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745)
2022(4656)
2021(4333)
2020(3509)
2019(7924)
2018(7631)
2017(13629)
2016(8013)
2015(8795)
2014(8792)
2013(8548)
2012(8158)
2011(7425)
2010(7380)
2009(6326)
2008(6318)
2007(5349)
2006(4661)
2005(3975)
作者
(24366)
(20705)
(20136)
(19395)
(13146)
(10133)
(9163)
(7992)
(7773)
(7412)
(7091)
(6958)
(6731)
(6586)
(6441)
(6438)
(6248)
(5937)
(5877)
(5710)
(5402)
(5111)
(5083)
(4674)
(4657)
(4649)
(4641)
(4428)
(4331)
(4321)
学科
(29308)
经济(29280)
(18835)
管理(16849)
(15345)
(12395)
企业(12395)
方法(11110)
农业(11018)
地方(10012)
数学(10002)
数学方法(9858)
业经(8590)
中国(8433)
(8198)
(7838)
理论(5875)
农业经济(5728)
(5437)
教育(5226)
(5123)
教学(4955)
技术(4486)
环境(4449)
(4291)
金融(4291)
发展(4194)
(4182)
(4115)
财务(4110)
机构
学院(109272)
大学(105736)
研究(41084)
(38016)
经济(36852)
管理(35760)
理学(30934)
理学院(30467)
管理学(29708)
管理学院(29514)
(28882)
科学(28387)
中国(27648)
农业(22592)
(22393)
(21893)
业大(21784)
研究所(20218)
中心(18821)
(18479)
(17565)
(17520)
(16424)
师范(16196)
(15003)
农业大学(14824)
(14623)
技术(14425)
财经(13752)
北京(13340)
基金
项目(78757)
科学(60421)
研究(55721)
基金(54152)
(49024)
国家(48563)
科学基金(40183)
(35954)
社会(33108)
社会科(31126)
社会科学(31115)
基金项目(29122)
(28641)
自然(27144)
教育(26614)
自然科(26473)
自然科学(26461)
自然科学基金(25947)
编号(22531)
资助(21747)
重点(18743)
(18025)
课题(17463)
成果(17458)
(16508)
(16359)
计划(16236)
(15569)
创新(15383)
(15120)
期刊
(43895)
经济(43895)
研究(29896)
(28938)
中国(27963)
学报(24054)
科学(20464)
农业(20250)
教育(17931)
大学(17496)
学学(16784)
(13199)
管理(11450)
(10764)
技术(9768)
业经(8951)
(8245)
金融(8245)
(7627)
业大(7622)
资源(7228)
农业大学(6473)
财经(6398)
职业(6066)
经济研究(5980)
科技(5821)
问题(5775)
(5503)
(5415)
林业(5217)
共检索到16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玮婕  周秉荣  周华坤  赵彤  石明明  校瑞香  
随着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牧草栽培已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阐释气候、土壤和海拔对乡土牧草生长的影响,可为今后牧草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是较适宜青海省种植的优良牧草,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在青海省范围内的潜在分布及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4种乡土牧草的适生区预测均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集中分布在青海省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而驼绒藜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南部边缘及青海湖流域南部地区。影响青海省4种乡土牧草适生范围的环境变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冰草影响较大的是地面向下短波辐射、海拔和近地面气温,而对驼绒藜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分别是降水量、海拔和近地面气温。本研究对了解青海省多种乡土牧草的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开展牧草栽培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京蓉  马真  刘泽华  乔安海  邓艳芳  王文颖  姚步青  杨正荣  张春辉  周华坤  
本研究通过对6种禾本科高寒牧草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Tongde)、草原看麦娘(Alopecuruspratensis)、大颖草(Roegneria grandiglum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Tongde)萌发期及幼苗期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测定其萌发期的发芽率和幼苗期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6种禾本科牧草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随之增加,而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对6种禾本科牧草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6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性依次为无芒雀麦>草原看麦娘>大颖草>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同德贫花鹅观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秉荣  胡爱军  陈国茜  张海静  何永清  张成祥  
青海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牧业气候资源类型也非常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呈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有效积温增加趋势,农牧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青海省1961年-2008年全省54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青海省≥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空间推算模式,得到青海省500m×500m网格化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结果;结合青海省第二次气候资源区划指标,建立了≥0℃年积温、年降水、7月平均气温三级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以≥0℃年积温500℃、1500℃、2000℃、3000℃作为寒冷、寒温、冷温、凉温、暖温一级气候区的阈值;年降水50mm、200mm、400mm、600mm为极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让  韩炳宏  韩通  周秉荣  李博  牛得草  傅华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38d,牧草返青期提前或推迟主要与≥0℃初日的时间、当年3-4月份降水量和上年9-11月份降水量密切相关,牧草返青期降水的最佳气候模型为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牧草全生育期植物高度增加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小红  杨得玉  郝力壮  刘书杰  牛建章  张晓卫  孙璐  张成图  李吉业  
为弥补众多青藏高原定点监测全年牧草营养价值变化对生产支撑不足的问题,探明青藏高原放牧牦牛全年轮牧条件下牧草的全年动态营养价值,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典型牧户的放牧草地,于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全年跟踪放牧牦牛、模拟采集可食性牧草,并分析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采用体外两阶段法测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1)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3.68%19.21%、0.86%2.74%、9.6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梦成  石庆华  谢国强  何余勇  程树芳  
