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
- 2023(2041)
- 2022(1734)
- 2021(1608)
- 2020(1338)
- 2019(2935)
- 2018(2897)
- 2017(5040)
- 2016(2907)
- 2015(3113)
- 2014(3093)
- 2013(3029)
- 2012(2820)
- 2011(2611)
- 2010(2653)
- 2009(2427)
- 2008(2446)
- 2007(2168)
- 2006(1930)
- 2005(1746)
- 学科
- 济(9136)
- 经济(9132)
- 管理(8347)
- 学(7109)
- 环境(7060)
- 生态(5618)
- 业(5160)
- 企(4064)
- 企业(4064)
- 方法(3909)
- 资源(3415)
- 划(3296)
- 农(3267)
- 数学(3258)
- 数学方法(3154)
- 和(2952)
- 地方(2740)
- 规划(2591)
- 环境规划(2533)
- 农业(2242)
- 发(2187)
- 业经(2102)
- 域(2060)
- 区域(2059)
- 区域环境(1911)
- 草(1905)
- 生态学(1896)
- 中国(1886)
- 理论(1809)
- 财(1749)
- 机构
- 学院(43223)
- 大学(42690)
- 研究(19280)
- 科学(16516)
- 农(13990)
- 管理(13499)
- 中国(12772)
- 济(12366)
- 经济(12014)
- 所(11659)
- 理学(11617)
- 理学院(11418)
- 研究所(11137)
- 业大(11072)
- 农业(11067)
- 管理学(10997)
- 管理学院(10942)
- 京(9790)
- 省(7999)
- 中心(7950)
- 室(7813)
- 院(7573)
- 实验(7459)
- 江(7305)
- 农业大学(7188)
- 实验室(7184)
- 重点(6820)
- 科学院(6752)
- 北京(6413)
- 研究院(6248)
共检索到60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静 才文代吉 索南才仁 温小成 王生彩 杨毛吉 仁增欧珠 孙海群
以青海省玛多县重点保护植物梭罗以礼草(Kengyilia thoroldiana)为研究对象,通过χ2检验、相关分析、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等方法对12种常见物种、66个种对在6个土壤因子梯度下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常见物种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彼此独立。χ2检验、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1.06、1.10和0.97)处于1左右,群落可能正处于植被演替进程中一个相对稳定的过渡阶段。2)梭罗以礼草与其他常见植物均未出现显著关系,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表明与早熟禾(Poa annua)等5种植物有正关联,与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等6种植物有负关联。3)梭罗以礼草在6个土壤因子梯度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具有较强生态适应能力及竞争优势。4)在66个种对中,正关联较大的种对在每个因子梯度上均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负关联较大的种对仅在某几个因子梯度上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且整体上重叠程度不如正关联。今后对梭罗以礼草种群应当减少人为破坏,保证该群落自然演替的进程,保证梭罗以礼草种质资源的可持续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德庆
介绍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J.L.Yang)的分布及特点和人工栽培方法,论述了梭罗草的利用价值,保护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金娟 刘永萍 刘丽燕 吴天忠 荣文文 楚光明 王梅
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在生态修复中具有指导意义。为揭示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4种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72个样地共发现121种草本植物,以菊科、禾本科和藜科为主,草本优势种中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猪毛菜(Kali collinum)和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2)草本优势种的总体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平均值为0.11,物种间竞争较小;3)草本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状态;4)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均显示物种多呈不显著联结,物种间联结性较低。因此在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生态恢复工作中,可以选择生态位宽度较大、种对间呈(极)显著正关联的植物搭配种植,恢复群落稳定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昱 毕润成 茹文明
以山西浊漳河北源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为基础,通过生态位指数测度、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AC、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对16个优势种群进行了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的分析。结果表明,1)藨草(Scirpus triqueter)、头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在研究区域内具有泛化种倾向;2)120个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低,55%的种对之间不存在重叠,种间竞争弱;3)群落内植物整体关联度为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帅 邵全琴 刘纪远 徐新良
草地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覆被类型,采用黄河源区玛多县1977年、1990年和2003年3期夏季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首次采用草地覆被变化分类系统,提取了玛多县1977年~2003年间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多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草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草地覆被变化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①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基本形成,之后退化过程一直持续发生,1990年~2003年间退化程度略有加强;②草地覆被变化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主要类型为破碎化和覆盖度下降,这2种类型对应的草地面积比重为27.62%;③草地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芦清水 赵志平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草地出现大范围的退化,退化的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玛多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区的黄河源区,草地也出现了严重退化,因此,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该地区实行了生态移民政策。为了分析牧户对生态移民的响应差异,作者从牧户角度,通过牧户调查,遥感数据、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综合分析,研究生态移民政策和牧户的响应情况及原因,对以后的人地和谐共处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利用近25年的三期MSS和TM影像、两年的PRA牧户访谈共144户的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草地退化主要是由气候干暖化和草地载畜超载造成的。(2)移民政策和牧户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利益差异,导致移出的牧户以老年牧户、无畜/少畜户为主,牲畜多的、中青年牧户普遍不愿移民。而且,移民户中,一证多户中的部分户移民占所有移民户54.5%。移民牧户结构的上述特征导致通过移民实现草地载畜量明显减少的目标不易实现。
关键词:
草地退化 放牧压力 生态移民 牧户响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维敏 郭良芝 翁华 程亮 赵珂 朱亮 魏有海
