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5)
- 2023(8453)
- 2022(6802)
- 2021(6219)
- 2020(5370)
- 2019(11703)
- 2018(11502)
- 2017(22443)
- 2016(11931)
- 2015(13196)
- 2014(13042)
- 2013(13236)
- 2012(12162)
- 2011(10674)
- 2010(10918)
- 2009(10549)
- 2008(10683)
- 2007(9808)
- 2006(8920)
- 2005(7987)
- 学科
- 业(77507)
- 企(60764)
- 企业(60764)
- 济(58414)
- 经济(58341)
- 管理(47121)
- 农(45007)
- 农业(30137)
- 业经(26513)
- 方法(21869)
- 财(19425)
- 务(15333)
- 财务(15330)
- 财务管理(15323)
- 数学(14860)
- 数学方法(14806)
- 技术(14635)
- 企业财务(14468)
- 地方(14046)
- 策(13081)
- 制(12916)
- 中国(12019)
- 划(11548)
- 体(10975)
- 和(10778)
- 企业经济(10242)
- 农业经济(10183)
- 贸(10073)
- 贸易(10065)
- 易(9779)
- 机构
- 学院(181507)
- 大学(168570)
- 济(80579)
- 经济(79245)
- 管理(77591)
- 理学(66881)
- 理学院(66345)
- 管理学(65644)
- 管理学院(65332)
- 研究(54822)
- 农(48767)
- 中国(45821)
- 农业(36672)
- 财(34451)
- 京(33571)
- 科学(32949)
- 业大(32840)
- 江(30282)
- 所(27438)
- 财经(27192)
- 中心(26887)
- 经济管理(24755)
- 研究所(24583)
- 经(24465)
- 州(23207)
- 省(22750)
- 农业大学(22435)
- 经济学(22275)
- 商学(21106)
- 商学院(20922)
- 基金
- 项目(119071)
- 科学(95969)
- 研究(89562)
- 基金(86986)
- 家(74293)
- 国家(73427)
- 科学基金(65326)
- 社会(59782)
- 社会科(56265)
- 社会科学(56248)
- 省(52176)
- 基金项目(47723)
- 自然(41408)
- 自然科(40395)
- 自然科学(40382)
- 自然科学基金(39695)
- 划(39023)
- 编号(37231)
- 教育(37191)
- 资助(32813)
- 业(32706)
- 农(28506)
- 发(28220)
- 创(28213)
- 成果(26618)
- 重点(25787)
- 部(25716)
- 创新(25467)
- 制(24836)
- 国家社会(24098)
- 期刊
- 济(102755)
- 经济(102755)
- 农(53570)
- 研究(47377)
- 农业(36034)
- 中国(34907)
- 管理(29152)
- 财(28261)
- 科学(26277)
- 业经(25909)
- 学报(24150)
- 大学(19500)
- 学学(19336)
- 业(18907)
- 融(18285)
- 金融(18285)
- 技术(16402)
- 问题(14220)
- 农村(13792)
- 村(13792)
- 农业经济(13728)
- 财经(12946)
- 经济研究(12776)
- 技术经济(11835)
- 经(11195)
- 世界(11056)
- 资源(10611)
- 经济问题(10397)
- 版(10072)
- 现代(10055)
共检索到271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蕾 张鑫
【目的】初步探讨区域干旱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现象的关系,为青海东部高原农业区干旱的发生及干旱程度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59-2005年的海表温度距平指数SSTA(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和南方涛动指数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站点的降水指数,对海表温度距平SSTA和南方涛动指数SOI进行相关性分析,定义出厄尔尼诺(El Nio)事件和拉尼娜(La Nia)事件;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gard pr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瑶 张鑫 马全 廖清飞
【目的】分析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区域干旱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区域干旱预警和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2个气象站点近46年(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相对湿润度指数,并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将基于站点的相对湿润度指数网格化得出区域干旱指标,对其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游程理论提取区域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06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近46年来平均月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减小趋势,干旱呈现出缓解趋势;春季和夏季区域干旱指标呈减小的线性趋势,秋季区域干旱指标呈线性增大趋势。与夏季干旱和秋季干旱相比,春季干旱历时长且干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敏 张勃 张耀宗 王国强 马彬 贾艳青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春夏干旱直接影响着该区农业的有序发展。论文选取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平均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SPEI和SPI指数、R/S分析等方法对比评估了该区的春夏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近54 a SPEI和SPI指数显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干旱年际变化在2000年代前基本一致,2000年代后变化趋势发生变化;SPE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夏旱逐渐加重,SP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旱逐渐缓解该区干旱,气温是导致两者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该区干旱面积覆盖率与干旱年际变化规律保持一致,两种指数主要在1990年代中期前后有所不同,1990年代中期后SPEI指数显示的春夏干旱覆盖面积要比SPI指数显示的广。3)SPEI和SPI指数在2000年代后春夏干旱频率呈相反趋势,SPEI指数显示的2000年代为干旱高频期,SPI指数为干旱低频期;两种指数均显示春旱高频区由西部转向东部地区,夏旱高频区由西北转向东南地区。4)根据干旱周期及R/S分析法,未来4~6 a该区春旱加重,北部地区为春旱高发区;未来18~22 a夏旱也有所加重,西部和东部地区为夏旱高发区。