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3)
- 2023(10802)
- 2022(9072)
- 2021(8567)
- 2020(6691)
- 2019(15186)
- 2018(15026)
- 2017(27826)
- 2016(15567)
- 2015(17645)
- 2014(18007)
- 2013(18024)
- 2012(17199)
- 2011(15814)
- 2010(16380)
- 2009(15192)
- 2008(15227)
- 2007(14172)
- 2006(13148)
- 2005(12217)
- 学科
- 济(70838)
- 经济(70757)
- 农(50279)
- 业(47601)
- 管理(37841)
- 农业(33687)
- 地方(24868)
- 中国(24708)
- 企(24470)
- 企业(24470)
- 业经(21395)
- 方法(16834)
- 发(16133)
- 制(15664)
- 数学(13801)
- 数学方法(13586)
- 财(13517)
- 学(12955)
- 农业经济(12814)
- 银(12780)
- 银行(12767)
- 行(12388)
- 发展(12339)
- 展(12305)
- 融(11998)
- 金融(11997)
- 地方经济(11804)
- 环境(11525)
- 贸(11517)
- 贸易(11502)
- 机构
- 学院(227238)
- 大学(217861)
- 济(92322)
- 经济(89976)
- 研究(83136)
- 管理(81843)
- 理学(67719)
- 中国(67189)
- 理学院(66915)
- 管理学(65759)
- 管理学院(65342)
- 农(57791)
- 科学(50471)
- 京(48033)
- 所(43742)
- 农业(43418)
- 财(42233)
- 江(40659)
- 中心(40041)
- 研究所(38609)
- 业大(38421)
- 范(34062)
- 师范(33805)
- 省(33111)
- 州(32713)
- 财经(30927)
- 北京(30818)
- 院(28765)
- 经(27594)
- 农业大学(26409)
- 基金
- 项目(137533)
- 研究(108844)
- 科学(106357)
- 基金(92934)
- 家(79599)
- 国家(78658)
- 社会(66797)
- 科学基金(66045)
- 社会科(62570)
- 社会科学(62552)
- 省(60237)
- 基金项目(49225)
- 编号(48986)
- 教育(48150)
- 划(46599)
- 成果(40261)
- 自然(38626)
- 自然科(37442)
- 自然科学(37433)
- 发(37248)
- 自然科学基金(36692)
- 资助(36612)
- 课题(34451)
- 农(32263)
- 重点(30971)
- 发展(30567)
- 展(30024)
- 部(29230)
- 创(28235)
- 年(28194)
- 期刊
- 济(127169)
- 经济(127169)
- 研究(71629)
- 农(63246)
- 中国(62430)
- 农业(42786)
- 学报(34363)
- 科学(32885)
- 教育(32741)
- 财(31072)
- 融(28232)
- 金融(28232)
- 管理(28113)
- 业经(27885)
- 大学(26654)
- 学学(24636)
- 技术(21686)
- 业(20028)
- 问题(17732)
- 经济研究(15847)
- 农业经济(15720)
- 农村(15665)
- 村(15665)
- 资源(14394)
- 财经(14305)
- 图书(13800)
- 版(13454)
- 经济问题(13074)
- 世界(12844)
- 经(12410)
共检索到38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永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既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本文将对青海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玉波
当前青海省农村牧区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质量相对不高,成为制约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均衡矛盾。进行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应抓住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人力资本投资来进行,在教育培训、资源流动、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系统开发。
关键词:
农村牧区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桂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梅 马玉芳
新时代农村建设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开发策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开发策略。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提供人力支持、提供劳动力资源、提供城乡发展统筹工具的意义。但是,当前农村对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不够重视,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缺失,也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促进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制定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科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再结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合理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娟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也逐渐成为政府和一些学者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的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农村各方面健康良好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 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发元 刘在洲 樊帆
农村人力资源中,年龄在30岁~50岁的中老年人占大多数,且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事着简单的农业生产。要实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摒弃传统的文化补习班、科技培训班的做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城镇转移;通过对高级专门农业人才实施项目辅助引导的办法,使农民在参与项目生产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与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建立配套基地的方法,提高生产技能,最终改变经营结构,提高经济效能。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现状 开发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梅文 谢增虎
一、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开发思路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应选择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曾福生(西北农大农经系):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间,我国耕地减少5760多万亩,年均减少630万亩。据估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商光成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一切资源更为根本的资源,是构成先进生产力的首要要素;中国加入WTO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加入WTO后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力的符合实际的措施,加大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开发问题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晶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城乡统筹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开发,也没有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唯有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民素质素养,农民才能够运用政策、市场、科学技术等因素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消除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协调稳定发展的强有力对策。基于此,本文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可以解决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解决好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小东
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关键在教育。如何积极利用各类教育和培训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挥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 教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玲妹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需要以高素质人力资源作基础,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应有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全面,这与经济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本需求之间、农民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之间很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有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农民由人力资本贫困者转变为人力资本“小康者”,才能在农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亚
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新一轮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资源约束基本消失、需求约束极其突出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成为这次结构调整的重点。但要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关键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来促使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并且不断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结构演进。因此,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就相当重要。
关键词:
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帮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业生产向高价值产品转移,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期目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 大规模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体 孟凡军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 ,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环境较差 ,并由此造成了普遍的“贫困文化”心理。因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从权责一致性、超前性、分层性、重复渐进性以及人力资源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流动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光荣 郭笑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的进程 ,重点培育农村教育资本市场 ,提倡社会共同办教育 ,鼓励民间资本对教育进行投资。知识经济条件下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农村教育市场化。推进农村教育市场化 ,切实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农村教育市场化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农村教育 人力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