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9)
2023(5895)
2022(5277)
2021(4893)
2020(4523)
2019(10820)
2018(10837)
2017(20925)
2016(11849)
2015(13680)
2014(14057)
2013(14239)
2012(13808)
2011(12530)
2010(12673)
2009(11909)
2008(12157)
2007(11143)
2006(9651)
2005(8521)
作者
(37903)
(31982)
(31807)
(30364)
(20148)
(15505)
(14623)
(12643)
(11974)
(11535)
(10854)
(10843)
(10322)
(10158)
(10138)
(10100)
(9866)
(9342)
(9249)
(9190)
(8184)
(7865)
(7786)
(7224)
(7219)
(7164)
(7128)
(6984)
(6585)
(6533)
学科
(51634)
经济(51592)
管理(31248)
(30245)
方法(25119)
数学(22518)
数学方法(22333)
(21913)
企业(21913)
(17363)
地方(13567)
(12879)
中国(12112)
农业(11788)
(11771)
业经(9815)
(9603)
贸易(9601)
(9520)
(9279)
(8835)
环境(8447)
资源(7899)
(6866)
财务(6824)
财务管理(6800)
(6702)
金融(6698)
理论(6682)
(6630)
机构
大学(176767)
学院(176472)
(70622)
经济(68936)
管理(66411)
研究(62538)
理学(56784)
理学院(56097)
管理学(55061)
管理学院(54729)
中国(47048)
科学(42271)
(39684)
(38398)
(34182)
业大(31776)
研究所(31361)
农业(31280)
(30748)
中心(30193)
(29063)
财经(24541)
(24313)
北京(24149)
师范(24066)
(23234)
(22654)
(22071)
(21774)
经济学(21244)
基金
项目(118573)
科学(90711)
研究(83791)
基金(83146)
(73614)
国家(72971)
科学基金(60463)
社会(50507)
(49643)
社会科(47605)
社会科学(47582)
基金项目(44891)
(40530)
自然(40294)
自然科(39112)
自然科学(39095)
自然科学基金(38367)
教育(38223)
编号(35251)
资助(34586)
成果(28572)
重点(27233)
(26675)
(26070)
课题(24206)
(23659)
计划(23419)
科研(23306)
创新(22234)
科技(21389)
期刊
(78094)
经济(78094)
研究(46774)
(35505)
中国(35452)
学报(33715)
科学(28889)
(23720)
农业(23684)
大学(23672)
学学(22228)
管理(20281)
教育(16557)
技术(14891)
(14632)
金融(14632)
业经(13677)
(13381)
资源(12093)
财经(11621)
经济研究(11227)
问题(11192)
图书(10500)
(9957)
(9725)
技术经济(9345)
统计(8973)
理论(8670)
(8582)
业大(8438)
共检索到262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樱  魏晶晶  贾慧萍  王志鸽  张浩然  王慧春  
该研究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208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属32科66属.其中,乔木类占比17.79%,灌木类占比74.04%;科属分布集中在少种科(37.50%)、单种科(31.25%)以及单种属(50.00%)、少种属(33.33%)中,说明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科属分布具有狭窄性;在属的区系分布中,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具北温带特性(50.00%).在用途分类中,观赏类占总种数比最高(35.10%),其次为药用类(31.25%)和食用类(12.98%).观赏类中灌木占比87.67%,乔木占比12.33%,观赏部位主要是株形;药用类资源中,叶入药(30.77%)、寒性(32.31%)、苦味(44.62%)、清热类药(18.46%)占优势;食用植物以果实类(77.78%)为主.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东林  朱勇强  李可追  郑国良  叶杰成  
将浙江省武义县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利用作了细致深入的分类,针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依法保护植物资源,提高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把握市场信息,开发产销对路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变野生为家种这一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朝阳  胡颖  郭二辉  王从彦  朱海良  
【目的】对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其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范围内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调查、采集并记录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的花期、分布及生境等。【结果】河南栽培木本紫花观赏植物共计8科、11属、16种;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共计15科、26属、56种,从中筛选出了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Zucc.)、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Turcz.)、华紫珠(C.CathayanaH.T.chang)、华北忍冬(Lonicera tatarinowiiMaxim.)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勇强  骆东林  叶杰成  郑国良  
通过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共采集植物标本近900号,经鉴定共有木本植物93科308属820种(含种下等级及栽培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47种,被子植物85科284属773种,野生植物83科254属656种,引种栽培植物10科54属164种,初步查清了武义县木本植物的种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飞  
在研究国内攀援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野外观察认为观赏价值较高,且具备2种以上观赏内容或园林用途者,文献资料记载有观赏价值或已有利用者,具特殊园林用途或观赏效果者”等3项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原则,并按照树木观赏部位,将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划分为观花类、观果类和观叶类等3个大类,每大类分常绿和落叶2个小类。对浙江中部地区的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筛选。浙中地区有野生观赏攀援植物约17科27属52种,其中观花类33种(常绿19种,落叶14种),观果类6种(常绿和落叶各3种),观叶类13种(常绿5种,落叶8种),分别列出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还分析了浙中野生观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震  楼建强  
浙江省松阳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及分析,筛选出312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别按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2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同时重点介绍了31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列出它们的观赏特性、生境分布、园林用途及繁殖方法。表2参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晏丽  廖博儒  
