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6)
- 2023(3042)
- 2022(2702)
- 2021(2572)
- 2020(2166)
- 2019(5056)
- 2018(5163)
- 2017(9163)
- 2016(5368)
- 2015(6169)
- 2014(6461)
- 2013(6271)
- 2012(6067)
- 2011(5416)
- 2010(5523)
- 2009(4855)
- 2008(4877)
- 2007(4503)
- 2006(4000)
- 2005(3561)
- 学科
- 济(17994)
- 经济(17974)
- 管理(12287)
- 业(11434)
- 农(8482)
- 地方(7847)
- 企(7780)
- 企业(7780)
- 学(5977)
- 农业(5913)
- 方法(5243)
- 中国(4722)
- 业经(4689)
- 财(4564)
- 数学(4153)
- 制(4091)
- 数学方法(4091)
- 理论(3876)
- 环境(3626)
- 教学(3595)
- 土地(3570)
- 教育(3485)
- 资源(3375)
- 地方经济(3293)
- 和(3078)
- 发(2787)
- 务(2718)
- 财务(2708)
- 财务管理(2691)
- 体(2601)
- 机构
- 学院(73717)
- 大学(69695)
- 研究(25735)
- 管理(22966)
- 济(22384)
- 经济(21479)
- 中国(19754)
- 农(19360)
- 科学(19200)
- 理学(18697)
- 理学院(18400)
- 管理学(17904)
- 管理学院(17784)
- 京(15624)
- 农业(15272)
- 江(15168)
- 所(14671)
- 业大(14562)
- 省(14274)
- 研究所(13134)
- 中心(12722)
- 州(12044)
- 范(11688)
- 师范(11523)
- 财(11491)
- 技术(10838)
- 农业大学(10112)
- 北京(9488)
- 院(9095)
- 师范大学(8778)
- 基金
- 项目(45773)
- 研究(33970)
- 科学(33488)
- 基金(28504)
- 家(25306)
- 国家(25001)
- 省(23461)
- 科学基金(20211)
- 社会(17545)
- 划(17095)
- 社会科(16297)
- 社会科学(16288)
- 编号(16125)
- 教育(15953)
- 基金项目(15587)
- 自然(13948)
- 自然科(13488)
- 自然科学(13482)
- 自然科学基金(13177)
- 成果(12883)
- 课题(12050)
- 资助(11396)
- 发(10990)
- 重点(10759)
- 年(10005)
- 科技(9570)
- 计划(9478)
- 创(9313)
- 农(9074)
- 性(8805)
共检索到12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训经 那文俊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近40多年来一直有宜农与宜牧之争。本文就此,从3个方面作了重点论述:垦滩种粮的后果严重;超载过牧也有潜在生态危机;最佳出路是将根治沙源与合理利用草原结合起来,发展季节畜牧业,走一条治用结合、滩谷互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道路,建设一个新型草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永生 夏兴生 周强 潘耀忠 陈英明 李宏达
了解青藏高原草原火灾时空分布以及火灾成因对于维护高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历史火灾资料记录和2002—2020年的MODIS火烧迹地产品MCD64A1,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对草原火灾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草原火灾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且泽库县、贵南县、河南县是发生草原火灾次数最多的3个县;草地类型和人类活动与草原火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最为显著,且草地类型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活动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即道路和居民点1 km范围内的高寒草甸是草原火灾的高发区。(2)随着野外火源的增多,2002—2020年遥感和统计调查的青海省草原火灾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平均过火面积在逐步减小,说明灭火能力在不断提升;草原火灾发生的频次在季节上具有明显的双峰型特征,即深秋和冬末火灾频次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则比较鲜见。(3)高压线碰火、放牧取暖和燃放鞭炮是诱发青海省草原火灾的主要人为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摸清青海省草原火灾的底数和分析高原草原火灾的社会、生态影响,制定区域内有效的草原火灾预防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
草原火灾 时空特征 起火原因 青海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长江 张镱锂 刘林山 王兆锋 张继平 周强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宏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一、研究青海省旅游区划的意义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km~2,仅次于新、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第四纪以来地表强烈隆起,平均海拔3,500m以上,青南高原达4,600m,柴达木海拔2,800m~3,200,青海东部大都2,000m以上。青海高原景色多姿,山川壮丽,远源流长的高原古文化、众多的寺院,內涵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
草原旅游 可持续发展 生态条件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永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民
我曾一度被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所吸引,也曾为辽阔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唱过赞歌。但是,当我留连于伊犁新源县那拉提草原,方觉得什么是草原的原始美,真正体会到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韵致。其实,那拉提草原之美,并不限于无尽的绿意,还有令人难忘的立体美。几里或十几里草原的尽头,是突兀而起的山脉,山岭的中低处,同样披着绿,不见裸露的岩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文朗 周鸣岐
农业、林业和牧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三者结合得好,可相互依存、促进。反之,就可能相互分离、对立。因地制宜地搞好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林牧合理结合问题,对于土地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地区差异较大的青海省来说,尤有重要意义。解放后三十多年来,青海省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各地区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农林牧分离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林牧生产的全面发展和生态平衡。本文主要是从青海省农林牧生产合理布局的角度,对以下这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