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6.94.1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7)
2023(9882)
2022(8541)
2021(7899)
2020(6800)
2019(15449)
2018(15163)
2017(29639)
2016(16756)
2015(18805)
2014(18987)
2013(19005)
2012(18013)
2011(16460)
2010(16614)
2009(15596)
2008(15732)
2007(14673)
2006(12806)
2005(11460)
作者
(50743)
(42756)
(42421)
(40525)
(26757)
(20402)
(19335)
(16858)
(15892)
(15272)
(14572)
(14172)
(13633)
(13569)
(13449)
(13313)
(13248)
(12612)
(12311)
(12251)
(10901)
(10572)
(10400)
(9842)
(9562)
(9560)
(9495)
(9320)
(8620)
(8619)
学科
(71031)
经济(70957)
管理(45211)
(43055)
(33232)
企业(33232)
方法(30527)
数学(27329)
数学方法(27012)
(21743)
地方(19056)
(18263)
中国(17806)
(16026)
农业(14310)
业经(13910)
(13787)
贸易(13783)
(13352)
(13008)
环境(11030)
(10859)
地方经济(10684)
(10653)
银行(10617)
(10615)
财务(10589)
(10577)
财务管理(10561)
(10231)
机构
学院(242817)
大学(240353)
(99793)
经济(97481)
管理(90811)
研究(86929)
理学(77016)
理学院(76106)
管理学(74744)
管理学院(74291)
中国(65926)
科学(55538)
(51472)
(46923)
(46666)
(46251)
研究所(42078)
中心(40070)
业大(39098)
(38862)
农业(36770)
财经(35952)
北京(32873)
(32571)
(32338)
师范(32283)
(31841)
(30645)
经济学(30045)
(29319)
基金
项目(159362)
科学(123929)
研究(115346)
基金(113038)
(100195)
国家(99382)
科学基金(82814)
社会(70582)
社会科(66807)
社会科学(66782)
(63685)
基金项目(59671)
(54256)
自然(54250)
自然科(52817)
自然科学(52794)
教育(52249)
自然科学基金(51833)
编号(47709)
资助(46949)
成果(39087)
重点(36845)
(36248)
(34946)
课题(33933)
(31967)
科研(30949)
计划(30363)
创新(30042)
(29106)
期刊
(114018)
经济(114018)
研究(70431)
中国(47653)
(42215)
学报(40465)
科学(36896)
(36184)
管理(30473)
大学(29694)
学学(28217)
农业(28146)
教育(24669)
(23866)
金融(23866)
技术(20768)
业经(19534)
经济研究(17624)
财经(17391)
(15378)
问题(15356)
(14929)
资源(12941)
(12806)
技术经济(12541)
(12269)
统计(11549)
理论(11422)
科技(11290)
商业(10944)
共检索到36693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乔媚  赵串串  丁绍兰  王玉莹  王湜  董旭  
对湟水河流域8个县的退耕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2.0软件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态度和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而且认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在5个影响因素中,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和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显著性因素。总的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的根本利益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冲  王飞  穆兴民  李锐  
以SPOT VGTETATION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渭河流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六盘山、子午岭、秦岭北麓和关中盆地一带各有一条NDVI高值区。渭河源区植被覆盖较好,黄土塬区次之,丘陵沟壑区最差。退耕以来NDVI年最大化值增加显著,植被覆盖在空间上呈现出整体改善,局部退化趋势。轻微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的区域所占面积分别为29.35%、26.49%和8.21%,另有6.59%的土地轻微退化。其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增加趋势显著,变化斜率出现负值的区域主要位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指标体系,以及应用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江西省丰城市的梅林镇、湖塘乡和尚庄镇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区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农户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差别:梅林镇15户农户、湖塘乡14户农户、尚庄镇14户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属于积极响应型,农户兼业化水平和家庭核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王佳男  彭伟  张坤  刘建杰  于百川  姜喜麟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入新阶段。为第一时间掌握工程初始阶段的进展,我们利用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研判工程趋势和焦点、难点。研究发现,由于借鉴了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新一轮退耕在增进公平、提高效率和政策可持续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程实施途径,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智慧;农户自愿参与原则得到较好体现,在是否参与退耕、退耕地块确定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农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新一轮退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量25o以上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农田,退耕地块落实难、零星分散,生态效果难体现。同时,退耕补助标准低,直接或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对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张坤  彭伟  王佳男  刘建杰  姜喜麟  李保玉  
2014年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前,超过80%的原退耕面积已进入延长期;在城镇化和农业直补政策的推动下,退耕区土地利用产生剧烈变化,复耕现象略有扩大,退耕地经营比较利益已显著低于耕地,退耕户平均损失约6000元。必须千方百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杜绝生态林复耕。现有退耕区域仍有一定的退耕潜力,可退耕地约占当前耕地的10%左右;新一轮退耕应避开粮食主产区和人地资源紧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之际,应从国家长期生态战略需求和农户变化了的土地收益期望出发,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新退耕还林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沈桂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杞银凤  
以2000~2005年云南省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为据,分析评价了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陡坡耕作减少,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退耕补助期内,农户收入普遍增加;但因工程"造血"功能不完善及缺乏规划,农户生计仍受到较大影响。有序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扶持与拓展相关产业,改革与完善林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与技能培训等将促使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霞  
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最终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事例的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使用在向集约化和商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尚在初级阶段,缺少稳定性,今后仍需国家政策性补贴的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林权是现代林业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的林权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生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工程区域的广泛性和区域综合条件的异质性,要求林权安排的多样性。工程目标的复合性与林权政策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影响产权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政策及其经营管理形式的基本特征,从林权的初始安排、工程实施过程中林权组合以及林权安排的时空差异等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的长期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林权制度安排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万山  廖卫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全省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走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退耕还林政策本身也突显出许多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运作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方式等方面要进行调整,还要充分完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