通过对武陵山区野生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武陵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198种,隶属于67科142属。根据植物观赏特性,将其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形植物4类。并提出在资源保护基础上开发利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通过2 a的调查,研究了长白山区的通化、白山、延吉、吉林等10个市、县公园共124种园林木本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长叶等物候情况。调查植物中,花较显著的植物有63种,占全部种的50.81%,以观花为主的植物54 种,花颜色主要是白、红、黄3种,百分比分别是53.97%,31.75%和14.29%。果较显著的植物有58种,占全部种的 46.77%,以观果为主的植物34种,果的颜色主要是红、黑、绿3种,百分比分别是55.17%,18.97%和17.24%。叶较显著的有40种,占全部种的32.26%,主要观叶植物有21种。株型较显著的植物有54种,占全部种的43.55%, 主要观株型植物有24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支建江  刘勇  张明娟  
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24个星级广场乔、灌木的物种组成,观赏习性(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应用频率及重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广场木本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53科91属124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乔木类62种,灌木类52种,藤本类6种,竹类4种,但乡土树种应用偏少,骨干树种较单调,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观花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及南京市市树市花在南京城市广场的应用。表4参11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花  唐山  高胜  张丽  郑育桃  李丹丹  梁同军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刘硕  郑佳丽  王占林  
2008年3-8月,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不同样地类型下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了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生活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与群落中各层次的物种组成情况相同。②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差异,混交林相对纯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③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次生林>退耕地人工林>农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次生林。④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退耕还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较大危机,应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4)四个主要民族野生食用植物的野生生长规模逐渐缩小,应在其利用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留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袁正  李文华  杨庆春  
本文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对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及其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四个主要民族的野生食用植物隶属于48科63属68种,其中代粮植物5种、野生蔬菜51种、野生水果15种、药食两用植物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1种;(2)四个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中对于野生植物的利用习惯相互影响但又各自传承发展;(3)不同野生食用植物的食用人数有所差别,12种植物食用人数较少,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的传承面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裴洋  同小娟  李俊  张静茹  刘沛荣  解晗  
【目的】植物物候能指示自然环境中的气象和水文变化。采用SW模型模拟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分析SW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分析SW模型模拟效果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物候模型及物候期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沈阳、北京、西安、洛阳等10个站点观测的地面物候数据(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开花始期和叶变色期)与气象数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SW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内部检验及交叉检验,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及适用性。【结果】研究区域各地近50年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除洛阳、德州外其余地点春季物候期均为显著提前趋势。其中,泰安的紫薇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显著,以每10年-4.96 d的速度提前,北京的银杏叶芽开放期提前趋势最不显著,以每10年-0.72 d速度提前。秋季叶变色期表现为推迟,秦皇岛紫薇叶变色期以每10年1.05 d速度推迟,北京地区植物叶变色期以每10年0.12~0.49 d的速度推迟。SW模型对春季物候期模拟效果优于对秋季物候期的模拟,且乔木模拟效果略优于灌木。该模型对加拿大杨展叶始期模拟最为准确,决定系数(R~2)为0.958,均方根误差(RMSE)为3.5 d;灌木中对紫丁香开花始期模拟效果最优,其R~2为0.942,RMSE为3.6 d。与春季物候期模拟相比,秋季叶变色期的模拟偏差较大,R~2仅为0.030~0.574。【结论】在过去的50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多数站点春季物候期表现出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则表现为推迟,在物种间和区域间的变化存在差异。SW模型适用于不同生活型物种的物候期模拟且模拟效果差异不显著;该模型对不同物候期的模拟效果不同,其中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模拟最为准确,其次是叶芽开放期,叶变色期模拟准确度则最低。这表明仅考虑温度因子的SW模型不能真实模拟秋季物候期,应耦合光周期和降水等因子改进模型,以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文同  
根据对北京地区木本植物属的统计分析,结果可划分为14种土理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占区系成分属数的71.7%,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主导地位;与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联系,占区系成分的24.5%;与各大洲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