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10372)
- 2022(9169)
- 2021(8707)
- 2020(7297)
- 2019(16816)
- 2018(16899)
- 2017(31735)
- 2016(17759)
- 2015(20267)
- 2014(20360)
- 2013(19928)
- 2012(18187)
- 2011(16227)
- 2010(16056)
- 2009(14226)
- 2008(13608)
- 2007(11725)
- 2006(10124)
- 2005(8564)
- 学科
- 济(65375)
- 经济(65310)
- 管理(50577)
- 业(49276)
- 企(41214)
- 企业(41214)
- 方法(32277)
- 数学(27873)
- 数学方法(27552)
- 农(18050)
- 学(17090)
- 技术(16875)
- 中国(16520)
- 业经(14861)
- 财(14759)
- 地方(13718)
- 理论(13534)
- 农业(12306)
- 教育(11310)
- 贸(11223)
- 贸易(11219)
- 和(11136)
- 环境(10962)
- 易(10883)
- 制(9725)
- 务(9695)
- 财务(9631)
- 财务管理(9617)
- 划(9577)
- 技术管理(9246)
- 机构
- 大学(247896)
- 学院(247457)
- 管理(99391)
- 济(89631)
- 经济(87452)
- 理学(86922)
- 理学院(85939)
- 管理学(84371)
- 管理学院(83950)
- 研究(82088)
- 中国(57188)
- 科学(55446)
- 京(52976)
- 农(43641)
- 所(42105)
- 业大(41844)
- 研究所(39065)
- 财(37947)
- 中心(36454)
- 江(35636)
- 农业(34621)
- 范(33968)
- 师范(33535)
- 北京(33200)
- 财经(31308)
- 技术(30905)
- 院(30617)
- 州(28886)
- 经(28537)
- 师范大学(26904)
- 基金
- 项目(178828)
- 科学(138272)
- 研究(129479)
- 基金(126323)
- 家(111513)
- 国家(110597)
- 科学基金(93774)
- 社会(77064)
- 社会科(72896)
- 社会科学(72873)
- 省(72427)
- 基金项目(68327)
- 自然(63050)
- 自然科(61544)
- 自然科学(61528)
- 划(60585)
- 教育(60476)
- 自然科学基金(60385)
- 编号(53662)
- 资助(52250)
- 成果(42495)
- 重点(40479)
- 部(38400)
- 创(38001)
- 发(37818)
- 课题(37559)
- 创新(35378)
- 科研(34548)
- 计划(33647)
- 大学(32923)
共检索到34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史建全 祁洪芳 杨建新 惠金莉 毛月风 王东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杨仲景 郭水荣 李行先 王宇希
对唇鱼骨(Hemibarbus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黎祖福 陈省平 庄余谋 庄杰贵
利用海水网箱养殖3龄以上的鞍带石斑(Epinepheluslanceol)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3个月进行亲鱼强化培育,在水温≥22℃的春、夏季,用HCG400~500IU/kg鱼体重和LRH-A330~50μg/kg鱼体重进行催产,催产后27h左右开始产卵。受精率59·5%~78·5%。受精卵在盐度28~33、水温25~28℃、pH8·0~8·5的水环境中22h孵化出仔鱼。室内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的仔鱼1070万尾,放苗前,往池中加入30~50万个/ml小球藻液,放养密度为2万/m3左右,经35d培育,获得4~5cm以上的鱼苗27·3万尾,成活率2·6%;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735万...
关键词:
鞍带石斑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信 熊飞 唐红玉 严莉 陈大庆
通过常规生物学测定、组织切片等手段,较详细的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生物学。卵母细胞从第3时相发育到第4时相基本同步,产后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恢复到Ⅱ期。青海湖裸鲤为重复产卵类型,以Ⅳ期卵巢越冬,其卵巢1年只成熟1次,已达性成熟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进行繁殖活动。青海湖裸鲤性成熟迟、繁殖力低。每年5~7月,裸鲤洄游到沿湖各河流中繁殖,沙柳河、布哈河和黑马河3条河流为其主要产卵场。调查的繁殖群体总的性比(♂∶♀)为1.66∶1。总繁殖群体中,雄性个体最小体长130·0mm,体重28·0g,年龄4龄;雌性个体最小体长170·0mm,体重51·0g,年龄5龄。青海湖裸鲤性成熟群体的性体指标1年只有1个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_(t), 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_(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_(t)(10699.40±613.91粒)和F_(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孔祥勇 王冬娜 郑建平
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至管引库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相忠 邹桂伟 潘光碧 梁宏伟
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系统总结并提出大口鲶在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操作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适用于大口鲶亲鱼繁殖与苗种生产。
关键词:
大口鲶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技术要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克立 孙占胜 陈一骏 肖广海 孟繁华 王雪峰 范学富
东北大口鲶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 ,是我国东北特有的大型凶猛鱼类 ,其生长快速、抗寒力强 ,适宜于在北方养殖。 2 0 0 2年催产亲鱼 2 4组 ,获鱼苗 2 8万尾 ,养成体长 2 2~ 3 5cm鱼种 9 5万尾 ,对东北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规模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东北大口鲶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