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1)
2023(4935)
2022(3887)
2021(3693)
2020(2675)
2019(6024)
2018(5547)
2017(10092)
2016(5580)
2015(5911)
2014(5693)
2013(5502)
2012(5149)
2011(4722)
2010(4852)
2009(4370)
2008(4224)
2007(3772)
2006(3418)
2005(3002)
作者
(16614)
(14341)
(14196)
(13501)
(9145)
(6709)
(6174)
(5437)
(5316)
(5100)
(4986)
(4949)
(4655)
(4493)
(4459)
(4452)
(4246)
(4151)
(4118)
(4105)
(3632)
(3570)
(3421)
(3366)
(3276)
(3246)
(3183)
(2923)
(2875)
(2825)
学科
(22035)
经济(22014)
管理(11824)
(10826)
(7688)
企业(7688)
(7319)
方法(7277)
中国(6729)
地方(6445)
(6289)
数学(6063)
数学方法(5926)
业经(5666)
农业(5250)
环境(4105)
(3793)
(3775)
(3753)
贸易(3748)
(3558)
理论(3527)
(3479)
(3432)
金融(3429)
地方经济(3274)
(3252)
(3194)
银行(3170)
(3079)
机构
学院(81119)
大学(81024)
研究(32141)
(29255)
经济(28517)
管理(26328)
理学(22793)
理学院(22317)
科学(22065)
中国(22013)
管理学(21719)
管理学院(21569)
(17865)
(16765)
研究所(15614)
(15484)
(14144)
师范(14006)
中心(13658)
(13309)
业大(12915)
(12892)
农业(12280)
(12209)
师范大学(11600)
北京(10995)
财经(10783)
(10155)
科学院(10086)
(9762)
基金
项目(58417)
科学(46582)
基金(42447)
研究(41605)
(38682)
国家(38393)
科学基金(31930)
社会(26426)
社会科(25035)
社会科学(25028)
(23056)
基金项目(22848)
自然(20927)
自然科(20447)
自然科学(20437)
(20345)
自然科学基金(20048)
教育(18997)
编号(16428)
资助(15806)
重点(13928)
(13687)
成果(13399)
课题(12370)
(12345)
(12221)
创新(11480)
计划(11240)
国家社会(11225)
科研(10967)
期刊
(34624)
经济(34624)
研究(23919)
中国(15629)
学报(15483)
(14796)
科学(14796)
大学(11300)
学学(10665)
教育(10601)
农业(10309)
管理(9077)
(8713)
(5994)
金融(5994)
技术(5887)
业经(5819)
经济研究(5345)
(5270)
资源(5157)
(5006)
财经(4863)
问题(4627)
业大(4262)
科技(4250)
(4214)
(4194)
现代(3860)
(3719)
图书(3542)
共检索到11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浩华  
人们从事生产与生活的场所,称为生存空间。无论在地面上,还是在海洋湖泊里,凡是人们进行生产与生活的地方,构成人类现实的生存空间;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人类还不能利用的空间,比如,未开垦的荒地,未改造的沙漠、戈壁,未开采的矿藏,未利用的冰川雪山,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未利用的能源资源(风力、水力、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尚不能利用的自然环境,暂不能构成人类从事生产与生活的场所,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着,是人类的潜在生存空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勤华  王屹婥  方广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一、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宏观意义 收入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基础,对消费影响最大。凯恩斯因此而提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主要根据当前收入来决定消费,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y;其中a为消费倾向,y为实际收入或当前收入,C为消费。它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比例越来越小,储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是不可避免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转轨所带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和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矛盾正在不断加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去年年底失业率约为3.5%(调查失业率超过5%),失业人数约为700万。加上下岗职工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失业人员在1300万以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宝庵  陈淑萍  
一、扩大高新技术贸易的意义 1、对高新技术的认识。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和最新工艺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它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是世界或本国领先的现代技术群体。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业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变为对知识和技术的高度依赖,从破坏环境转变为提高和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少维  
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 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 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寻舸  
近几年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图刺激产出和就业 ,但由于政策的调整时滞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不同步 ,国家的整体就业状况仍很不乐观。很多经济学家以及有识之士为此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政策建议。我们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 ,通过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 ,提出解决国内就业压力的另外一种思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书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晓东  
长期以来,由于二元体制体现了实物资本积累偏向城镇且限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持续扩大。本文认为,这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只有对现行城乡的产权、户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财税和金融体制进行深入、系统的改革,才能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岳宝生  
山东省与韩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缓慢,与韩国为山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极不相称,亟须加快推进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往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贸易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山东省与韩国隔海相望,地理相近,文化相似,两地在经贸上差异性和互补性较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  
消费需求陷阱主要表现在主导消费品上。我国目前扩大内需的途径,对城市而言,主要是搞好住房贷款消费;对农村而言,主要是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关键是解决主导消费品的消费需求陷阱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元竹  
公益部门已是发达国家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文章指出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公益部门的发展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新途径,并为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口、政策等方面。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有利于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地区贸易等因素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解决要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贸易经济发展互补共赢、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基础建设投资、发展集约型经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民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和运作以来,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贸易安排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途径。应进一步加强区域贸易安排的研究,建立国家区域贸易安排运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贸易安排计划,以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迎接世界区域贸易安排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青阳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外汇贡献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着重指出了农产品出口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即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