5)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PEI指数在该区的适用性较好,能为该区干旱监测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敏 张勃 张耀宗 王国强 马彬 贾艳青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春夏干旱直接影响着该区农业的有序发展。论文选取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平均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SPEI和SPI指数、R/S分析等方法对比评估了该区的春夏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近54 a SPEI和SPI指数显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干旱年际变化在2000年代前基本一致,2000年代后变化趋势发生变化;SPE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夏旱逐渐加重,SP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旱逐渐缓解该区干旱,气温是导致两者产生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瑶 张鑫 徐静
使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7个气象代表站的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运用多窗谱方法(MTM)对青海省东部代表站的ET0的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ET0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运用基于偏导数的敏感系数法分析了生长季ET0对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7个站点有比较一致的19.23~22.22 a的周期;整个东部农业区的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则随纬度的变化而趋势不同,北纬36°以南的两个站日照时数、风速均有增加的趋势,相对湿度则减小,以北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思远 崔晨风 范玉平
论文利用青海东部农业区内的12个气象站2003—2005年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各站逐旬的et_0值,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高程(Dem)、地表温度(LSt)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3个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取遥感数据并耦合到时间分辨率为旬,空间分辨率为1 km,将其与计算所得et_0建立多元反演模型。由于3个自变量因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LSt与nDVi间判定系数R2平均在0.7左右,不能直接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模型。为有效避免自变量间相关性对模型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岭估计方法建模。结果表明,通过岭估计建立2003年10~33旬区域二元模型反演最低精度达7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杰 龚健 李靖业
河湟谷地位于高原过渡地带,是青海省的经济文化中心,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剧烈的人类活动存在冲突,因此评估其景观格局变化作用下的生境质量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通过改良的Flow转移矩阵表征了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化过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1995—2015年河湟谷地的生境质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与冷热分布特征;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3个时期的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要素异质性。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河湟谷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景观面积持续增加,景观类型呈现破碎化、复杂化、异质化特征;②"贵德—乐都"连线是河湟谷地生境质量的分界线,总体呈"南优北劣""南热北冷"的分布态势;③生境质量与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性指数、景观分离指数、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等景观指数以及草地、林地景观规模关联度较高,与建设用地面积关联度较低,表明在生态保护政策作用下,建设用地以侵占林地、草地等高生境类型以外的景观为主。研究结果可揭示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与景观联动关系,指导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兴国 张旭东 杨启国
经过对坡度为5°和15°,集水面分别是塑料、水泥、三合土、夯实土和自然土等5种表面的车道型雨水径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系数与降雨强度和坡度均有一定的关系;塑料、水泥面的平均径流系数为72%~77%,三合土、夯实土、自然土的平均径流系数为5%~18%。根据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垄膜沟植雨水集蓄试验研究,表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根据设计降雨量、平均径流系数和小麦生育期需水量,估算了西峰、环县和天水等代表站集水面与耕种面积之比,其值在0.5~0.8之间。
关键词:
雨养农业 雨水集蓄 径流 设计降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军 王兆礼 黄泽勤 钟睿达 卓圣峰 陈希贤
干旱已成为西南农业区的具有一定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对该区干旱的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西南农业区1962~2012年月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蒸散发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值;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方法、小波分析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等方法分析了西南农业区干旱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农业区整体呈干旱化趋势;2000年以来年、四季变干趋势更加明显;秋季变干趋势显著;年均SPei指数不存在显著突变点;年和四季干湿变化均存在2~8 a左右的振荡周期。(2)根据ReoF分解的前6个空间模态,将西南农业区划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娜
