2014(7138)
2013(6873)
2012(6503)
2011(5813)
2010(5952)
2009(5351)
2008(5403)
2007(4879)
2006(4486)
2005(3881)
作者
(17147)
(14008)
(13971)
(13281)
(9001)
(7002)
(6404)
(5412)
(5346)
(5336)
(5114)
(4756)
(4630)
(4569)
(4272)
(4272)
(4237)
(4206)
(4115)
(3984)
(3538)
(3491)
(3488)
(3372)
(3346)
(3200)
(3131)
(3113)
(2896)
(2839)
学科
(21360)
经济(21340)
管理(13980)
(12410)
(9195)
地方(9056)
(8597)
企业(8597)
方法(7244)
农业(6764)
业经(5855)
理论(5599)
中国(5301)
(5113)
数学(4812)
数学方法(4704)
(4423)
(4125)
环境(4017)
教学(3830)
教育(3668)
地方经济(3519)
农业经济(3355)
(3211)
(3106)
财务(3096)
财务管理(3079)
资源(2960)
(2936)
(2904)
机构
学院(81378)
大学(75442)
管理(27926)
研究(25599)
(24405)
经济(23377)
理学(22710)
理学院(22345)
管理学(21820)
管理学院(21653)
中国(19797)
科学(17651)
(16609)
(16280)
(14794)
师范(14670)
(14401)
(13188)
(13138)
(13080)
(13075)
中心(12949)
业大(11959)
师范大学(11465)
研究所(11442)
农业(10859)
技术(10686)
(10492)
(10472)
北京(10388)
基金
项目(48423)
研究(38250)
科学(36650)
基金(30808)
(25910)
国家(25580)
(24913)
科学基金(21821)
社会(21372)
社会科(19975)
社会科学(19968)
教育(17921)
编号(17812)
(17731)
基金项目(17478)
自然(14045)
成果(13849)
自然科(13557)
自然科学(13552)
自然科学基金(13261)
课题(13241)
资助(13226)
(12057)
(11389)
重点(10716)
规划(10118)
发展(9732)
(9559)
(9433)
(9390)
期刊
(37295)
经济(37295)
研究(23253)
中国(20741)
(13873)
教育(13838)
科学(10842)
(10723)
学报(10588)
农业(9458)
管理(9078)
业经(8314)
技术(8195)
大学(7915)
(7190)
学学(7147)
(6505)
旅游(6505)
(6505)
(6097)
资源(6097)
金融(6097)
学刊(5239)
旅游学(5232)
游学(5232)
(5030)
图书(5012)
职业(4865)
问题(4809)
(4793)
共检索到13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一、研究青海省旅游区划的意义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km~2,仅次于新、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第四纪以来地表强烈隆起,平均海拔3,500m以上,青南高原达4,600m,柴达木海拔2,800m~3,200,青海东部大都2,000m以上。青海高原景色多姿,山川壮丽,远源流长的高原古文化、众多的寺院,內涵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积林  
旅游区划在类别上可以分为认识性区划与应用性区划。笔者认为,在进行较大范围的区划时,譬如在划分旅游地区时,宜加强认识性的区划工作,即将重点放在旅游资源的形成机制、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区的特征与功能、旅游资源的层次与结构及确定旅游地区的性质、发展规模、旅游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诸方面,以加强对旅游资源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作好必要的准备(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留科  孙淑英  
科学的旅游区划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旅游区划时 ,要考虑到 :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的相对一致性、自然地域与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旅游中心地与旅游活动完整性、主导因素分析 (相似性 )与综合分析 (差异性 )相结合等。根据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 ,依据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优势 ,以根文化为主将河南省划分为 6个分区 ,即 :沿黄 (三点一线 )重点旅游区、豫北旅游区、以楚文化为主的豫西旅游区、以商文化为主的豫东旅游区、以茶文化为主的豫南旅游区、以三国文化为主的豫中旅游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军山  王欣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县级旅游区划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认为县级旅游区划适宜于用“旅游目的地区域确定法”进行分区,旅游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是合理地调整旅游资源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杰  
旅游地理区划是认识旅游地理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地理学的区划理论应用到旅游地理学领域,对东北旅游地区的区域范围、区划的原则、等级系统及方案作─初步探讨,最后简要阐述东北三大旅游区域的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 一、东北旅游区的范围 对东北旅游区的地域范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蒙东一市三盟的归属问题。西北大学雷明德、杭州大学周进步先生等均认为东北旅游地区仅包括辽、吉、黑三省;而青岛大学孙文昌先生则认为东北旅游地区除包括东北三省外,还应加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丽东  
以青海省现行综合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为基础,强调了青海省灾害环境区划的多因素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区划思路和区划原则的指导下,对青海省灾害环境区划方案进行了初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李文峰  陈威霖  
通过对江苏省气候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分析,选用温度、湿度和风速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江苏省1979~1998年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和GIS技术进行旅游舒适度区划,将江苏省划分为3个旅游区:初春初夏旅游区Ⅰ、夏季旅游区Ⅱ和春秋季旅游区Ⅲ,并参考区位、旅游资源等相关指标,将3大区域又分为6个二级旅游区。通过区划发现,苏北苏中适宜开展初春和夏初旅游,而沿海城市可以开展夏季海滨避暑旅游,在长江沿岸,苏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在春秋季旅游。针对各类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旅游资源,初步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建议,对于辅助江苏省相关部门制订旅游规划和指导游客确定旅游时间和路线等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世界级河流的源头,是世界上湿地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行政区域辖青海省的玉树、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子新  邢慧斌  
旅游区城市化是一些旅游区不当开发建设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与其他地区城市化不同的特点。本文认为旅游区城市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对旅游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旅游区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学文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旅游区在性质、规模、知名度等种种特质上的差异性,是其本身的发展条件和开发过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旅游区开发的过程,就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接待游客,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区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由于对旅游区开发过程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国外许多学者早已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新  石云霞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区域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乡村旅游涉及许多要素和多个利益主体,构成一个复杂系统。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要由政府、社区和企业三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尤其需要在区域整体基础上,建立面向游客需求的产品开发机制,以及全面参与的营销合作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有良  
中越跨境旅游资源丰富,德天-板约瀑布是跨越中国和越南国境的统一旅游景区。进一步建设中国与越南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有利于吸引旅客,扩大两国开放程度,提高边境少数民族收入水平和治理环境污染。通过建立两国政府合作机构,实行相对特殊的边界管理政策,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加快推进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的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本文总结了国外和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成果和特点 ,对我国广泛应用的旅游容量传统量测公式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该公式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旅游容量修订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最后对旅游容量实践应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文凤  段晶  宋连久  刘天平  
西藏作为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高原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使得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旅游开展的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更客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西藏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案,兼顾行政区划与生态系统协调性原则、遵循资源同质性原则、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和注重生态文化性原则,对西藏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采用四级区划分类单位系统,将西藏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3个生态旅游大区,即藏东南生态旅游大区、藏西北生态旅游大区、藏中南生态旅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秀琼  
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特征中的旅游者访问频率、逗留时间以及旅游景点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旅游显性比较优势、旅游位序比指数,采用四象限分类法将旅游区分为重点旅游区、深渊旅游区、崛起旅游区和传统旅游区四类。本文进一步结合Bult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Plog的旅游者心理学分类理论研究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区划分在旅游市场营销中以及旅游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