为明确不同农作物生境杂草群落组成及生态位特征,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省祁连县5种不同作物田495个样地进行杂草群落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祁连县农田杂草共有55种,隶属19科4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科和蓼科为主;优势杂草有6种,分别为旱雀麦(Bromus tectorum)、野燕麦(Avena fatu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藜(Chenopodium album)、薄蒴草(Lepyrodiclis holosteoides)、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旱雀麦生态位宽度最大,与其他杂草生态重叠度较高;香农-威纳指数表明,不同作物田杂草多样性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宗慧 郎学东 李帅锋 苏建荣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生态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云峰 杨安娜 王豪 刘伟 张俊红 楼炉焕 童再康
[目的]探究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性。[方法]基于野外样地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等方面研究紫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各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果]紫楠在调查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且其Levins指数生态位宽度和Shannon指数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说明在群落中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竞争优势强;紫楠群落乔木层优势物种间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VR=1.247,χ_(0.95)~2(12)>W>χ_(0.05_~2(12)),而灌木层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VR=0.674,χ_(0.95)~2(36)>W>χ_(0.05_~2(36)),说明乔木层稳定性较高,且高于灌木层;χ~2检验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物种间正联结种对数均多于负联结,正负联结比分别为1.8∶1和1.5∶1,且绝大部分种对联结性均不显著,表明紫楠群落大多数优势物种间的生态特征较一致。[结论]紫楠群落总体稳定性较好,但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促进紫楠种群自然更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沈迪飞
引子——一次短暂而曲折的读书经历现在国内正流行着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瓦尔登湖》。我也跃跃欲读,5月初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借了两本梭罗的《瓦尔登湖》译本,又从网上下载了最有名的徐迟的译本。为了能够读好这部难读的书,我初步对照了三个译本,从中选择了徐迟的译本和王光林的译本(长江文艺出版社,武汉,2005年)作为阅读本,以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春飞 秦嘉龙
生态价值会计突破传统会计的局限,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这既是宏观政策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生态服务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价值会计信息需求的途径。文章从会计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会计报告等方面阐述了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并以三江源保护区内的玛多县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核算框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生态价值 会计核算 三江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伟 蒋天雨 徐绣琴 朱晓如 施晨阳 赖文峰 文国卫 黄秋良 张国防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单一,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较弱,各种类间呈独立分布格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东 李凤霞 周秉荣 祁栋林 肖宏斌 周万福 王力
【目的】分析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地表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为黄河源头极其脆弱的高寒草甸发展方向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黄河源头玛多县典型高寒草甸观测点2009-11-01-2010-10-31每天5min的观测资料,分析玛多高寒草甸辐射及土壤热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玛多地区各辐射分量均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除反射辐射外,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净辐射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单峰结构。春夏秋冬地表反射率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均呈"U"型变化,其日变化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土壤温度梯度在1月份最大,7月份最小;10-4月土壤温度梯度为负值,4-9月为正值。土壤温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赟 罗久富 周金星 王丽娜 杨梅香
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决定了群落的特征和动态。为揭示青藏铁路对高寒草甸区植被物种组成和种间关联的影响,沿青藏铁路唐古拉山至那曲段,分别在距离铁路垂直距离5 m和300 m处设置样方,研究铁路沿线工程迹地次生群落和非工程迹地高寒草甸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联性;在对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法,对植被群落总体关联性和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工程迹地群落相比,工程迹地次生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次生物种数少于非工程迹地群落,但耐旱物种增加;次生群落植物分属17科,36属,46种;非工程迹地群落植物分属18科,38属,54种。方差比率检验发现,次生群落与非工程迹地群落统计量W分别为51.84 (χ_(0.05(36))~2=51.00),42.09 (χ_(0.95(36))~2=23.27),说明非工程迹地群落内总体关联度为不显著正关联,而次生群落群落总体关联度为显著正关联。主要物种种对间关联性显示,与非工程迹地群落相比,工程迹地次生群落种对间正关联比例上升,群落内各物种间的联结程度增强。总体上,工程迹地次生群落物种组成近10年内仍以耐旱耐贫瘠植物为主,处于演替过程中一个较稳定的阶段,短期或者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至顶级高寒草甸群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立新 武征 周立波
为了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所在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GIS分析的方法,在拼块尺度和景观尺度构建区域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主要集中于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天然草地的影响;拼块尺度上表现为景观比例的减少、拼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密度的降低、距离指数和分离度增大和平均拼块面积变小;景观尺度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的增加,景观优势度的降低。新增的建筑用地增加了原有景观的均匀性、连通性和异质性,但研究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完整性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在生态系统调节范围内,林地和天然草地仍是所在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仍能发挥其动态调控作用。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景观格局 梭罗沟 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