自然灾害是造成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青海农牧区保险业发展存在农牧民对保险的需求有限,保险公司供给不足,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欠缺,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护等问题。建议建立健全统计分析、评估体系,出台对青海农业保险的扶持措施,以财政"杠杆"撬动金融"杠杆",设计符合青海农牧区实际灾情的险种,研究制定《农业保险法》或出台《青海省农业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以促进青海农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扶持 自然灾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刚 李双元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构建一套包含10项准则、42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6—2016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探讨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短板和不足。结果表明: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从2006年的0.264到2016年的0.401,年均增长0.014,总体发展水平越来越好;农业农村现代化达标率从2006年的31%到2016年的44%,达标程度为中等。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来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要高于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的增速要高于农业现代化。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改善农村环境;重点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每千人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农业投资占农村总投资比重和每万人拥有文化站数4项指标是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主要短板。鉴于此,青海省要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政策转型,强化有效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段媛媛 吴彤 王妮 孙小丹 拜燕萍 郭正刚
土壤碳氮磷储量是评价草地稳定和健康的有效指标,但目前关于生物干扰对草地碳氮磷储量的研究,缺乏不同时间范围内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变化过程以及局部对整体的影响研究。本研究在海晏县、共和县和刚察县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区内通过针对性取样和随机取样分别确定不同年限高原鼠兔裸斑处和高原鼠兔干扰区内土壤碳氮磷储量,分析高原鼠兔干扰区内植被覆盖区、高原鼠兔新裸斑、旧裸斑和废弃裸斑处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限高原鼠兔裸斑对高原鼠兔干扰区内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碳和全磷含量在高原鼠兔新裸斑处显著低于植被覆盖区处(P<0.05),土壤全碳和全氮储量在植被覆盖区处显著高于高原鼠兔新裸斑、旧裸斑和废弃裸斑处(P<0.05),但土壤全氮含量、容重和全磷储量在高原鼠兔不同年限的裸斑处没有差异。高原鼠兔新裸斑处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以及全碳和全氮储量分别对高原鼠兔干扰区内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全碳和全氮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植被覆盖区的土壤容重对高原鼠兔干扰区内土壤容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对植被覆盖区土壤碳氮磷储量、高原鼠兔新裸斑处氨态氮含量对土壤碳氮磷储量以及高原鼠兔旧裸斑处全钾含量对土壤碳氮磷储量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确证了高原鼠兔新裸斑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磷储量变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治理高原鼠兔造成的裸斑性高寒草甸时,应对高原鼠兔新裸斑进行着重修复。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裸斑年限 土壤碳氮磷储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凤莲 李双元
基于1992—2012年青海省种植业相关数据,运用索罗余值法对青海省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种植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47.42%,种植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低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分界线所对应的60%,种植业发展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种植业 索罗余值法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近年来,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动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政策的实施,青海省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您曾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把青海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金融发展的繁荣区,请您谈谈具体规划。高云龙:"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强 刘林山 张镱锂 陈琼 张海峰 刘峰贵
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论文从青海省达日县牧区牧民食物能量折算入手,构建了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计算方法,并以乡为基本单元,对各乡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1987—2007年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4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