为筛选、推广适合小农户种植的优良牧草种类 ,充分发挥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 ,在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栽培圆叶决明、罗顿豆、东非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 ,Solander狗尾草 ,Atratum雀稗等 7种自澳大利亚引进的夏繁牧草 ,初步观测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产量性状及果园种植水土保持效果等 .综合比较 ,Atratum雀稗、圆叶决明、罗顿豆表现较突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超群  王起富  曾勇  谭勋桃  刘星  许业洲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杉木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86×10~6 hm~2,较适宜区面积为3.23×10~6 h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模型ROC曲线检测AUC值为0.916,利用二类清查人工林信息验证准确率达到96.22%,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3)刀切法分析对预测贡献率较大的主要为反应水分条件及水热同步的指标,排名前4位的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永川  王良衍  宋坤  陈波  
“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和毛枝冬青I.buergeri为例,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并提出了2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月,经处理后,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发芽率为12.0%。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处理后贮藏至10月播种,发芽率为9.8%。基于2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造林以混交林为宜,采用1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年,平均树高2.5 m,胸径1.2 cm,而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青青   穆麒麟   刘越   胡玉婷   刘洋旋   严鹏   陈龙周   田小海   黄永平  
湖北省优质稻灌浆期常在高温下完成,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开展优质稻气候适宜性区划,规划优质稻在不同地区的合理灌浆期,是发展优质稻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湖北省7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法确定各地水稻灌浆期的高温、缓温和适温等3类适宜界限日期;以各地缓温和适温栽培期时长为主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统计方法完成湖北省不同区域优质稻适宜栽培期类型划分,并对不同区域影响优质稻的主要气象资源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适宜栽培期的季节分布和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湖北省全域上适于优质稻灌浆的时间普遍较短,是其发展优质稻的一个重大缺陷。湖北省优质稻适宜栽培期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鄂西山地短季优质稻区,鄂西北适温高光优质稻区,鄂中东高温秋短优质稻区和鄂东南高温秋长优质稻区。该区划图在地理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鱼鳞状次第衔接分布。其中,前二区域适于和较适于优质稻。不同区域发展优质稻在气候上的差异,主要可以归结为气温及其适宜性栽培期限和日照时数及光热熵等参数的差异。总之,湖北省优质稻产业应将抗热避热和区域合理布局作为其技术发展的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彭兴德  刘荣让  彭祖才  古德礼  
在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椪柑气候适宜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椪柑生态气候主导指标,分析影响椪柑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依此对黔东南山区椪柑生产进行区划,同时比较不同种植区椪柑果实的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少军  周广胜  房世波  
【目的】天然橡胶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受气候因素限制,中国种植橡胶树范围有限,迫切需要厘清天然橡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域。本研究旨在划分出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以阐明中国橡胶树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方法】根据中国橡胶树种植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生物学特征,基于橡胶树种植存在概率、橡胶树台风影响概率和橡胶树寒害影响概率,分别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影响橡胶树种植的5个主导气候因子(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月平均温度≥18℃月份、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数。根据台风历史资料和橡胶林台风灾害分级标准计算橡胶树台风灾害指数、参照《橡胶寒害等级(QX/...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丽君  徐大伟  辛晓平  
草种栽培区划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行草种区划,不但可以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还可以避免有些地区引种筛选的重复劳动和盲目的国外引种的失败。文章以我国主要的优良牧草—羊草为研究对象,开展羊草在我国适宜性区划与种植现状的研究。适宜性区划是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完成,种植现状通过统计数据获得。研究结果明确了羊草在全国生态范围内适宜性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牧草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区中北部,内蒙古区中东部,黄土高原区部分区域、华北区北端。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娜娜  肖能文  汉瑞英  罗遵兰  葛劲松  韩煜  王琦  全占军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规划和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论文选取生态功能、重要物种潜在生境、生态敏感性、生态胁迫四大类13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将青海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20.97%)、重要区(32.41%)、较重要区(37.57%)和一般重要区(9.04%)。同时,结合管控目标,制定"一区一策"措施,以期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管理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建新  王明怀  殷祚云  林军  陈木发  梁胜耀  
198 1年以来在广东 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 ,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 ,在全省范围内 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 ,在海拔 5 0 0m以上的山地比杉木更适生。用 12个造林点和 10个环境因子材料建立了秃杉生长数量模型。根据栽培区气候因子与秃杉生长表现 ,可将秃杉造林区划分为 :Ⅰ区 :粤北区 ,Ⅱ区 :粤东北区 ,Ⅲ区 :粤西沿海丘陵区 ,Ⅳ区 :粤东、粤中丘陵区 ,其中 ,Ⅰ、Ⅱ区为秃杉适宜引种栽培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博   蔺雄奎   冯占荣   闫聚辉   李志刚  
为了探讨乡土牧草补播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在宁夏盐池县设置了以放牧地(FM)为对照,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单播(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单播(N)、蒙古冰草+牛枝子混播(MN)、蒙古冰草+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混播(MS)和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混播(MX)为补播模式,研究不同补播措施对荒漠草地土壤持水性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间土壤持水性的综合排序为M> MS> MN> MX> N> FM。2)所有补播处理的地下生物量均高于放牧草地,且单播牧草的地下生物量M高于N;而处理间地上生物量表现为MS> MX、M、MN> N> FM的趋势。3)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植被地下、地上生物量和表征土壤持水性的指标间显著相关(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由于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单播或与豆科混播均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持水性,进而利于植被的恢复,故而在未来草地补播中应因地制宜采用根系生物量大的牧草进行单播或与其他牧草混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